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互联网与惠普金融的未来!

发布时间:2016-10-19 06:44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与普惠金融的互动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网络智酷。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楔子:有一位经济学者曾说过,金融业只做锦上添花的交易,绝不做雪中送炭的买卖,意思是金融业只对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开放。这种状况引起了一些金融学者和实践者的反思,于是一种新的金融理念一一普惠金融,悄然不觉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普惠金融的重要意义 普惠金融是一种理念,也是具体的实践活动。普惠金融的重点在于,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服务创新,不断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及时有效地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所需要的金融服务,让现代金融服务更好地惠及各个社会群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普惠金融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体现出了有序发展、均衡发展、文明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普惠金融,是一种重要选择。1、 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普惠金融,就是通过创新工具将市场储蓄资源进行跨主体、跨行业的有偿转移,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普惠金融,是一种重要选择。1、 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普惠金融,就是通过创新工具将市场储蓄资源进行跨主体、跨行业的有偿转移,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2、 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发展普惠金融,必然要求金融机构转变经营思路,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工具创新,不断扩展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的覆盖面和渗透率,使更多企业或个人享受到金融服务。

  3、 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发展普惠金融,就是要破除各种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促进资金自由合理流动,提高资金使用和运行效率。

  4、 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是发展不平衡。发展普惠金融,就是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将金融服务向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扩展,提升发展均衡性和有效性。

互联网与惠普金融的未来!

普惠金融的阶段性成果 全面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证券机构服务网点基本覆盖地级市。县区保险分机构福至6.7 万家,农村保险服务网点增至2.2 万个,覆盖全部县域和大部分乡镇。 着力缓解小企业、三农金融服务薄弱问题人民银行积极开展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化准备金政策,发放支农、支小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券,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 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证券公司降低一般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门槛,取消基金产品通道管制,推进期货公司、保险机构参与基金销售,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多种债务融资工具融资。保险机构全面推广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并将服务对象扩展到农村人口。 持续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消费者教育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建立了专门的投诉热线,银监会也公开了专门咨询电话,积极受理金融消费者(投资者)的咨询和投诉。

普惠金融的阶段性成果 全面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证券机构服务网点基本覆盖地级市。县区保险分机构福至6.7 万家,农村保险服务网点增至2.2 万个,覆盖全部县域和大部分乡镇。 着力缓解小企业、三农金融服务薄弱问题人民银行积极开展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化准备金政策,发放支农、支小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券,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 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证券公司降低一般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门槛,取消基金产品通道管制,推进期货公司、保险机构参与基金销售,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多种债务融资工具融资。保险机构全面推广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并将服务对象扩展到农村人口。 持续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消费者教育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建立了专门的投诉热线,银监会也公开了专门咨询电话,积极受理金融消费者(投资者)的咨询和投诉。

互联网如何影响中国普惠金融发展? 普惠金融,顾名思义就是“普遍惠及”的金融,旨在为农民、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残疾人、老年人等最容易被金融机构忽视的群体提供金融服务。

互联网与惠普金融的未来!

  互联网如何影响中国普惠金融发展? 普惠金融,顾名思义就是“普遍惠及”的金融,旨在为农民、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残疾人、老年人等最容易被金融机构忽视的群体提供金融服务。

