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基于国家战略的金融强国论

发布时间:2018-07-14 15:27
【摘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崛起离不开金融的助推和支撑。金融能够融通资金,促进发展,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提高社会生产力。实施金融强国战略,实现"金融强国"梦想,必须循序渐进,在稳定的政治经济秩序下进行。金融强国在国际金融市场应该具备较强的资金配置能力,同时应拥有较强的风险剔除能力。中国要实现大国崛起的梦想,必须完善金融法律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稳步推进综合化、国际化经营;提升中国金融市场运行效率,增强资金配置能力;推动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开放资本项目,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Abstract]:The rise of a country or region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boost and support of finance. Finance can finance, promote development,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improve social productivity.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financial power and realizing the dream of "financial power" must be carried out step by step and in a stabl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der. Financial powers should have strong ability of capital allocation and risk elimination i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dream of a great power, China must improve the financial legal system, strengthen financial supervision, speed up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teadily advance integr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e operations, and enhanc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China's financial market. We will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allocate funds; promote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s and the marketization of the exchange rate; and open up our capital account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作者单位】: 中国工商银行办公室;
【分类号】:F8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乔海曙;陈娟妮;徐卯晓;;基于“强银行指数”的中国银行业从“大”到“强”研究[J];金融论坛;2011年12期

2 白钦先;刘刚;;金融强国:中国的战略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06期

3 陈志武;;如何从金融大国到金融强国[J];新经济导刊;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玉春;;山东省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1978—2004年的实证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张玉林;风险投资的动因及其环境创新[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3 赵怀勇;论资产价格变化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王薇;;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式[J];商业研究;2005年24期

5 方五一;蔡淑琴;;县域金融效率的内涵及其指标体系——县域金融效率问题研究系列之一[J];商业研究;2006年14期

6 陈灵;徐云松;;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7 岳意定,杨波,谢双艳;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内涵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韩终雪;我国信贷资本市场运作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9 徐亚平;关于股票市场与货币需求增量关系的质疑[J];财经科学;2005年02期

10 郑泽华;经济增长中的融资机制变迁[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乔海曙;陈娟妮;徐卯晓;;基于“强银行指数”的中国银行业从“大”到“强”研究[A];“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于芳;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接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谢沛善;中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罗经华;金融危机与产业均衡[D];浙江大学;2010年

4 张学波;金融创新环境下的银行监管问题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吴言林;金融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融资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吴庆田;金融效率视角下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陈文俊;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张天祀;危机后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完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刘波;中国贷款效率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闫海洲;转型期中国金融发展的生产率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正刚;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冯淑丽;基于价值链优化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闫光礼;江西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4 朱婧文;江苏省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经青;区域金融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6 刘博;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1年

7 胡自洲;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协调升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田永杰;制度特征变化与中国经济货币化进程[D];暨南大学;2011年

9 张瑜;东西部资本形成、投资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张德梅;甘肃省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海曙;王军华;;品牌经营:银行竞争的战略制高点[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6期

2 许南;曾翠;;中外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比较[J];金融论坛;2008年01期

3 邱丹阳,张铁强;金融全球化浪潮与国家金融安全策略[J];南方金融;2001年06期

4 施光耀;刘国芳;梁彦军;;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评价研究[J];管理学报;2008年01期

5 孔祥毅;山西票号与中国商业革命[J];金融研究;2002年08期

6 郭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决定因素的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7 陈元;努力推进信用建设,构建强健金融体系 实现经济持续发展[J];金融纵横;2002年07期

8 周培红;;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评级指标的选择与实证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9年03期

9 李维安,曹廷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基于商业银行特殊性的研究[J];南开学报;2005年01期

10 张钰;;市值管理与商业银行市值最大化[J];理论探索;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芳;;韩国金融制度的改革与启示[J];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2 张晓梅;;浅析人民银行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黑龙江金融;2008年04期

3 董理;;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7期

4 田径;;把南宁建设成为北部湾经济区金融中心的构想[J];市场论坛;2008年08期

5 徐勤江;常冬梅;;论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J];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03期

6 姜永宏;;广东金融发展的环境分析和战略选择[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闫彦明;;金融资源集聚与扩散的机理与模式分析——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09期

8 吴朝霞;王沐钒;;中国金融资源地区分布差异问题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2期

9 赵兵;唐叶萍;;可持续发展:我国金融发展的理性选择[J];贵州农村金融;1998年09期

10 贝多广;略谈战后美国金融机构的多样化趋势[J];财经理论与实践;198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娅;;海南省金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机遇[A];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顾海峰;;信贷配给视角下我国金融市场的机理性缺陷及其治理研究[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刘颖;;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供求失衡问题解决路径选择——从政府职能视角分析[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王传荣;周晓艳;;加快山东金融业发展的路径分析[A];山东省首届服务业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选[C];2007年

5 胡金焱;;农村金融的边缘化与金融制度创新[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戴志敏;;江西金融体系协调发展模型构建及实证[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其安;杨秀苔;;基于过度自信的金融市场委托-代理模型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宋学锋;;金融市场复杂性研究综述[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周骏;;发展规范金融市场[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刁萃;创新是成功的钥匙[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2 林纯洁;金融行业不再“独恶其身”[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3 叶檀;雷曼兄弟破产让金融市场回归保守[N];解放日报;2008年

4 丰立祥;在全市金融服务工作促进会上的讲话[N];大同日报;2006年

5 陈岚桦;构建新型的政银合作关系[N];海南日报;2006年

6 记者 刘洪邋胡芳;布什:政府将用2500亿美元购买金融机构股份[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芳艳 赵飞飞 陈昆才 孙小林 周呈思;十年国家战略上海“双中心”路线图详解[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8 罗斌;企业一地违法 全国寸步难行[N];中国环境报;2007年

9 记者  章永哲;蒋定之:推进金融与科技良性互动[N];金融时报;2006年

10 记者 程汝鉴 苏丽霞;整合:县域金融发展的一种选择[N];金融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清;金融资源流动与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何风隽;中国转型经济中的金融资源配置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3 刘红;金融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宗晓武;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金融集聚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丁玲华;基于金融效率的金融监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申俊华;基于多层次增长极的我国区域金融结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樊鸿伟;浦东新区金融产业集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黎平海;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9 周虎;公司债券市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李嘉晓;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蓓;安徽省农村金融资源投融资生成机制创新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曹先珂;环渤海经济圈金融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王麒;沈阳构建东北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对策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08年

4 杨军;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侯及;资产证券化与我国金融结构革新[D];四川大学;2007年

6 袁晓霞;金融集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王绍霞;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制度经济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凌越;我国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俞艳春;我国金融结构变迁对金融效率的影响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侯娟娟;金融市场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研究[D];延安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22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122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2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