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军民融合技术转移的路径演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中物技术”2004—2017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9 18:07
  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的相关问题受到了高度关注和广泛实践,而技术转移作为军民融合中的重要一环亦是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本研究基于四川中物技术2004—2017年间的军民融合技术转移发展历程,探究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军民融合技术转移的路径演化与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军民融合技术转移路径演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本质是技术转移渠道、主体及目的不断丰富的军民融合技术转移体系构建;(2)军民融合技术转移路径演化是企业内部生存、发展压力与外部历史压力共同驱动的结果。本研究填补了文献中军民融合技术转移路径演化及驱动因素研究的空白,丰富了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的相关理论,对军民融合技术转移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文章来源】:管理评论. 2020,32(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军民融合技术转移的路径演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中物技术”2004—2017案例研究


中物技术军民融合技术转移发展历程

过程图,军民,融合技术,技术


第一阶段,军民融合技术转移的探索阶段。作为中物院的下属子公司,中物技术在成立之初所要承担的工作为完成中物院安排的孵化任务,帮助中物院将其丰富的创新资源转出。因而,企业第一阶段的技术转移参与主体只有中物院、中物技术、孵化子公司,此阶段的技术转移表现为中物院内部子系统之间的技术流动,技术流向为中物院单向流向市场,即传统而言的“军转民”,军用科技资源通过中介机构向民用市场的转移,没有直接与民企的对接。这一阶段技术转移的目的可以归纳为两点:其一为孵化中物院的科技项目,促进中物院和中物技术的发展壮大;其二为促进军工科技资源向民用市场的转移,带动地方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这一阶段,由于没有实际对接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物技术所承担的技术转移工作其实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军民融合,而更多是军转民的基础工作,培育军工院所的子公司。本文将这一阶段中物技术的技术转移体系总结如图2左所示。第二阶段,军民融合技术转移的发展阶段。中物技术的技术转移路径出现了巨大的转变,企业所采用的战略为多种功能平台的建设和向沿海地区的辐射发展,此阶段的军民融合技术转移体系如图2右所示。在此过程中,中物技术第一次实现和资本市场、民营企业的对接,第一次将中物院的创新资源转向民用企业,实现了真正的技术转移对接,丰富了军民融合技术转移的参与主体。此外,在这一阶段中,不论是绵阳科技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或是宁波示范基地的建立,都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和支持,中物技术在其发展壮大的第二阶段,积极与地方政府接洽,将政府引入军民融合技术转移活动之中,获取了政策、资金、场地等多方面的支持。因而,在这一阶段,军民融合技术转移的参与主体扩充为中物院、中物技术、地方政府、民企。技术转移的方向仍旧为中物院通过中物技术的单向单通道流出,但是技术已经实现了在不同系统(军企、民企)、不同地区(绵阳、宁波)的流动,迈出了军民融合技术转移的一大步。此阶段,军民融合技术转移的目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促进中物院创新资源的转出;二是扩大中物技术的市场范围和业务范围;三是从根本上实现技术资源从军工系统的转出,带动民企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中物技术的军民融合技术转移路径演化的相关构念及典型证据援引如表5所示。

军民,融合技术,技术,体系


中物技术在其创立之初并没有许多新创企业的生存压力,依托于中物院的创业资源和资金支持,企业只需要完成基本的项目孵化工作就可以获取长足的发展。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多种发展矛盾逐渐凸显,企业逐渐感受到了生存压力的存在。首先,随着中物院资源的不断开发,创新资源的匮乏开始凸显,创业初期依赖的先天优势逐渐消磨成为企业面对的第一大难题。同时,过度依赖中物院的资源也造成了企业业务模式单一,在意识到创新资源逐渐匮乏的情况下却没有向外开拓新项目和业务的能力。此外,困扰了大部分技术转移机构的盈利模式问题也被摆到企业面前,科技项目的孵化及盈利是一个漫长而不确定的过程,中物技术一直到2007年都没有获得第一笔由项目孵化而产生的收入,在创业之初的资金不断消耗的情况下,“坐吃山空”的生存压力逐渐也落在了中物技术的肩上。三种明显而巨大的生存压力的出现迫使企业去探索开发新的业务模式,拓展市场范围。而与此同时,外部社会、市场、政府环境的改善也激励中物技术做出第一次战略调整。首先,中物技术在与政府的接洽过程中获得很大的支持,得益于中物院良好的科技研发能力和地区政府的对于军民融合工作的重视,中物技术在向宁波的发展中获得了资金、场地、优惠条件等多方面的支持。此外,民用市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民企市场巨大潜力也得到中物技术领导层的一致认可。中物技术总经理马康谈到“在2007—2008年的那个时期,军工企业或者军工的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十分强的,许多民企都希望得到军工企业的技术以提高自身的科技实力”,将军工企业或科研院所的技术转移到民企无疑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并且在技术和创新能力更强的沿海地区,这种需要更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军民融合企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王萍萍,陈波.  管理评论. 2019(04)
[2]改革开放40年:中国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之路[J]. 方炜,郑立明,王莉丽.  中国科技论坛. 2019(04)
[3]企业主导逻辑下创新生态圈的演化跃迁及其机理研究——以东阿阿胶集团为例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 于超,朱瑾.  管理评论. 2018(12)
[4]中国军民融合发展40年[J]. 游光荣.  科学学研究. 2018(12)
[5]公司治理模式重构与控制权争夺——基于万科“控制权之争”的案例研究[J]. 张华,胡海川,卢颖.  管理评论. 2018(08)
[6]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功能集成战略研究[J]. 房银海,谭清美.  软科学. 2017(10)
[7]军民融合何以能富国强军?——军民融合、分工演进与报酬递增[J]. 黄朝峰,鞠晓生,纪建强,孟斌斌.  经济研究. 2017(08)
[8]从“反应”到“前摄”:万向在美国的合法性战略演化(1994~2015)[J]. 魏江,王诗翔.  管理世界. 2017(08)
[9]基于微分博弈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技术共享行为研究[J]. 赵黎明,孙健慧,张海波.  管理工程学报. 2017(03)
[10]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评价研究[J]. 杜人淮,郭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16)



本文编号:3107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3107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b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