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非法涉枪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非法涉枪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新型的网络销售模式渐渐融入人们的工作、生活,其身份隐蔽性、信息发布便利性、交易过程快捷虚拟性的特点也为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违禁物品的销售提供了新渠道。本文通过概括目前网络涉及非法销售枪支及其零部件行为的特点,以及网络涉及非法销售枪支及其零部件的类型,分析了目前破获网络涉及非法售枪案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大数据进行信息碰撞挖掘侦查线索,定期对网店、微店等虚拟店铺进行巡查强化信息监管,以及加快公安网安队伍建设步伐等措施,以此来加强对网络涉枪行为的打击。
【作者单位】: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
【关键词】: 网络非法售枪 大数据 电子证据
【分类号】:D924.3
【正文快照】: 黄蕊(中共西安市委党校陕西西安710054)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的跟进,衍生并促进了网上购物的发展。“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网购”快速便捷以及商品的可选择性强,使其占人们消费模式的比重已远远大于传统实体店的消费比重。然而,就在人们徜徉在网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木珠;论电子证据问题[J];法学杂志;2001年04期
2 伊伟鹏;网络犯罪中的电子证据及其采信规则[J];人民司法;2002年04期
3 郭勤,施昌虬;电子证据的若干问题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4 董杜骄;;电子证据研究的认知起点[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1期
5 高燕;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J];安徽科技;2003年11期
6 车志平;电子证据的若干问题探讨[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陈琼,马治国;电子证据法律地位探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任延忠;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的审查[J];信息网络安全;2003年02期
9 马柳颖,谭文丽;电子证据认证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宋玉萍;论电子证据的相关法律问题[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洪清;;关于电子证据相关法律问题探讨[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四卷)[C];2009年
2 郭志博;秦海权;赵利;;电子证据监督链可视化平台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3 王翔;;电子证据在海事调查和安全管理中的作用[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鹰;;对电子证据的法律研究[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5 凌斌;;计算机犯罪中电子证据概述[A];第十九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邱鹏;;浅谈现阶段检察机关电子证据应用问题及对策[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欣;段云所;陈钟;;电子证据鉴定技术框架研究[A];第十七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暨电子政务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高峰;邹积超;;试论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审查[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郑亦武;丘秀峰;;电子证据的可采性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10 马晓明;李超;李秋香;;电子证据的证明力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伊伟鹏;网络犯罪的电子证据及其采信规则[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刘强;网络司法中的电子证据[N];人民公安报;2001年
3 河南省禹州市人民检察院 邵天兴 杨永中 张占标;电子证据的证据地位应当独立[N];检察日报;2008年
4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检察院 张宏伟 郭欣;电子证据的取证原则和方法[N];检察日报;2010年
5 吴学安;电子证据入法的是是非非[N];工人日报;2011年
6 本报评论员 林琳;为电子证据正名仅仅是第一步[N];工人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姚轩杰;电子证据市场待开发[N];中国证券报;2013年
8 高尚;诉讼中电子证据的认定[N];江苏经济报;2014年
9 叶晓龙;如何收集电子证据[N];法制日报;2002年
10 张凯 焦鹏;电子证据合理运用观的构建[N];法制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凯;电子证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刘志军;电子证据完整性的几个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羽;电子证据取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李辽;刑事电子证据取证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赵爱军;网络犯罪中的电子证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翁品;电子证据的法律形式界定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5 汪忠玲;电子证据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崔震宇;电子证据可靠性问题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蒋安朋;电子证据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牛博超;电子证据的收集与保全[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9 丁一;电子证据的信息属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斌;论电子证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16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516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