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融伦理与互联网金融视角
本文关键词: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思考——基于金融伦理与互联网金融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_臣圃匿盈弱圈!竺!!圭篁!塑
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思考
——基于金融伦理与互联网金融视角
朱民武曾力何淑兰
内容提要:互联网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深刻影响着金融业发展生态。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出现了不同于传统金融业态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降低了金融业务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使得整个社会福利得到了边际改善,提高了金融的普惠程度。普惠金融蕴含了公平、包容、效率等伦理维度,主张让全体社会成员平等获得全方位金融服务的机会,体现出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选择值得审慎思考。
关键词: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金融伦理征信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82(2015)01—0068—05
一、普惠金融的缘起与内涵
1.普惠金融的缘起。金融的本质职能在于服务
行反思。认为这种不计成本的援助|生金融并不是解决
低收入者贷款难的最佳途径,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帮助穷人的首要前提是其可持续发展,一旦失去该前提援助的意义有限,也就是金融机构在帮助穷人的同时应注重其盈利性,两者都不能偏废。于是,“普惠金融”这种包容性的金融服务理念应运而生。
2.普惠金融的内涵。普惠金融,译自英文“In.
clusive
实体经济,金融通过对资源的跨期、跨区域、跨行业的优化配置,提高了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升了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对于盈利能力强、信用良好的优质客户,其交易成本低,,违约风险小,易于受到银行的青睐,该类客户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城镇地区,金融资源的供给自然会向这些区域集聚;而那些缺乏有效抵押物、违约风险高的客户则易于被银行拒绝,从而失去平等受益金融服务所带来改善经济状况的机会,这类人群主要为分布于偏远地区的贫困农民,若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必然导致农村资金非农化,造成这些地区金融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和普
遍的金融排斥。
Finance”,最早由联合国于2005年在宣传国
际小额信贷年时提出,其基本含义为:能够以可负担的成本,有效、全方位地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金融服务(姜丽明等。2014)。普惠金融提倡为全社会成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强调金融机构自身的盈利水平和财务可持续性,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平等性。金融作为现代社会最核心的经济要素,是一种稀缺性资源,社会个体对金融资源的占有程度很大程度决定了其创造财富的能力和改善经济状况的可能性,因此,金融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应通过设计一套正义的制度来保障,这关乎整个社会公平的实现①。但是现实经济生活中金融资源的配置倾向于富有者,那些有融资需求却缺乏足够抵押的低收入者不能获得正规金融服务,结果必然会加剧贫富分化。针对这种不平等情况,普惠金融提倡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金融服务,而不受身份或经济条件的制约。
20世纪早期的实践主要是以“小额信贷”和“微
型金融”服务的方式来开展,并且更多的是以慈善性
质或无偿捐助方式来实现对贫困群体的资助,注重援助的社会福利性而忽视了其盈利性和财务可持续性.结果导致大量的小额信贷机构因为资金的枯竭而倒闭。同时世界许多国家还出现了所谓的援助性贫困陷阱,援助性信贷善意的初衷并未能结出改善贫困的丰硕果实。于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对这种现象进
①-l-J薯;莲著:《现代金融的伦理维度》,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一68—
Word文档免费下载: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思考——基于金融伦理与互联网金融视角 (下载1-6页,共6页)
本文关键词: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思考——基于金融伦理与互联网金融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8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38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