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政府公债与金融市场
[Abstract]:The issuance of government bonds in modern China has opened a new era for the government to mobilize national savings, and has also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 market. As a matter of fact, public debt has been involved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has become the preparation for issuing bank bonds, the guarantee of savings deposits, the collateral of bank loans, the investment chips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the chips of maintaining economic stability. The trading of government bonds also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in modern times. However, through econometric analysis, the paper finds that interest rates have no explanation for bond prices. This shows that government bonds have not been fully integrated with the 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price of government bonds should also be affected or restricted by many non-market factors. The consolidation of government bonds in 1921 and 1932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maintenance of debt. The decline in bond yields is a rational return. And the reform of the law has freed the government from the fiscal constraints of public debt.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12.5;F8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金普森 ,王国华;南京国民政府1927——1931年之内债[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04期
2 金普森 ,王国华;南京国民政府1933 1937年之内债[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虹;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改组中国银行原因探析[J];安徽史学;2002年03期
2 陈文彬;1927—1937年上海失业人群再就业状况述略[J];安徽史学;2004年03期
3 陈礼茂;;救济与控制:中国通商、四明和中国实业三行的改组[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4 马陵合,廖德明;张静江与淮南铁路——兼论淮南铁路的经济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张立杰;;南京国民政府“验票”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张健;;近代上海华资银行薪酬体系研究(1897—1937)[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7 彭世畦;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控制全国经济的努力和国家资本的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杜恂诚;;近代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大股东权利[J];财经研究;2007年12期
9 杜恂诚;;货币、货币化与萧条时期的货币供给——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走出困局回顾[J];财经研究;2009年03期
10 王玉茹;苗润雨;;经济发展与中国近代银行业结构的演化——基于1918-1936年市场集中度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平;;民国时期的存款实名制及其历史启示[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2 蒂姆·赖特;李必樟;;南京时期的国民党政府和对中国工业的管制——煤矿业中的竞争和统制[A];近代中国(第一辑)[C];1991年
3 马俊亚;;中国近代的资本集中及其经济功能[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4 王方中;;1934年长江中下游的旱灾[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5 吴景平;何旭艳;;抗战时期的上海华商信托业[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6 吴景平;;上海金融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若干思考[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三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玮;市场集中度、竞争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2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4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卫莉;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谢永栋;南京国民政府中央信托局研究(1935-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范矿生;社会资本与近代企业[D];复旦大学;2011年
8 昝金生;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王军;16-18世纪英国特许公司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白华山;工商界·市政府·市党部[D];复旦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叶;王永清;;近代中国官利制度产生与存在的原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2 中财院第七课题调研组;关于如何进一步发挥利息杠杆作用的意见[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4年01期
3 郑先炳;论利率改革的方向[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87年11期
4 何高箸;开放我国资金市场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西南金融;1987年03期
5 林信扬,陈文;调整利率结构 提高利率水平[J];福建金融;1989年11期
6 刘钢;提高活期存款利率不失为稳定储蓄的一种选择[J];中国城市金融;1989年07期
7 杭燕华;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银行体制的完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8 姜波克;利率、汇率和人民币自由兑换(下)[J];上海金融;1994年12期
9 陈上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障碍及改革思路[J];福建金融;1994年03期
10 王海滨;对市场均衡利率效应的质疑[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渭滨;;我读《近代中国》[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2 ;《近代中国》第3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3 王菊;;王菊博士致本刊主编丁日初教授函[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4 O.J.;;《近代中国商业革命》汉译本出版[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5 吴剑杰;;张之洞与近代中国铁路[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6 王彬;;浅析我国近代法律教育的课程设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周志刚;;近代中国私立中学的政治参与(1903-1936)[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8)——中国民办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近代中国》第1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9 丁日初;陈绛;沈祖炜;;致读者[A];近代中国(第一辑)[C];1991年
10 李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研究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彦华;透过中山路可窥未来理想社会[N];中山日报;2009年
2 傅国涌;莫理循眼中的近代中国世相图[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3 驻天津记者 李佳;进一步做大“近代中国看天津”品牌[N];中国旅游报;2011年
4 李景端;福建:近代中国翻译家的故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5 ;近代中国的抉择[N];光明日报;2009年
6 记者 刘平 母克勤 张璐 通讯员 刘玫;打响“近代中国看天津”旅游品牌[N];天津日报;2005年
7 刘梁;近代中国早期的地质学文献[N];中国石化报;2007年
8 韩亚光;近代中国的两种趋势[N];团结报;2010年
9 宋钻友 本报记者 陈恒才;近30位香山籍名人叱咤上海滩[N];中山日报;2010年
10 马照南;具有世界眼光的爱国者[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功成;优生学的传播与中国近代的婚育观念[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谢辉;陈琪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D];浙江大学;2005年
3 毕苑;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聂长久;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研究(1907-1927)[D];吉林大学;2008年
6 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D];复旦大学;2003年
7 龚咏梅;“脱胎换骨”的近代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秦其文;近代中国企业的广告促销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9 王鑫磊;近代中国社会代际关系的历史考察[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张兵;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的移植性制度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运锋;我国民间金融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张蔚;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3 史红芳;完善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范天新;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5 田志强;利率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6 沈忠泉;对我国利率政策绩效的实证检验[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闻永刚;民间借款合同的法律调整[D];延边大学;2007年
8 龚澄;中国利率—汇率传导机制及利率和汇率政策协调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9 张华华;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杨燕敏;泰勒规则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及其修正[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66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166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