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投诉中国电子商务协会_中国电子商务20年演进

发布时间:2016-12-15 06:01

  本文关键词:中国电子商务20年演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11期总第265期

2013年11月商业经济与管理JOURNALoFBUSINESSECoNoMICSNo.1lV01.265NOV.2013

中国电子商务20年演进

郑淑蓉,吕庆华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摘要:在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全球信息化浪潮和中国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推动下,中国电

子商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随之兴起。1993年至今,国内外学者对电子商务概念的研究,形成

了范围说、内容说、流程说和技术说。文章认为,中国电子商务经历了探索期、雏形期、成长期和普

及期四个演进阶段。探索期的发展重点: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从概念引入进入理论思考、从广泛

关注迈进实际应用。雏形期的主要特征: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公司开始出现、短时间内快速

吸引风险投资和包装上市、网络公司经历“倒闭潮”。成长期的主要成就:宽带网接入取代电话拨

号上网、多元化的商业新应用、网商崛起。普及期的本质内涵:规模庞大、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升级、

移动互联网成为中国扩大内需的新引擎。进入新世纪,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数据挖

掘等新技术以及商务国际化的演进,中国电子商务出现移动化、云电子商务、大平台全网营销、融

合化和智能化五大新趋势。

关键词:电子商务;20年演进;信息技术革命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54(2013)11—0005—12

引言

电子商务指利用互联网开展的各类商务活动。伴随着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商务以其信息传递快、流通环节省、交易成本低、跨越时空限制、市场规模大而风靡全球。电子商务是继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第三次伟大的产业革命,它将不亚于18世纪的蒸汽机发明和19世纪的电发明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它是21世纪的商务潮流,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管理进步的重要手段。1993--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有必要对其发展速度、普及领域以及变革规律进行梳理,重新认识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的新商业机会和新利润空间,重新认识传统企业面临的新挑战。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

第一,基于全球信息化背景和中国电子商务20年历程的考察,把握电子商务蕴含的本质:电子商务是“用网络武装起来的传统商务”;网络是载体和界面,电子商务重要的是网络平台后面的商务运作,商务是本质,互联网是工具和手段;电子商务不但是消费方式的转移,而且是消费数量的增加;电子商务是新型商业关系的再设计。

第二,通过透视电子商务发展的历史源流,分析中国电子商务的形成过程及其发展规模,展示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和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趋势。揭示虚拟市场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收稿日期:2013—07—26

基金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12YJA790095);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2013年度项目(20138201)

作者简介:郑淑蓉(1964一),女,福建仙游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Eg-T商务与流通经济;吕庆华(1960一),男,福建寿宁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商学理论与营销管理。

6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芷第三,21世纪的商务是电子商务,21世纪的企业是电子商务企业。本文从系统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说明电子商务流程的集成性、电子商务市场的广泛性、电子商务业务的多样性和电子商务主体的多维性,发掘电子商务创新的力量,为电子商务市场各主体的观念更新、策略变革和范式转移提供依据。

二、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信息化背景

(一)人类社会五次信息革命与技术革命

纵观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深刻的信息革命和技术革命是人类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的重要原因。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知识技术密集型等新兴产业部门,迅速崛起,推动了传统产业部门的改造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1.信息革命。信息技术是一切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其中,通信技术、智能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信息革命是信息生产、信息处理手段高度发展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其直接目的是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一般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至今,已发生了五次信息革命…,每次信息革命的起始年代不同,主题内容和主要特征也有差别。信息革命使人类信息资源的边界在延伸,信息量和知识量在增加,信息传播突破了时空界限。信息革命时代,信息的作用有质的变化,信息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是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是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的过程,意味着人类实践手段和方式的飞跃,技术革命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

信息革命和技术革命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紧跟历史的步伐,可以看出,20世纪以来,信息革命和技术革命发生的时间间隔大大缩短,计算机技术发明后,20世纪40年代的第五次信息革命与技术革命出现融合趋势,统称“信息技术革命”。新技术、新信息的不断涌现,为人类迈向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奠定了基础口o。人类社会信息革命与技术革命的起始年代、主题内容和主要特征,参见表1。信息技术革命的实质就是不同历史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技术以及以主导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群的更迭过程。

