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6 14:23

  本文关键词: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从2006年电子商务得到快速发展以来,我国网购规模逐渐扩大,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掘到了第一桶金。电子商务在社会经济中的巨大作用也引起了众多传统厂商的关注,他们要么授权代理商开办网店,要么自己架设电子商务网站开展电子商务服务。从而形成了B2B、B2C、C2C、B2G等多种电子商务形式。而每种电子商务形式都形成了围绕着电子商务产品的“卖家——平台——买家”或“卖家——买家”这样的链条。随着电子商务链上的节点数量越来越多,一方面节点之间的功能开始出现分化,各个节点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采取协同合作;另一方面节点之间的摩擦日益增多,节点之间为了自身利益而开始了激烈的竞争。同时由于节点之间的协同竞争带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一方是协同合作无以为继、草草收场,一方是假货横行、买卖双方叫苦不迭。因此需要厘清电子商务协同竞争机制来保证电子商务的协调、和谐发展。 电子商务作为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型经济活动是网络信息活动的一部分,电子商务中的链式关系是网络信息生态链的一种特殊形式。为了指导个人、社会组织在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协调与和谐发展,信息管理及相关学界已将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引入网络信息活动领域,研究网络信息生态链问题。用信息生态学研究电子商务协同竞争机制,指导个人和社会组织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协调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基于此,本文将生态学与信息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电子商务研究领域,开展电子商务生态链的研究。从协同竞争机制入手,力求从内涵外延、影响因素、具体作用、博弈模型四个方面揭示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机制,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机制的研究体系。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1章,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探讨了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基础理论。定义了电子商务生态链的概念,分析了电子商务生态链的长度与宽度、电子商务生态链的结构,以及电子商务生态链的运行过程,并对电子商务生态链的类型进行了划分。 第3章,探讨了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基本理论。主要讨论了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内涵与外延,着重分析了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形式。 第4章,探讨了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影响因素和规律。讨论了电子商务生态链资源的状态和节点电子商务生态位、电子商务生态链的长度与宽度、节点的战略因素、电子商务产品的特性,以及电子商务政策制度等因素对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影响。并总结了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规律。 第5章,探讨了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具体作用。分别分析了电子商务生态链中,单纯性协同、对抗性竞争以及既协同又竞争对电子商务产品供应商、电子商务服务商和电子商务产品消费者不同的作用。 第6章,构建了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演化博弈模型。主要通过博弈论相关理论对电子商务生态链同级节点之间、不同级节点之间以及链与链之间的协同竞争演化博弈进行研究。通过博弈结果提出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战略选择。 第7章,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影响因素博弈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724.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图表目录12-13
  • 1 绪论13-35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3-16
  • 1.1.1 选题背景13-15
  • 1.1.2 研究意义15-16
  • 1.2 研究现状16-3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6-2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21-32
  • 1.2.3 研究评述32
  •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与创新点32-35
  • 1.3.1 研究目标32
  • 1.3.2 研究内容32-33
  • 1.3.3 研究方法与路线图33-34
  • 1.3.4 创新点34-35
  • 2 电子商务生态链基础理论35-54
  • 2.1 电子商务生态链的概念35-37
  • 2.2 电子商务生态链的结构37-50
  • 2.2.1 电子商务生态链的长度与宽度37-39
  • 2.2.2 单条电子商务生态链的结构39-49
  • 2.2.3 电子商务生态链链网结构49-50
  • 2.3 电子商务生态链的类型50-54
  • 2.3.1 按电子商务参与主体的类型来划分50-52
  • 2.3.2 按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来划分52-53
  • 2.3.3 按行业来划分53-54
  • 3 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概念与形式54-68
  • 3.1 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概念54-55
  • 3.2 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形式55-68
  • 3.2.1 单纯性协同56-62
  • 3.2.2 对抗性竞争62-66
  • 3.2.3 既协同又竞争66-68
  • 4 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影响因素及规律68-82
  • 4.1 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影响因素68-80
  • 4.1.1 电子商务生态链资源状况68-71
  • 4.1.2 生态位的重叠与互补71-76
  • 4.1.3 电子商务生态链的长度与宽度76
  • 4.1.4 节点的战略因素76-78
  • 4.1.5 电子商务产品的属性78-79
  • 4.1.6 电子商务生态链的政策制度79-80
  • 4.2 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规律80-82
  • 5 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具体作用82-93
  • 5.1 单纯性协同的作用82-87
  • 5.1.1 单纯性协同对电子商务生态链节点的作用82-86
  • 5.1.2 单纯性协同对电子商务生态链及链网的作用86-87
  • 5.2 对抗性竞争的作用87-91
  • 5.2.1 对抗性竞争对电子商务生态链节点的作用87-90
  • 5.2.2 对抗性竞争对电子商务生态链及链网的作用90-91
  • 5.3 既协同又竞争的作用91-93
  • 5.3.1 既协同又竞争对电子商务生态链节点的作用91-92
  • 5.3.2 对抗性竞争对电子商务生态链及链网的作用92-93
  • 6 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演化博弈模型93-107
  • 6.1 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93-95
  • 6.2 电子商务生态链同级节点协同竞争演化博弈模型95-98
  • 6.2.1 模型构建95-97
  • 6.2.2 均衡分析97
  • 6.2.3 策略分析97-98
  • 6.3 电子商务生态链上下游节点协同竞争演化博弈模型98-103
  • 6.3.1 模型构建99-100
  • 6.3.2 均衡分析100-102
  • 6.3.3 策略分析102-103
  • 6.4 电子商务生态链链间同级节点的协同竞争博弈模型103-107
  • 6.4.1 模型构建103-105
  • 6.4.2 均衡分析105-106
  • 6.4.3 策略分析106-107
  • 7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107-113
  • 7.1 全文总结107-112
  • 7.2 研究展望112-113
  • 参考文献113-123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123-124
  • 致谢1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淑静;;网商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共生关系研究[J];北方经济;2012年02期

2 苑春荟,左震林,梁雄健;电子商务重整企业价值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陈长彬,陈功玉;理性看待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供应链管理[J];商业研究;2002年17期

4 张侨;;多级电子商务供应链协同利益分配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1期

5 任今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2期

6 刘小兰;樊一阳;廖雅;;基于产业链资源整合的电子商务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8期

7 杨艳萍;李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企业竞争策略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年09期

8 曲振涛;周正;周方召;;网络外部性下的电子商务平台竞争与规制——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4期

9 周毓萍,韩金红;论电子商务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J];国际经贸探索;2003年02期

10 司林胜;王凌晖;;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系统特征及其优势[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承聪;信息服务生态系统运行与优化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广业;电子商务环境下双渠道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杜鹏;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成员间合作与竞争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4 杨小溪;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6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486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7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