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作用下的乡村就地城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21:37
本文关键词:电子商务作用下的乡村就地城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互联网接入乡村激活了新一轮的自下而上城镇化进程,在电子商务的作用下,农村实现了非农产业的起步,淘宝村快速兴起和繁荣,使得原本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被边缘化的乡村地区重新具备了内生发展动力,这对落后、偏远的乡村地区意义重大。当前对于淘宝村的研究多集中在产业发展领域,一些学者也注意到了电子商务作用下的乡村就地城镇化过程,但缺乏系统整体的理论研究和实证观察。基于对国内多个淘宝村的实地调研、观察,提出了有关此类城镇化的两个基本问题:乡村的就地城镇化为何没有依附于城市而直接产生?淘宝村的城镇化为何没有增加大规模地集中连片建设而呈现就地化的特征?针对研究问题,首先确定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即劳动分工与城市化空间模式关系的经济学解释,引述了古典经济学、新舌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空间集聚与报酬递增关系的逻辑解释,明确以新兴古典经济学中交易成本、劳动分工的变化为主线剖析淘宝村经济发展和空间变化的过程。然后,通过总结电子商务作用下乡村就地城镇化这一特殊现象的特征,找到本研究理论建构的切入点,即交易效率与空间集聚之间的不确定联系。最后,基于切入点,对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演进和城市化模型进行推演,明确了城镇化发展是专业化分工与交易费用之间两难冲突的折衷,电子商务的主要贡献是极大程度地降低了交易费用,使得乡村能够跨越区位限制,跨越发展基础,接入社会分工,从而实现产业发展、城镇化起步;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是集聚的正效益和负效益之间的两难冲突的折衷,电子商务降低了生产活动的集聚倾向,从而形成了就地化的空间格局。选取山东曹县大集镇为研究对象,基于上述理论建构,展开对大集镇淘宝村就地城镇化发展过程的实证分析。通过互联网的接入,以及乡村社会网络和政府的推动,演出服饰电子商务及其相关产业的交易效率大幅度提升,从而使大集镇淘宝村从全国乃至全球生产网络获取分工片段,形成就地——异地配合的分工关系,提高了分工水平,简化了本地生产环节,进而形成了“整体高分工水平、就地少分工部门”的分工体系。这种分工体系削弱了大集镇淘宝村就地空间集聚的正效益,同时,用地、财政的限制使生产空间锚固在原地,形成就地化的总体格局,少量本地分工部门由于布局灵活,服务范围广,形成小规模集聚的局部特征,整体上构成“就地化、小集聚”的就地城镇化空间格局。淘宝村城镇化的空间模式与其所选择的产业门类有一定关联,当前大多数淘宝村从事的产业类型偏向基础的生产加工,分工层次较少,分散倾向更为突出,但也存在少部分分工层次较丰富的淘宝村,依赖大量空间投入和大型机械生产,分工的异地替代性不强,更容易因循传统制造业分工深化的路径,通过增加初期投入,深化企业内部分工,引导相关行业集聚,完善本地产业链,集聚倾向更为突出。通过上述理论归纳和个案解析,本文主要做出了以下贡献;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与城市化模型的基本原理解读微观个体的行动逻辑,基于交易效率与空间集聚的不确定关系,解释了淘宝村分工体系的深化和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形成,归纳出电子商务作用下乡村就地城镇化的内在机制。
【关键词】:淘宝村 乡村就地城镇化 新兴古典经济学 大集镇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24.6;F299.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3
- 1.1 研究背景10-14
- 1.1.1 互联网推动乡村非农产业起步,产生淘宝村10-11
- 1.1.2 淘宝村的重大价值在于为落后、偏远乡村发展提供新路径11-13
- 1.1.3 淘宝村发展拉开新一轮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序幕13-14
- 1.2 概念界定14-16
- 1.2.1 乡村城镇化、就地城镇化14-15
- 1.2.2 电子商务15
- 1.2.3 淘宝村、淘宝镇15-16
- 1.3 相关研究综述16-18
- 1.3.1 关于乡村就地城镇化的研究16
- 1.3.2 关于淘宝村的研究16-17