  在中国的“十三五”(2016年-2020年)规划中,金融业需要补的短板正在于针对上述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因此,推进普惠金融是中国政府未来五年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随着人们消费需求日渐个性化和多样化,企业也变得更加碎片化和小微化,因此,普惠金融代表着金融业的未来。 在政府政策以及市场趋势的推动下,,中国多家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了普惠金融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了中国小微企业、新兴产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小微企业贷款新增910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多增2824亿元,比上年同期占比水平高4个百分点。3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5%,增速比上年末高0.6个百分点,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2个和5个百分点。在业内人士看来,长期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莫过于成本和风险问题。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则有望解决这些问题。 “数字金融可以让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偏远地区享受到金融服务,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等金融业运营成本,在扩充信用信息、防范金融风险、评价还款人信用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效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 能够给普惠金融带来有益影响的三大互联网技术,“一是移动互联,这增强了金融机构触达消费者的能力;二是大数据,使得普惠金融能够更好地甄别风险;三是云计算,能让成本大大降低,以支付宝为例,支付宝的单笔支付成本两分钱,而传统方式的支付成本则需要1毛钱以上。” 技术的革新虽然不会改变金融的本质,但将使传统的金融基础设施被改变。——陈龙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小微企业贷款新增910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多增2824亿元,比上年同期占比水平高4个百分点。3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5%,增速比上年末高0.6个百分点,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2个和5个百分点。在业内人士看来,长期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莫过于成本和风险问题。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则有望解决这些问题。 “数字金融可以让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偏远地区享受到金融服务,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等金融业运营成本,在扩充信用信息、防范金融风险、评价还款人信用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效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 能够给普惠金融带来有益影响的三大互联网技术,“一是移动互联,这增强了金融机构触达消费者的能力;二是大数据,使得普惠金融能够更好地甄别风险;三是云计算,能让成本大大降低,以支付宝为例,支付宝的单笔支付成本两分钱,而传统方式的支付成本则需要1毛钱以上。” 技术的革新虽然不会改变金融的本质,但将使传统的金融基础设施被改变。——陈龙

互联网与惠普金融的未来!

  但是,数字化对普惠金融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也会给金融业带来打击,在各方热炒普惠金融之际也应该认清隐忧。数字技术在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降低金融风险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风险。“互联网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当市场风险出现时,会出现快速传递效应,加大风险;

  电子交易系统支持高频交易,一旦发生失误,将在瞬间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互联网还使得一些非法集资等行为更加隐蔽,涉及面更广,破坏性更强,反洗钱变得更加困难。”

  数字化金融也存在“数字鸿沟”的隐忧。一方面,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造成对数字金融接受程度更低;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利用数字技术对客户进行不公平的预想,可能会把穷人更加排斥到金融服务之外。这将造成一部分金融户获得金融服务的困难更大。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也使得传统商业银行面临成为“21世纪灭绝的恐龙”的危机。

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与普惠金融的互动发展 发展普惠金融是当前和未来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

互联网与惠普金融的未来!

  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与普惠金融的互动发展 发展普惠金融是当前和未来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

  由于交易成本和道德风险的存在,传统金融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存在先天性不足。因为其凸显了“长尾效应”、放大了“鲶鱼效应”、弱化了“马太效应”,互联网金融成为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平台。但是,互联网金融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风险,如果处理不当,甚至可能会对我国金融体系稳定运行产生负面影响和抑制作用 ;与此同时,传统金融仍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

  因此,既要鼓励金融创新,也要加强金融监管,以实现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普惠金融的稳步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弥补了传统金融的上述不足。互联网具备有效处理大规模标准化信息的先天优势,大大降低了提供小额金融服务的成本,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凭借其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互联网金融成为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平台。

互联网金融的覆盖面并非“普惠”,传统金融仍然是普惠金融发展的主力。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题之一是普惠金融。

  互联网金融的覆盖面并非“普惠”,传统金融仍然是普惠金融发展的主力。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题之一是普惠金融。

  但事实上,互联网金融覆盖的大多是城市居民、中青年人群以及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对弱势群体的覆盖率较小。因此,只有当互联网金融的普及率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更有效地促进金融普惠。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运营风险,二是技术风险,三是合规风险。

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应该优势互补,相辅相成 1、传统银行具有资金、经验和渠道的优势,尤其是具有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而互联网金融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利用大数据和后发优势,二者有不同的目标客户群。所以,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应该成为合作伙伴,谋求互利共赢。

  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应该优势互补,相辅相成 1、传统银行具有资金、经验和渠道的优势,尤其是具有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而互联网金融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利用大数据和后发优势,二者有不同的目标客户群。所以,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应该成为合作伙伴,谋求互利共赢。

  2、互联网金融模式大多是低门槛、小额化的。小金额服务的客户更关注的是交易时效和交易成本,而大额金融交易更关注交易的安全。

  3、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普惠金融体系进行构建。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利率市场化步伐明显加快,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新的经营业态不断涌现,这无疑对普惠金融的经营模式、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普惠金融体系进行构建,做出更加针对系统性风险防范的外部监管制度安排。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网络智酷

(责任编辑:马郡 HN022)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与普惠金融的互动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5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45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7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