表1人类社会的信息革命与技术革命

技术革命\埘砑

\信息革命主题内容

语言的诞生主要特征震费\第一次起始年代史前时代主题内容狩猎、采集、建主要特征人力和畜力的

利用起始年代旧石器时代辅以结绳记事、累石记数来存储信息

经历了图画文字、筑等技能冶铁、制陶等制

作风、水、火的利用,工业生产的

手工作坊式

机器大生产方

式、机械化

高压输电、无线

电波通信的实现

生产方式自动化新石器时代第二次文字的创造象形文字和符号文字原始社会第三次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变革了信息的存储主体、存储方式和存储量信息传输手段模拟化、交互式计算机技术和通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

代电力技术、无线电技术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的发明7世纪蒸汽机的发明18世纪第四次电话、电报、广播、电视的出现计算机的发明19世纪中后期第五次信技术的集合20世纪40年代

(二)全球信息化进程

信息技术革命必然导致产业革命,信息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由先导产业演变成主导产业,人类经济由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步入信息经济,动态演进的信息化成为人类进步的新标志。

第11期郑淑蓉,吕庆华:中国电子商务20年演进7

1.信息化的理论基础及信息化概念的提出。20世纪50—9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批研究“后工业社会”和“未来社会”的未来学专家学者,代表人物及其研究与观点主要有:丹尼尔?贝尔,1962年发表《后工业社会:推测1985及以后的美国》和1967年发表《关于后工业社会的札记》,主要阐明后工业社会的第四产业、第五产业和后工业社会的结构等问题;阿尔温?托夫勒,1970年、1980年、1990年分别出版《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和《权力的转移》三本著作,主要阐述未来社会的巨大变化和发展方向,认为未来社会变革的动力方向是“暴力一财富一知识”;约翰?奈斯比特,1984年出版《大趋势》一书,勾画美国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图景¨1。

以上学者的研究为信息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虽然他们没有使用信息化一词,但与信息化所涉及的研究对象非常接近。“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来源于日本学者,1963年,梅田忠夫发表论文《论信息产业》;1964年,上岛教授发表论文《信息社会的社会学》;1966年,13本的《朝13放送》杂志提出并讨论“Jo-hoka”一词;1967年,13本科技与经济研究小组将“Johoka”一词译成英文“Information”,即为信息化之意。20世纪60年代,13本学者提出日本社会正在进入“信息产业社会””。。

1977年,法国西蒙?诺拉和阿兰?孟克发表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的信息化》”1;197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马克?尤里?波拉特出版了《信息经济》M],研究信息产业的划分、测算信息业创造的价值和信息业从业人数,确立了信息产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拥有的前所未有的地位。之后世界许多国家纷纷仿照波拉特的测算方法测算本国的信息产业,西方各国信息产业的崛起和信息化的理论研究,致使20世纪70—80年代“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全球信息化意味着网络化、数字化的普及和发展,“数字化之父”尼葛洛?庞帝认为,未来的任何东西都将被数字化。网络化、数字化背景下,企业行为受时空的限制不断缩小,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融为一体,国外环境瞬息万变,市场范围不断扩大,竞争对手层出不穷,科技竞争、营销竞争、市场和人才争夺13益激烈,在这种竞争范围扩大、竞争程度提高、竞争方式变化的情况下,企业为谋求竞争优势以防被竞争所淘汰,就不得不采用信息技术,依靠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化。企业信息化被视为企业乃至国家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信息化内容层次递进及显著特征。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系统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化过程是一个渐变递进的过程,表露出信息化内容层次的递进关系,这种递进关系由产品信息化的点开始,扩展到企业信息化的线链条,再拓展到涵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多维立体面结构,这种递进关系可以表示为“产品信息化一企业信息化一(信息产业化——产业信息化)_国民经济信息化一社会信息化”。随着信息化的渐变递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的显著特征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资源13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网络广泛普及并13益融合,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

