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论电子商务中的商标侵权

发布时间:2017-08-22 11:25

  本文关键词:论电子商务中的商标侵权


  更多相关文章: 电子商务 假冒伪劣产品 商标侵权 举证责任 企业商标


【摘要】:截至2012年初,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47亿①,是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互联网的日益勃兴在促进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侵权、网络诈骗等一系列问题, 网络侵权‖现象甚至已经威胁到中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网络侵权集中表现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传统的弛名商标所带来的消费者的信任进而在电子商务中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因此我们现阶段要做好电子商务中的商标保护。 电子商务中商标的有效保护可以保护知名商标的商标权及商标的信誉,使商标的价值不会被减损。可以使商标权人的正常的经济投资得到应得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润回报,保障企业在电子商务中有正常的市场环境,保障企业的正当利益和公平竞争。 商标在电子商务的交易中给消费者指明了商品的来源,消费者在电子商务中通过商标可以获取产品的生产者及销售者,从而判断产品的质量及服务的水平,从而通过比较与选择获取相对较好的商品和服务。 如果我们对电子商务中的各种商标侵权行为不管不问,不对其进行道德遣责特别是法律的制裁,就会使消费者在电子商务中进行交易的时候发生认知错误,从而买到劣质产品,对消费者的经济及健康造成损害,同时对商标的合法持有人也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会严重损害商标所有权人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从而进一步损害企业商标在消费者中的形象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研究电子商务中商标权侵权行为特别是假冒伪劣产品的商标侵权行为对维护我国互联网经济的正常发展及维护我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形象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通过电子商务中假冒伪劣产品的侵权行为可以使企业更好的采取相应的策略来维护自己的商标信誉。 从法律专业的角度讲,通过网络进行销售产品的行为属于买卖合同,已经构成合同诈骗罪。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已严重侵犯了企业的商标权,目前我国在立法或相关的司法解释上对网络售假行为侵犯商标权的界定及量刑方面尚不完善,亟待进行研究,,同时应加快电子商务立法的推进。而解决这个课题,必须加强对在电子商务中假冒伪劣产品法律问题研究,并为立法、司法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引。
【关键词】:电子商务 假冒伪劣产品 商标侵权 举证责任 企业商标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3.4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论9-10
  • 一 假冒伪劣产品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10-13
  • (一) 电子商务的概念10
  • (二) 关于假冒伪劣产品的定义10-11
  • (三) 假冒伪劣产品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11-13
  • 二 电子商务中假冒伪劣产品对商标权的影响13-15
  • (一) 使商标的形象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减损13
  • (二) 破坏商标权的专有性13
  • (三) 极大的破坏商标的信誉13-15
  • 三 电子商务中假冒伪劣产品侵犯商标权的表现形式15-18
  • (一) 域名商标权侵权行为分析15
  • (二) 网络超文本链接商标侵权行为分析15-16
  • (三) 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16
  • (四)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16
  • (五) 伪造、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16-17
  • (六) 盗用他人的注册商标推销、兜售自己的产品或服务17-18
  • 四 电子商务中假冒伪劣产品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18-23
  • (一) 举证责任的一般理论18
  • (二) 我国的商标侵权的举证责任分配18-21
  • (三) 电子商务中假冒伪劣产品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分析21-23
  • 五 电子商务环境中假冒伪劣产品商标侵权的应对建议23-33
  • (一) 尽快调整和补充我国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的不足23-25
  • (二) 主管机关加强对电子商务市场的监管25
  • (三) 企业的商标保护策略25-30
  • (四) 积极借鉴美国、英法、日本的商标侵权保护措施30-33
  • 结论33-34
  • 致谢34-35
  • 参考文献35-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建平;高茹;;网络域名与商标冲突原因及解决策略研究[J];河北法学;2006年12期

2 朱艳勇;;域名注册和商标权保护法律冲突——英美法对电子商务中的有关域名和商标保护法律问题浅析[J];科技信息;2009年15期

3 高荣林;;旧物新用与商标侵权[J];中华商标;2010年06期

4 杨婧;;商号保护和商标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冲突与实证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17期

5 李华繁,周光福;商标侵权中信誉损害赔偿的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6 徐懿;试论加工承揽中商标侵权责任[J];科技与法律;1994年03期

7 魏河源;跨越海峡的诉讼——大陆台湾首宗商标侵权案始末[J];政府法制;1994年02期

8 韩湘丽,欧志红;是商标侵权还是违反《产品质量法》[J];中华商标;2001年04期

9 张苏沛;;企业专利维权启示录之十 从一则商标侵权案谈驰名商标的司法认定[J];江苏科技信息;2007年07期

10 黄建东;;商标,自己的才是最好的[J];大经贸;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标侵权损害赔偿原则及适用中的问题[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电子商务监管的几点思考[A];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优秀论文选编(二○○二年度)[C];2003年

3 张林鹏;魏一鸣;;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问题及法律保护[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4 徐黎明;;面对制造业全球化的电子商务[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鲁耀斌;张金隆;杨兰蓉;詹文杰;罗静;;汽车制造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模式及对策[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韩明光;徐常凯;;空军后勤学院三系仓储教研室[A];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王方石;李曦;李向前;;电子商务的安全性[A];全国计算机网络应用年会论文集(2001)[C];2001年

8 ;商务部将采取四项措施推动电子商务[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9 韩晓舟;陈炜;;电子商务下的会计信息系统[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李桂娥;;关于在西部大开发中发展电子商务的几点思考[A];大开发探索——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璇;明年将对商标侵权一查到底[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2 程娟;眼镜业商标侵权的背后[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3 魏众;丹佛斯胜诉“阀门”商标侵权案[N];中国贸易报;2009年

4 吴煜;浅议网络商标侵权[N];中国工商报;2003年

5 顾奇志 黄秀苗;广东查处最大商标侵权案[N];广东科技报;2004年

6 ;忧 商标侵权五花八门[N];海南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张燕 通讯员 徐杰;甬城部分“沙县小吃”涉嫌商标侵权[N];宁波日报;2009年

8 早报浙江专稿 施莹;药业巨头默克在杭被诉商标侵权[N];东方早报;2005年

9 记者 陈 冰 通讯员 苗 苗;“丰田”状告“吉利” 商标侵权[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郭之祥;商标侵权经济分析[N];中国工商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强;我国商标侵权治理的制度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金YТ

本文编号:7188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7188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2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