- 1.3.3 关于信息技术对城镇空间的影响研究17-18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8
- 1.5 研究设计18-23
- 1.5.1 研究问题18-19
- 1.5.2 研究思路19
- 1.5.3 研究方法19
- 1.5.4 组织框架19-20
- 1.5.5 研究对象20-23
- 第二章 电子商务作用下的乡村就地城镇化的经济学解释23-35
- 2.1 理论基础:劳动分工与城市化23-27
- 2.1.1 空间集聚与报酬递增关系的若干经济学解释23-25
- 2.1.2 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演进与城市化模型25-26
- 2.1.3 切入点:交易效率与空间集聚的非必然联系26-27
- 2.2 双重空间下的分工演化——城镇化过程为何会在落后地区的乡村产生27-31
- 2.2.1 网络连通推动劳动分工27-29
- 2.2.2 就地要素降低交易成本29-30
- 2.2.3 小结:电子商务下双重空间的分工演化30-31
- 2.3 就地城镇化的空间选择——淘宝村为何保持相对分散的空间格局31-35
- 2.3.1 分工水平决定空间模式31-32
- 2.3.2 转移成本固化空间模式32-33
- 2.3.3 小结:交易费用与空间成本权衡下的空间格局33-35
- 第三章 “整体高分工水平、就地少分工部门”双重空间分工体系35-46
- 3.1 多元因素深化分工水平35-41
- 3.1.1 潜在的产业基础及其缓慢的分工深化过程35-36
- 3.1.2 细分产业接入广域市场36-37
- 3.1.3 熟人社会加速模式扩散37-39
- 3.1.4 政府介入推动产业普及39-41
- 3.2 多重路径简化分工部门41-45
- 3.2.1 灵活开放的生产性分工41-42
- 3.2.2 高效集约的生产性服务分工42-45
- 3.2.3 差异分级的生活性分工45
- 3.3 小结:双重空间分工体系形成45-46
- 第四章 “就地化、小集聚”城镇化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化46-56
- 4.1 大集镇劳动分工的空间载体46-50
- 4.1.1 家庭作坊46-49
- 4.1.2 淘宝一条街49
- 4.1.3 电子商务产业园区49-50
- 4.2 空间集中的正负效益评估50-53
- 4.2.1 就地分工深化受阻50-51
- 4.2.2 异地分工替代强化51-52
- 4.2.3 空间需求与成本的权衡52-53
- 4.3 小结:“就地化、小集聚”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相对均衡53-56
- 4.3.1 大集镇就地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形成53
- 4.3.2 与另两个案例的辨析53-56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56-58
- 5.1 主要结论56
- 5.2 可能的创新点56-57
- 5.3 讨论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57-58
- 5.3.1 关于淘宝村分工深化的方向与可推广性57
- 5.3.2 关于淘宝村发展的空间策略57-58
- 致谢58-59
- 主要参考文献59-62
- 插图和附表清单62-63
- 附录1 大集镇淘宝村调研访谈提纲63-65
- 附录2 大集镇淘宝村村民调查问卷65-68
-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淘宝行动[J];电脑应用文萃;2005年04期
2 李大韬;拒绝长大的淘宝?[J];知识经济;2005年02期
3 夏梦;淘宝新春献礼[J];中国电子商务;2005年02期
4 周昊;;网络淘宝记[J];多媒体世界;2006年03期
5 胡敏;;“小斗进,大斗出”的淘宝生意经[J];职业圈.好财路;2006年05期
6 李鑫;;免费难熬赚钱心切 淘宝手忙脚乱说明啥[J];IT时代周刊;2006年14期
7 网乐淘;;网上淘宝不完全手册之对抗夏天[J];电子商务;2006年09期
8 ;“国宝工程”组团赴日“淘宝”[J];中国拍卖;2006年05期
9 朱洁;;良性品牌接触造就“淘宝”品牌神话[J];现代商业;2007年06期
10 陈果;;免费政策因无对手失效 淘宝收费制度半掩复出[J];IT时代周刊;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青;胡炜;黄s澎,
本文编号:302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302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