3.不同国家的信息化政策。如前所述,信息化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由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制度的不同,不同国家信息化的过程、范围和程度也会不同,尽管如此,还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各国政府以及时积极的心态出台旨在推动信息化进程的保障政策。出台保障政策的国家主要有:美国1993年和1997年分别出台《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和《全球电子商务框架》,旨在使美国达到充分的社会信息化;法国1978年出台《促进社会信息化的计划》,目标是法国城市全部实现数字化;13本2000年出台《IT国家基本战略》,宗旨是促进公众13常生活信息化;韩国1995年和1996年分别出台《推动信息化基本法》和《1996--2015韩国信息基础结构》,目标是实现韩国信息化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00年冲绳八国首脑会议签署《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旨在缩小国家间、地区间的信息化差距。不同国家的信息化政策在推进本国信息化进程,融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本国信息产业向多层次纵深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中国国家信息化沿革与战略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中国的信息化道路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飞跃,基于国家的宏观层面看,1993

8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经年开始,信息化的重大举措频频实施,实施20年效果显著,信息技术进入家庭,电话、手机、信息家电、家用电脑进一步普及。(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颁发,进一步勾画了中国信息化的远景蓝图,①实现三网融合。⑦中国的信息化沿革与战略参见表2。

~\

1993

1997

1998表2硝卯中国信息化沿革与战略信息化战略主题时间(年)~\召开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国务院机构调整,成立信息产业部启动“金桥”“金卡”“金关”“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

2000(十五届五中全会)

2002(十六大)

2005(十六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部署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001—2005(“十五”规划)

2006--2010(“十一五”规划)

2011—2015(“十二五”规划)推行电子政务、振兴软件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颁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推进“三网融合”。发展物联网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的信息化沿革和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极大地推进了中国互联网产业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环境下,电子商务是国际商务趋势和计算机技术演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电子商务学说的考察与电子商务本质的界定

(一)电子商务学说的考察

曼纽尔?卡斯特在书中写道:“信息技术革命简短但变化剧烈的历史,最近这些年已经说过太多次了,……此外随着变革步骤的加快,任何这类说明都会随即显得陈旧过时”¨。。电子商务起源于信息系统的产生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出现,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带人商业等领域,并导致商业活动广泛、深刻的变革,同时学术界关于电子商务的理论研究也随之兴起,形成了电子商务的诸多学说,就电子商务的各种定义、解释、内涵、外延而言,国内外已有范围说、内容说、流程说和技术说四大学说。

1.范围说。“电子商务”是翻译过来的术语,它来源于英文ElectronicCommerce(EC)和ElectronicBus-iness(EB)。由于语言、文化、历史等各种原因,国外对电子商务领域术语的使用也不一致。E-Commerce主要被政府和组织所支持,而E—Business主要为公司和企业所用。有些情况下,E—Commerce与E-Business经常被交换使用。实际上,Commerce与Business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的概念,据《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旧1,Commerce主要指商业、商务、贸易,而Business的中文解释主要有:(1)买卖、生意、商业、贸易。(2)商店、工商企业等。(3)事务、任务、责任。(4)包括一些非商业活动的权利等。由此可见,Busi-

①远景蓝图分三步走:“十一五”至2020年,信息化夯实基础,国家信息化指数进入全球前30名、亚洲前5名;2020至2035年,信息化全面推进,国家信息化指数进入全球前20名、亚洲前3名;2035至2050年,信息化高度发展,国家信息化指数进入全球前10名,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信息化水平接近和赶上发达国家水平。

②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信息服务应达到“三网融合”目标。“三网融合”既是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又是三大网络网络层、应用层、业务层和经营层四大业务的内容融合。网络层互联互通实现网络资源的无缝覆盖,应用层趋向使用统一的TcP—IP协议,业务层互相渗透和交叉,经营层互相竞争和合作。

第11期郑淑蓉,吕庆华:中国电子商务20年演进9ness作为商务活动的含义要广泛得多,它不仅包括商业贸易等经营性活动,而且还包括如政府工作、学校教育等各种非商业性的事务活动。根据国内外学者对EC和EB的认识和观点,EC准确的译法是“电子贸易”,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产品和服务的买卖,是一种狭义的电子商务。EB是运用信息技术使各种商业流程、应用程序、商业系统实行全商务范围的集成,就如公式:EB=EC+BI+CRM+SCM+ERP。其中,BI指商业智能,CRM指客户关系管理,SCM指供应链管理,ERP指企业资源计划。EB是一种广义的电子商务。

