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04:11
本文关键词:上市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子商务企业 企业价值评估 剩余收益模型 方法比较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网络的普及,加之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在经历2000年的低迷期后,已逐渐步入稳步发展阶段,成为现代商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我国,电子商务企业亦在这样的风潮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蓬勃成长起来;它们遍布各个行业以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我们无法不意识到电子商务势不可当的发展。在如此令人瞩目的发展形势下,电子商务企业的价值评估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电子商务企业兴起不久,且具有明显不同于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使得传统价值评估方法往往不再适用;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对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估已有的研究不少,但仍未形成一个较为完善可行的方法体系。另外,我国电子商务企业近年来渐成气候,上市电子商务企业不断增加,规模也日益增大。仅2014年上半年就有京东、聚美优品、途牛网、阿里巴巴等数家中国电商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提交IPO以及正式上市,其中的阿里巴巴和京东更是电商业的超级大佬。这些事件不仅引起人们对电商行业的关注,也让我们有更大的使命和更充分的条件对上市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估进行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商务企业本身及其价值评估的特点,考察各个传统价值评估模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尝试使用剩余收益模型对上市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并以新浪公司为例对该评估模型进行案例验证,进而收集样本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文章重点探究了剩余收益模型在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具体应用和此模型相较于其他评估模型的优势所在,提出简明可行的适用于当前背景条件的上市电子商务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 本文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这此部分中,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理论、实践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并列出本文研究方法、思路。 第二部分对电子商务企业概念、分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进而探究了电子商务企业以及该类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最后指出对电子商务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特别之处和需要克服的难题。 第三部分对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探求。本部分介绍了目前企业价值评估中应用的折现现金流法、EVA估值法、相对估值法和实物期权法。并对这些价值评估方法在原理、优势和应用于上市电子商务企业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据此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出将剩余收益模型应用于电子商务企业的价值评估,将模型进行演化推导,按照杜邦分析体系层层分解。最后,明确具体模型的预测期数和预测值等的确定方法。 第四部分先以新浪公司为例对剩余收益模型的应用进行详细的示例,从而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再对六十余家样本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通过比较更加鲜明地体现出剩余收益模型相对于其他模型的优势。 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总结了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问题。 本文的论证结果表明:剩余收益模型对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进行价值评估比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模型更为有效;另外,剩余收益模型的评估结果和市盈率结合可以有效解释电子商务企业的股票价值;最后,剩余收益模型不仅能较为合理的估计电子商务企业的价值,还能帮助企业管理者探索公司价值驱动因素,提醒管理层重视价值创造,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规范分析和逻辑实证,其中逻辑实证部分包含了案例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以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估特性、几种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以及剩余收益模型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和适用性分析为理论基础,选择修正的剩余收益价值评估方法对上市电子商务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最后通过案例和实证检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和相较于其他方法的优势。 本文研究的核心在于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估特性和剩余收益模型相较于其他价值评估方法的优势。通过定性和实证研究,得出剩余收益模型可以有效评估上市电子商务企业价值的结论。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以下两方面:一是通过明确上市电商企业价值评估特性,定性排除一些评估模型,并选择使用剩余收益模型对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进行评估;二是尽可能多的收集数据,以六十余家电子商务企业为样本比较了市盈率模型、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模型和剩余收益模型对企业市值的解释力,从而确定其相较于其他模型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剩余收益模型对上市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估的适用性。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 企业价值评估 剩余收益模型 方法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13.36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估文献综述11-17
- 1.2.1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11-13
- 1.2.1.1 国外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综述11-12
- 1.2.1.2 国内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综述12-13
- 1.2.2 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13-16
- 1.2.2.1 国外文献综述13-14
- 1.2.2.2 国内文献综述14-16
- 1.2.3 文献述评16-17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安排17-19
- 1.3.1 研究方法17-18
- 1.3.2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18-19
- 2 电子商务企业概述及价值评估特点的分析19-24
- 2.1 电子商务的涵义19-20
- 2.2 电子商务企业的分类20-21
- 2.3 电子商务企业特点21-22
- 2.4 上市电子商务企业的价值评估特性22-24
- 3 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及其对上市电商企业的适用性分析24-29
- 3.1 折现现金流法24-25
- 3.1.1 折现现金流法介绍24-25
- 3.1.2 DCF估值法评述及对电商企业的适用性分析25
- 3.2 EVA估值法25-26
- 3.2.1 EVA估值法介绍25-26
- 3.2.2 EVA估值法评述及对电商企业的适用性分析26
- 3.3 相对估值法26-27
- 3.3.1 相对估值法介绍26-27
- 3.3.2 相对估值法评述及对电商企业的适用性分析27
- 3.4 实物期权法27-29
- 3.4.1 实物期权法介绍27-28
- 3.4.2 实物期权法评述及对电商企业的适用性分析28-29
- 4 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及其在上市电子商务企业中的应用29-38
- 4.1 基于剩余收益的价值评估方法介绍29-34
- 4.1.1 剩余收益价值评估模型的理论内涵及基本形式29-31
- 4.1.2 剩余收益模型的优势31-32
- 4.1.3 剩余收益模型的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32-33
- 4.1.4 剩余收益模型应用于上市电子商务企业的可行性分析33-34
- 4.2 针对上市电商企业对剩余收益基本模型的具体演化34-38
- 4.2.1 基于杜邦分析体系的演化推导34-35
- 4.2.2 预测阶段的具体方案35-38
- 5 案例研究及实证检验38-56
- 5.1 案例公司价值评估38-48
- 5.1.1 新浪公司简介38-39
- 5.1.2 财务分析及预测39-45
- 5.1.3 权益资本成本的估算45-46
- 5.1.4 CV的计算46-47
- 5.1.5 案例公司价值评估结果47-48
- 5.2 实证检验48-56
- 5.2.1 研究假设49
- 5.2.2 实证研究设计49-52
- 5.2.3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52-56
- 6 结论与展望56-59
-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及创新点56-57
- 6.2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57-59
- 附录59-60
- 参考文献60-63
- 后记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芸;实物期权在网络企业估值中的应用——B2B电子商务企业估值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18期
2 苏丹宁;;会计稳健性、剩余收益模型与公司价值辩证关系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年02期
3 袁明哲;;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基于我国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09期
4 谭三艳;;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23期
5 陈品亮;互联网网站的估价[J];财会月刊;2000年02期
6 程廷福,池国华;价值评估中企业价值的理论界定[J];财会月刊;2004年11期
7 邓光军,曾勇,唐小我;新兴技术初创企业价值的实物期权定价分析[J];系统工程;2004年02期
8 杭省策;张姣姣;;基于剩余收益的企业价值评估[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周金泉;;网络公司价值评估的理论模式[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S1期
10 阎建军,杨复兴;企业价值创造理论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01期
,本文编号:574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574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