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收入分配效应的社会福利标准——理论基
本文选题:国际直接投资 + 收入分配效应 ; 参考:《学术月刊》2012年12期
【摘要】:经济活动可以通过社会福利判断其效应,资本流动效应则在麦克道格尔模型中得到解释和衡量。国际直接投资作为资本流动的一种特殊经济活动方式,其收入分配效应的福利判断,可以建立在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国际直接投资收入分配效应的社会福利变化,通过柏格森—萨缪尔森方程的变化,在两人两商品的简化模型中,用国际直接投资变量加入前后的差值加以确定。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国际直接投资收入分配的计量模型测定提供了基础,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测定国际直接投资收入分配效应所引起的社会福利变化。但就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演变来看,国际直接投资收入分配效应的福利经济学基础及函数测算,在前提假定及逻辑演变中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效用的主观性、外部性产生的福利变化、帕累托最优判断的冲突性问题以及社会福利的合成谬误。因此,国际直接投资收入分配效应的理论运用和实际测算应关注前提假定可能带来的风险和约束。
[Abstract]:Economic activity can be judged by social welfare, and capital flow effect can be explained and measured by McDougall model. As a special economic activity mode of capital flow, the welfare judgment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can b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welfare economics. The social welfare change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is determined by the change of Bergson-Samuelson equation in the simplified model of two people and two commodities by the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add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variable. Cobb Douglas function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of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It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time series data to measure the social welfare changes caused by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However, in terms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evolution of welfare economics, the basis of welfare economics and the function calculation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have some defects in the premise assumption and logic evolution, which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subjectivity of utility. The welfare changes caused by externality, the conflict of Pareto's optimal judgment and the fallacy of social welfare. Therefore, the theoretical application and practical calculation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isks and constraints brought by the premise assumption.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831.6;F113.8;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谢作诗;穆怀中;;科斯定理、合成谬误与囚犯难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张云;闫鹏;谢田;;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的社会分配公平问题[J];经济师;2009年12期
3 余仕麟;新旧福利经济学的价值观差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和斌;卓建伟;;我国农业投资现状经济学分析与对策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2 都俊平;;基于生产函数理论的我国公路运输行业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3 孙广荣,刘燕婷;关于专业化商业圈的几点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成定平;生态资源与可持续开发[J];安康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5 张保才;姚大庆;;从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姜睿;;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结构的影响[J];北方经济;2006年12期
7 杨娜;;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对我国外贸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04期
8 贾晶;;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经济学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24期
9 闫鸿鹂;;论国际分工、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发展战略[J];北方经济;2009年22期
10 李军;冯志军;;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的构建[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优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利益分析[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谢晓尧;;也论知识产权的冲突与协调——一个外部性的视角[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史晋川;王婷;;从BT”被封杀论数字时代的电影版权保护[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王婷;;论数字时代电影版权侵犯的内生救济——〈阿凡达〉带给电影产业的“潘多拉”[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贾若;李响;;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侵权责任与责任保险[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6 张宗毅;曹光乔;易中懿;王忠群;;农用柴油补贴政策研究[A];第六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四届亚洲农机峰会、全国农机流通杰出贡献单位表彰大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四届四次理事会文集[C];2006年
7 肖森予;赵一霖;肖涛;;政府介入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与必然性的博弈分析[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8 丁晓安;;主观预期与客观约束:一个利益“最大化”的现实路径[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9 宫远山;刘春涛;王柄荃;王璐;;公共基础设施布局规划研究范式及实证——以沈阳市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工程规划)[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善杰;软预算约束下的宏观经济与政策实践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熊珍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兰天;北美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丘国强;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中美宏观经济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飞;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非完备性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池勇海;共同利益论[D];复旦大学;2011年
