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地市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13:50

  本文关键词:地市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子商务信用 信用管理 信用体系 信用机制 信用平台


【摘要】:良好的电子商务信用环境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前提,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将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内由于诸多原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随之而来的社会信用的缺失现象很容易反映到电子商务中,而电子商务交易本身的匿名性、无区域性、过程虚拟性等特点又使得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问题越发的复杂和突出。国家及省市多次出台宏观政策,要求尽快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信用体系,而地市政府作为信用体系建设的落实者,在我国信用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以地市级城市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我国区域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及主流电子商务企业建立信用体系的模式,搭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框架,深入分析体系应包含的内容、机制与规范,提出建设“一套机构、两个平台、三大机制”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首先,地市城市政府可以组织多部门联合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并联合企业、协会等成立“电子商务信用促进会”,全面负责电子商务信用建设;其次,搭建电子商务信用评级合作平台与电子商务信用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信用信息的统一与共享,保证信用评价的权威性与科学性;第三,建立信用信息管理机制、信用评估机制、信用保障机制,以保障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健康发展。 最后,将本文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以A市为例,提出A市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推动电子商务企业(马连道茶城网)建设电子商务信用的实施方案,对于地市城市发展与落实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电子商务信用 信用管理 信用体系 信用机制 信用平台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72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9-14
  • 1.1.1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9-11
  • 1.1.2 电子商务中的信任问题11-12
  • 1.1.3 政府在信用管理中的作用12-14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4-15
  • 1.2.1 问题的提出14
  • 1.2.2 研究目的及意义14-15
  • 1.3 论文结构15-16
  • 1.4 研究方法16-17
  • 第二章 基础理论综述17-26
  • 2.1 信用及信用体系概念17-21
  • 2.1.1 信用的概念17-18
  • 2.1.2 信用管理18-19
  • 2.1.3 信用管理模型19-20
  • 2.1.4 信用体系20-21
  • 2.2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21-24
  • 2.2.1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内涵21-22
  • 2.2.2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相关研究22-24
  • 2.2.3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作用24
  • 2.3 文献研究述评24-26
  • 第三章 地市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现状26-37
  • 3.1 国内区域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模式26-29
  • 3.1.1 浙江模式26-27
  • 3.1.2 杭州模式27-28
  • 3.1.3 深圳模式28-29
  • 3.2 主流电子商务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模式29-33
  • 3.2.1 阿里巴巴信用管理体系(B2B模式)29-31
  • 3.2.2 天猫信用管理体系(B2C模式)31-32
  • 3.2.3 淘宝网信用管理体系(C2C模式)32-33
  • 3.2.4 信用之星计划(第三方信用管理模式)33
  • 3.3 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需求分析33-37
  • 3.3.1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3-34
  • 3.3.2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需求分析34-37
  • 第四章 地市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整体架构37-55
  • 4.1 地市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总体框架37-39
  • 4.2 信用组织管理机构39-40
  • 4.3 信用评级与信用信息管理平台40-41
  • 4.3.1 电子商务信用评级合作平台40
  • 4.3.2 电子商务信用信息综合管理平台40-41
  • 4.4 电子商务信用机制41-55
  • 4.4.1 信用信息管理机制41-45
  • 4.4.2 信用评估机制45-50
  • 4.4.3 信用保障机制50-55
  • 第五章 地市电子商务信用建设实证研究55-69
  • 5.1 A市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措施55-59
  • 5.1.1 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及基本原则55-56
  • 5.1.2 工作要点56-58
  • 5.1.3 保障措施58-59
  • 5.2 推进马连道茶城网信用建设的思路59-69
  • 5.2.1 马连道茶城网信用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59-63
  • 5.2.2 马连道茶城网电子商务信用示范建设步骤63-69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69-72
  • 6.1 本文的研究成果69-70
  •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70-71
  • 6.3 研究前景展望71-72
  • 参考文献72-76
  • 致谢76-77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利军;美国信用法律制度简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肖文海;发展电子商务与信用制度建设[J];商业研究;2003年01期

3 张渊,谭中明;市场化背景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J];商业研究;2004年14期

4 李沁芳;刘仲英;;电子商务初始信任影响因素的动态建模[J];商业研究;2007年08期

5 刘艳玲;白宝兴;王大东;姚建盛;;应用关系集合的P2P网络信任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年02期

6 晏艳阳;刘_";;经济学层面上的道德、信任、信用与征信[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3期

7 岳意定;胡愈;金发奇;;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审视与构想[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4期

8 张丹;;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研究[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孙菁华;民营企业信用缺失问题探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叶陈毅;仇国英;何丽鹏;;创建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核心制度[J];财政监督;2009年2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志光;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用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靓;企业声誉的构成及其驱动因素测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20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820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5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