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元交互理论框架的信用评级机构道德风险探析
[Abstract]:The moral hazard of credit rating agencies can seriously mislead investors and adversely affect financial markets. The degree of adhesion of economic benefits, the defect of legal risk and the intensity of external intervention are the three variables that affect the moral hazard of credit rating agencies. Economic benefits drive the economic behavior of credit rating agencies deviate from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signpost, the defect of legal risk causes the moral hazard exposure rate to increase sharply, and the intensity of external intervention makes the moral hazard overflow further. Under this kind of ternary interaction, it is difficult to eliminate the moral hazard of credit rating agencies completely, but it is feasible t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and degree of its occurrence to a certain exten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moral hazard of credit rating agencies,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The specific measures are as follows: the government should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rating agencies, consciously return to the role of the regulator;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class-action litigation and large-scale civi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the credit rating agencies reputation mechanism trai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ethics of credit rating agencies.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测评研究”(09BJY108)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2.39;B82-0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峰,许菲;风险导向型审计·法律风险·审计质量──兼论“五大”在我国审计市场的行为[J];会计研究;200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永环;基于执业环境的注册会计师道德风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兆华;审计道德风险的化解途径[J];商业研究;2005年05期
2 白建东,李宝虹;审计道德风险:形成机理与化解途径[J];商业研究;2005年09期
3 贾新宇;;浅议我国的风险导向审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李斌;从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产生看审计风险的防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5 王泽霞;邓川;;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辨析[J];财经论丛;2006年02期
6 李文贵;;审计师与管理者博弈下的审计独立性与审计质量——纵横国际的例证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0期
7 石绍炳;朱建红;;审计任期强制轮换的经济学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1期
8 唐东晖;独立审计的博弈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年02期
9 吴杰,张自伟;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影响因素浅析[J];财会月刊;2005年23期
10 许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银行的应用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陶萍;吕晓平;周晓静;;审计证据质量控制及审计取证风险的防范[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韩媛媛;;加强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东;我国会计法律责任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2 刘维;独立审计制度安排与注册会计师行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余芸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姜英兵;论会计标准的实施[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5 彭桃英;审计质量与审计市场行为主体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张继勋;审计判断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2年
7 谢卫军;道德风险与中国证券市场均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段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刘峰;审计行为及其经济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韩洪灵;中国审计市场的结构、行为与绩效[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敏燕;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上市公司激励与控制视角[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2 杨静;中国资本市场信息沟通问题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3 钟炜;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龚民;独立审计责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5 万云;风险导向审计质量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6 石洪萍;论独立审计诚信建设的制度安排[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7 唐梅;证券市场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8 彭兰香;中国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9 杨江英;会计师事务所收益分配制度安排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10 周剑君;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建东,李宝虹;审计道德风险:形成机理与化解途径[J];商业研究;2005年09期
2 胡志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行为模式:一种REMM视角[J];当代财经;2006年06期
3 刘峰,郭永祥,任承彝;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的经济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03期
4 刘明辉,金一;注册会计师行为与制度约束的经济分析[J];会计研究;1999年10期
5 刘峰;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01年07期
6 刘峰,许菲;风险导向型审计·法律风险·审计质量──兼论“五大”在我国审计市场的行为[J];会计研究;2002年02期
7 刘峰,张立民,雷科罗;我国审计市场制度安排与审计质量需求——中天勤客户流向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02年12期
8 劳秦汉;会计道德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3年04期
9 刘明辉,李黎,张羽;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3年07期
10 刘斌,叶建中,廖莹毅;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深沪市2001年报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文建秀;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刘维;独立审计制度安排与注册会计师行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国辉;试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权的定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易珉;企业管理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96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196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