7 武荣桢;保险资金运用于高速公路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8 李兴伟;中国创业板公司IPO的资本成本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金燕;国际能源合作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10 林云;汽车物流服务供应链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亚娟;我国行业协会引入适度竞争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刚;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云华;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践[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楚书;电信产品营销定价差异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5 甘湘武;中国与尼日利亚双边投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尹崇斌;环境安全条件下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政府激励与规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李继萍;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丁秀峰;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农户就业选择机制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徐丹;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南晓霞;天津港散杂货码头费收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宫希魁;;关于分配公平问题的几点辨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4期
2 王剑;;实现社会公平从初次分配开始[J];党政论坛;2008年03期
3 刘剑;;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平与效率——结合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J];法制与社会;2008年07期
4 洪雁;何晓林;;基于帕累托最优的公平性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11期
5 黄淑玲;;福利经济学述评[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许光;;从福利主义到非福利主义的转折——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带来的困惑与拓展[J];生产力研究;2007年23期
7 徐敏娜;;效率、公平与福利经济学[J];商场现代化;2007年27期
8 周新城;决不能把经济人假设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前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方福前;吕文慧;;从社会福利函数的演进看我国公平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华;;汇率水平、汇率波动幅度与国际直接投资[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10期
2 方琳;张庆海;温书;;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巴西为例[J];现代商业;2008年30期
3 靳晓东;;国际直接投资中的知识产权保护[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徐瑾;;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吸收FDI的资本形成效应分析[J];特区经济;2010年12期
5 薛敬孝;韩燕;;服务业FDI对我国就业的影响[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查贵勇;钱珠;;美国在华FDI与中美贸易关系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查贵勇;;中国服务业吸引FDI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商论;2008年06期
8 公衍照;李平;任启平;;知识产权与国际直接投资、技术转让[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06期
9 姜付秀;余晖;;我国行政性垄断的危害——市场势力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0期
10 张鲁青;冯涌;;双边投资协定对FDI流动影响的面板数据分析[J];特区经济;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泽先;曾令华;段忠东;江群;;次优和非最优的一般理论研究[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徐宽;;关于森的贫困度量方法及该领域最近的研究进展[A];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演讲讨论稿)[C];2002年
3 谢志平;;交易成本对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的影响[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4 张润丽;;对可持续发展若干方面的经济学思考[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彭开丽;张鹏;张安录;;农地城市流转中不同权利主体的福利均衡分析[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肖卫国;卓超;;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中国区位因素实证分析[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庄起善;周茜茜;;美国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研究——ICT背景下的理论分析及实证[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8 董雪兵;史晋川;;累积创新框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一个拍卖模型[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王洁;陈功玉;马柱;;基于触发战略的产品质量免检激励模型[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李必伟;;关于诚信命题中企业与政府行为的博弈分析与研究[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郝帅;提高自身产品质量才能免遭“红灯”[N];中国企业报;2007年
2 翟燕立;从劳工标准到帕累托最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小莹;楼市股市过热拉大贫富差距 “财产性收入”调和收入分配难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4 余晖邋姜付秀;中国行政性垄断的制度成本和收入分配效应[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5 刘玉录;“后垄断时代”的难题[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6 刘煜辉;投资率高低之争凸显微观与宏观背离[N];上海证券报;2006年
7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 王建;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调整的路径选择[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余晖 姜付秀;对行政性垄断导致福利损失和收入分配扭曲的实证研究[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李新敏;国际投资新架构下的产业转移趋向[N];辽宁日报;2008年
10 刘渝阳;东部利用外资呈现新趋势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扩大[N];经理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杰;劳动制度变迁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张传勇;中国房价波动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蔡洁;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冲突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韩鹏;老年人口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武娜;RTA对FDI影响的第三国效应[D];南开大学;2009年
6 陶珍生;我国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陶珍生;我国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胡永远;替代效应下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李珏;实物期权理论在国际投资决策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谢兴龙;国际直接投资(FDI)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蔷;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7年
2 李宝会;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3 李享;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产品内贸易发展[D];复旦大学;2008年
4 石静;中国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剑雄;在华跨国公司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6 李鹏涛;汇率变动对国际直接投资影响的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09年
7 易江玲;心理距离对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8 周丽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D];吉林大学;2012年
9 齐艳彩;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邱高飞;我国出口结构变化的国内收入分配和就业效应分析:二元经济结构视角[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87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087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