2.内容说。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商务方式,从企业全局角度出发,对企业业务进行的重新设计和构造。国际数据公司(IDC)指出,根据立足点和视野的不同,有三个层次的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市场电子商务和社会电子商务p。。电子商务内容说的多方看法,最具代表性的是IBM公司的观点,E—Business包含企业内部网、企业外部网、电子商务三个部分,,强调在Internet上,企业内部网和企业外部网结合起来的应用。要实现电子商务关键要解决“3C”问题,第一个C是Commerce,即商业,网络上的各种交易;第二个C是Content,即内容,网络上的内容包罗万象;第三个C是Collaboration,即协同工作,利用网络条件和群件数据,实现异地并行作业¨…。“3c”相互联系,协同是手段,内容是商品,商业是目的。

3.流程说oRaviKalakota&AndrewB¨u在《ElectronicCommerce:AManagedsGuide)中认为:“……从业务流程角度看,电子商务就是面向业务和工作流自动化的技术的应用……”。WeillP&VitaleM.¨21认为:“电子商务是指企业基于开放式网络执行业务流程,从而用信息取代手工的业务处理。”美国政府在其《全球电子商务纲要》中指出:“电子商务是指通过Internet进行的各项商务活动,包括交易、广告、支付、服务等,全球电子商务将会涉及全球各国”…o。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认为:“电子商务是在Internet上进行的商务活动,它是纸上信息交流和存储方式的一种替代形式。其主要功能包括网上的广告、订货、付款、客户服务和货物递交等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以及市场调查分析、财务核计与生产安排等多项利用Internet开发的商务活动”。电子是工具,商务是核心。在任何商务活动中,必然包含着四大业务流程: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等价交换为基础的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即商流;业务伙伴商务前、商务中和商务后的信息传输和交流过程,即信息流;物流指物质实体的空间转移;资金流指以物质实体使用价值转移为条件的资金转移过程,包括付账、转账等。四大流程中,信息流尤为重要,信息流的质量和效率,决定了其他流程的质量与效率。互联网给电子商务信息流带来了人类技术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快速度。

4.技术说。电子商务的不同学说正是由于对商务和技术的不同界定而引起的,商务和技术是理解电子商务学说的关键点。电子商务的关键技术特征是利用万维网(www,WorldWideWeb)进行技术传输和商务信息处理。欧洲经济委员会在“欧洲电子商务发展倡议”中认为,电子商务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换或直接物理接触方式完成任何形式的业务交易。这里的电子方式包括电子数据交换(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电子支付手段、电子订货系统、电子邮件、传真、网络、电子公告系统、条码、图像处理、智能卡等¨引。宋玲认为,网络是电子商务最基础的架构,电子商务强调参与交易的买方、卖方、银行或金融机构和所有合作伙伴,通过企业内部网、企业外部网和互联网密切结合,共同从事在网络计算环境下的商务电子化应用¨4|。上海市电子商务安全证书管理中心认为,电子商务是指采用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商务数据交换和开展商务业务活动。李琪认为,电子商务是一组电子工具在商务过程中的应用,电子工具包括从初级的电报、电话到NII(National

(GlobalInformation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即国家信息基础设施)、GIIInfrastructure,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和Internet等工具¨5|。

(二)电子商务本质的界定

1.一种全新的市场运作方式。互联网是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而电子商务是互联网应用的核心内容。各种信息技术的多层面交叉和融合,使电子商务成为一种新的市场运作方式。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看,市场运作方式有三种形态:其一,生产和消费过程合一,表现为自给自足;其二,生产和消费分离迂回,表现为专业化分工及协作,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许多中间环节,通过生产实现消费是迂回进行的;其三,生产和消费结合,表现为生产与消费的距离大大缩短。工业生产力的总方向是分化,而信息生产力的总方向是融合。


  本文关键词:中国电子商务20年演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3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213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a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