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嵌入、脱嵌与再嵌入: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企业“学习型FDI”的演化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14 11:26
【摘要】:现有研究中关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进行逆向直接投资的理论忽略了组织与组织间层面的研究以及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资产———社会资本的探讨。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在克服现有研究存在单一层面的局限性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个体、组织和产业三个层面,采用典型案例剖析的分析方法,在对中国彩电行业的代表性企业海信集团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跨国公司学习型FDI演化路径进行归纳和分析,试图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进行的学习型FDI活动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解释。通过研究,本文发现:跨国公司进行学习型FDI活动过程中,在个体层面的"嵌入"与单一组织层面的"脱嵌"后,作为产业层面的多组织系统则出现"再嵌入"到世界网络体系的行为,并且在这个演化过程中,社会资本所产生的效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最后,本文的创新之处和理论贡献在于进一步补充和丰富了发展中国家的逆向直接投资理论,对当前中国企业进行的海外投资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Abstract]:The theory of reverse direct investment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developed countries neglects the research on organizational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vel and the discussion of social capital, which is the strategic asset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 and on the basis of overcoming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a single level, this paper synthetically applies the three levels of individual, organization and industry, and adopts the analytical method of typical case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case study of Hisense Group, the representative enterprise of China's color TV industry, this paper sums up and analyzes the path of learning FDI evolution of Chines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ovide a new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for the learning FDI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developed countries. Through the research, this paper finds out that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FDI,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embed"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and "de-embed" at the single organizational level. As a multi-organization system at the industrial level, the behavior of "re-embedding" into the world network system appears, and in this evolution process, the effect of social capital has obvious difference. Finally, the innovation and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that it further complements and enriches the reverse direct investment theor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overseas investment practice of Chinese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0207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主要目标与政策选择研究”(11&ZD00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A2012034)
【分类号】:F279.2;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杜群阳,朱勤;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直接投资理论与实践[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仁开;;上海发展R&D产业的战略思考[J];城市;2006年03期

2 杜群阳;王妍;;发展中国家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7期

3 杜群阳;;R&D全球化、反向外溢与技术获取型FDI[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群阳;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与中国对接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闫实强;中国海外R&D投资对培育科技型跨国公司的作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戴勇;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3 张锐;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4 赵佳颖;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FDI及其溢出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宝贡敏;再论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动因——兼与刘海云先生商榷[J];国际贸易问题;2000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胥维真;;关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两大要素模型及意义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3期

2 王林雪;刘喜梅;;社会资本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6期

3 李晓菲;;社会资本视角下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变迁[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高玲玲;;企业社会资本作用的博弈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李静;;和谐社会背景下企业社会资本与社会责任关系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胡晓珍;宋剑伟;;基于社会资本、知识整合的企业绩效创新研究[J];科学与管理;2011年04期

7 许艳芳;郭小溪;;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动因研究——基于社会资本视角[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1年03期

8 潘冬;杨晨;;企业社会资本对品牌资产提升的作用研究[J];经济纵横;2011年06期

9 宇红;;辽宁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邱俊如;徐海洁;;内资企业本地嵌入动态演变路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宏贵;熊胜绪;;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李宏贵;熊胜绪;谢峰;;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关鑫;高闯;吴维库;;终极股东的社会资本控制链真的存在吗——来自中国60家上市公司的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陈传明;周小虎;;对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若干思考[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陈忠卫;王志成;;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的推动作用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王勇;周振;;论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昌敦虎;;以社会资本的视角考察企业环境责任[A];中国商品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潘小薇;;独立董事社会资本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志燕;孙玉忠;肖玲诺;;知识资本、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胶东半岛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生太;武兆岭;;社会资本对隐性知识转移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宦璐;社会资本“入医”细则将出[N];上海证券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旭;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正当其时[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李秋萌 周宇;我国将放宽对社会资本办医准入条件[N];西部时报;2010年

4 厦门大学 潘越;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N];光明日报;2010年

5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 陈光金;私营企业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构建[N];东莞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罗晶 丁莉娅;以创业带动就业[N];中国财经报;2010年

7 徐旭红;企业家精神与社会资本[N];中国企业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沈佳 本报通讯员 李卫中;山西省级创投引导基金悄然发力[N];山西日报;2010年

9 著名战略专家 管理学博士 尹传高;发展高新产业 呼唤社会资本基石[N];东莞日报;2010年

10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 陈光金;私营企业发展的两个维度: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构建[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伟;社会资本对集群内企业跨地域转移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2 邢小明;新员工社会化、社会资本、组织承诺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吴青熹;变革型领导、社会资本与协同创新组织学习的视角[D];南京大学;2011年

4 徐礼伯;社会资本对联盟动态稳定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于剑波;企业行动者的社会资本与社会成本[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林丽琼;农村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7 何大军;高层管理团队社会资本对企业多元化战略与绩效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8 孙凯;在孵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王立生;社会资本、吸收能力对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成良斌;文化对我国技术创新及其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丹;城市私营企业主社会资本与企业发展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2 石俊娜;集群企业域内外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的关联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张波;“中小企业—客户”社会资本与知识学习的关联机制和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谢嘉惠;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人力资源共享机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铁民;我国企业集群社会资本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周平;社会资本对私营企业家成长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志强;基于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蒋灵姗;基于社会资本的传统产业集群成长[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9 郭小兵;企业政治社会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张军;社会责任、社会资本与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82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182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3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