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金融—实体经济非均衡与中国的通货膨胀

发布时间:2018-07-04 14:31

  本文选题:金融市场 + 实体经济 ; 参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摘要】: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考察了金融—实体经济非均衡与中国的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失衡程度对2006~2010年的通货膨胀具有稳定的解释力,货币在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具有明显的积聚—回吐效应。脉冲响应函数表明货币在金融与实体经济间的流动出现阻滞,表现为货币倾向于积聚在金融市场,这种阻滞在9个月后消失。治理通货膨胀,不仅要最大限度地控制货币供给总量,更要大力疏通货币传导阻滞,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
[Abstract]:Throug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real economy disequilibrium and inflation in China is investigated.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degree of imbalance between finance and real economy has a stable explanatory power on inflation from 2006 to 2010, and that money has obvious accumulative and spilling effect between finance and real economy. Th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indicates that the flow of money between finance and real economy is blocked, which is shown by the tendency of money to accumulate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which disappears after 9 months. To control inflation, we should not only control the total amount of money supply to the maximum, but also make great efforts to clear the block of monetary conduction and realiz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finance and real economy.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金融稳定的内生机制和外部条件与金融危机防范体系研究”(10JJD790033)
【分类号】:F832;F822.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易纲,王召;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2 伍志文;;“中国之谜”——文献综述和一个假说[J];经济学(季刊);2003年04期

3 伍超明;货币流通速度的再认识——对中国1993—2003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兴敏,李军;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伍超明;韩学红;;宏观资金流量观测模型:新资金流量矩阵[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2期

3 马进;关伟;;我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4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求:经验事实和理论假说[J];财经研究;2005年05期

5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预期[J];财经研究;2005年12期

6 汪军红;李治国;;产业结构变动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之谜[J];财经研究;2006年09期

7 李治国;曾利飞;;货币需求弹性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3期

8 崔畅;;货币政策工具对资产价格动态冲击的识别检验[J];财经研究;2007年07期

9 王邦宜,钟瑞军;货币供应与证券市场价格关系的误差修正建模[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1期

10 张松,王勇;论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联互动[J];财贸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崔龙;;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新探索:制度视角——兼论“中国之谜”[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求:经验事实和理论假说[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3 朱志斌;;金融创新下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关系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庄佳强;;中国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戈;经济转轨中的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D];浙江大学;2002年

2 周英章;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提升途径[D];浙江大学;2002年

3 毛剑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强弱的实证研究——基于1978~1999年的计量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4 李庆峰;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张露;政府干预下的中国证券市场[D];复旦大学;2003年

6 黄广明;资产价格泡沫与货币政策理论的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周素芳;论“通货膨胀目标制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雷明国;通货膨胀、股票收益与货币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尉高师;转型期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范肇臻;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健;论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张海燕;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3 林振宇;股市泡沫成因及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余建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5 朱建武;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6 阿日古那;货币政策低效之成因及对策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7 谢曼;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多元化及其阻碍因素分析[D];重庆大学;2003年

8 姚旭兵;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静;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10 朱怀镇;中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的良性互动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赵志君;金融资产总量、结构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2 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对经常性背离关系的论证[J];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12期

3 李振明;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1年03期

4 石建民;股票市场、货币需求与总量经济:一般均衡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5 刘伟,李绍荣,李笋雨;货币扩张、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制度创新[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6 易纲,王召;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7 刘骏民,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对我国当前股市与实体经济关系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8 高莉,樊卫东;中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新挑战[J];金融研究;2001年12期

9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完善[J];金融研究;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莹莹;刘传哲;;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联动效应——基于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与实体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 陆岳;;浅析经济危机下的中国地产业——中国地产业“入冬”的警示[J];商品与质量;2009年S6期

3 王玉海;;近年来青岛市房地产变化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J];环渤海经济w,

本文编号:2096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096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9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