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欧金融发展形势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8-07-14 21:43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的金融霸权未被金融危机动摇,突出表现在美国仍然掌控货币霸权、金融机构霸权、国际金融话语霸权等,且美国继续滥用其金融霸权地位。而欧洲则深陷欧债危机,其主要原因包括欧洲国家自身经济失调、欧元区内部的不平等地位和国际评级机构的不公正评级等。我国应根据美欧金融形势和经验教训,坚持稳中求进,深入实施扩大内需,转变经济结构,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稳健发展虚拟经济,合理制定与调整我国金融业发展战略,加强我国金融业实力和地位,注意对国内金融创新的监督,构建我国金融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Abstract]:In the post-financial crisis era, the financial hegemony of the United States has not been shaken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which is highlighted in the fact that the United States still controls the monetary hegemony, the hegemon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hegemony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discourse, and so 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ntinues to abuse its position of financial hegemony. Europe, on the other hand, is mired in the European debt crisis, mainly because of its own economic imbalances, inequality within the euro zone and unfair ratings by international rating agencies. According to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our country should persist in pursuing steady progress, deep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transform the economic structure, grasp the solid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conomy, and steadily develop the virtual economy. We should rationally formulate and adjus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strengthen the strength and position of our financial industry, pay attention to the supervision of domestic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construct a 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of our financial industr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F831;F83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小彪;全球化下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J];阿拉伯世界;2002年02期

2 宋庚一;美国媒体对伊斯兰世界的形象建构——以《时代》周刊个案为例[J];阿拉伯世界;2004年02期

3 姜丽丽 ,周士新;浅析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矛盾根源[J];阿拉伯世界;2004年06期

4 王勇辉;美国石油地缘战略与中东地区安全[J];阿拉伯世界;2005年06期

5 赵俊;;国际关系文化研究的回归[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何芳川;;21世纪东亚文化建设与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李艺英;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思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9 于春苓,杨超;评国际冲突根源研究范式之争[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10 许章润;多向度的现代汉语文明法律智慧——台湾的法学研究对于祖国大陆同行的影响[J];比较法研究;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文;;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意识问题[A];新形势下的对外经贸合作——新形势下中国与日韩经济技术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峰成;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唐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矛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卢凌宇;论冷战后挑战主权的理论思潮[D];外交学院;2002年

5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张学森;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崔一;韩国现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02年

9 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清华大学;2000年

10 张秋生;澳大利亚与亚洲关系研究(1940-1995)[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2 段吉方;审美文化与中国当下影视艺术的文化指向[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兰喜阳;关于新世纪党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马宏伟;冷战后东亚安全形势和对我国安全的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刘若钢;全球化趋势认识误区的理性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马俊平;吉尔平《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评析[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7 曹赛先;翻译对文化的迁移作用[D];湖南大学;2001年

8 黄筱瀛;双语教育态度与民族文化认同[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卢山冰;网络、网络主体与网络外部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10 姜登峰;法治的人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旭琰;;新自由主义全球资本积累结构与美国金融危机[J];海派经济学;2009年01期

2 王东;;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或将全面深化[J];国际商务财会;2011年07期

3 王艳;;欧债危机再升级的发展趋势评估——基于意、西及欧元区外围国家债务问题的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09期

4 陈思进;;鏖战中国市场[J];新晋商;2011年07期

5 贾付强;;从英国治下的金本位到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一种理性选择的视角[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关林;闻勇;;利比亚乱局缓解美元危机[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7期

7 白钦先;禹钟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国际政治视角分析[J];区域金融研究;2011年06期

8 马昀;王元龙;;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文化重建[J];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08期

9 尹佳妮;;大众的选择——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与马克思主义热潮[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10 云怀伟;;多维视角下美元霸权的再认识[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涤;;“金融核心论”的经济学涵义[A];上海市社联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2 鞠立新;;论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与国际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阈中的若干剖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3 余文烈;;当代资本运动、全球金融危机与社会主义斗争的新任务[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黄志龙;;黄金储备在欧美日货币国际化中的作用及对中国的启示[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教授 李晓;美元霸权地位一时难撼[N];中国证券报;2010年

2 骆瑞刚;金融霸权的威胁及应对措施[N];经理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沈衍琪;占领华尔街 美式金融霸权仍难破冰[N];北京日报;2011年

4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王建;美国会甘愿让货币霸权易手吗[N];经济参考报;2009年

5 江艳玲;金融霸权与人民币升值[N];上海金融报;2003年

6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 马涛;G20要在削弱金融霸权上下功夫[N];证券时报;2010年

7 邓妍;金融霸权的核武——热钱[N];财经时报;2006年

8 香港普纳集团主席 邹艺尚;保尔森重塑全球金融格局[N];中国贸易报;2006年

9 张立伟;次贷危机预示美国金融霸权的终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10 刘效仁;不公平条款背后的“金融霸权”[N];经理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惠民;金融霸权背景下的对冲基金投机冲击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凌云;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金融安全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莫纯政;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根源的马克思主义解读[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逄爱成;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楚笙;金融危机对美国金融霸权及国际格局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铁强;金融霸权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4年

3 马延辉;美国金融霸权下的主权财富基金探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4 夏秀坤;美国金融霸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刘晓琳;机制与格局:货币体系变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D];暨南大学;2007年

6 张燕;美元困境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黎原;主权财富基金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8 武兴起;货币霸权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9 石岩;围绕主权财富基金规范问题的多方博弈:过程、国际政治动因及影响[D];外交学院;2009年

10 殷佳;论美元霸权及中国的应对策略[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23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123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1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