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母国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分析
[Abstract]:For the purpose of further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China's FDI,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employment effects of China's FDI home countries. In the past eight years,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employment effects of the home countries of the provinces (cities and districts), among which the "first-line cities" and the border provinces are sligh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hile the other province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Further reduce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employment effects of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选择与制度供给研究”(10YJC790112)的阶段性成果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项目“制度镶入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整合与能力重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云南现代化管理与新型工业化研究基地前期研究课题“制度视角的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后整合研究”(YNXXJD201205)的阶段性成果 重庆长江师范学院工商管理重点学科建设资助
【分类号】:F832.6;F249.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江小涓;;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更均衡合理地融入全球经济[J];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万丽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分析与发展对策[D];西南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田素华;;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潜在风险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4期
2 杨帆;;从不均衡走向均衡——兼论中国应对美国经济衰退[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平新乔;;FDI在中国的分布、市场份额与享受的税收优惠[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04期
4 刁伟程;;国际军事贸易市场军品交易的经济学特性[J];军事经济研究;2006年09期
5 贺力平;蔡兴;;中国引进外资的趋势、动向和政策调整[J];开放导报;2006年06期
6 张二震;;全球化与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论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徐冬青;;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十一五”时期江苏利用外资的战略调整取向[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8 聂名华;颜晓晖;;外商在华投资的独资化倾向及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9 郭飞;;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双重影响与对策(续)[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莉;日本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2 冯跃;FDI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和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3 谢军;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行为模式及国际化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李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转轨国家经济自由化与市场开放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郭小燕;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李成;税收对我国企业投资影响的计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猛;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内与行业间技术溢出[D];吉林大学;2007年
2 魏一鹏;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3 谭姝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新“左”派全球化理论的关系[D];黑龙江大学;2007年
4 崔楠楠;FDI对内资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5 吕春燕;FDI、FPI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07年
6 郭诣遂;FDI对江苏经济持续增长的影响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陈隽侃;FDI与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结构互动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赵诗源;生产国际化的实现方式及其选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陈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龚俊涛;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和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果,刘文纲;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政策环境及其改进[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张宏建;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调整对策思考[J];商业研究;2004年02期
3 徐松;美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比较[J];财贸研究;2003年05期
4 罗良文;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就业效应分析[J];东岳论丛;2004年06期
5 裴长洪;;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一五”时期利用外资政策目标的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1期
6 王滨;;对外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挤进和挤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1期
7 黄静波,付建;FDI与广东技术进步关系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9期
8 张圣兵;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江淮论坛;2002年02期
9 戴翔;;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新加坡为例[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10 马杰;我国国际收支资本项目的回顾与分析[J];华南金融研究;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红波;;外资“撤离”大陆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邱斌;潘凌燕;孙少勤;;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工资效应综述[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昌明;;经济全球化与引智国际化[A];纪念邓小平《利用国外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重要谈话二十周年征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王迎晖 陈二厚;拓展海外市场需考虑四个关键问题[N];经济参考报;2006年
2 张伟;IBM白皮书刺痛中国企业神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3 陈学桦;我省外派劳务完成年度目标[N];河南日报;2007年
4 记者 张莉;中国企业应更好地“走出去”[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6年
5 王迎晖 陈二厚;IBM支招中国企业“走出去”[N];中国妇女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公培佳;每把锁都有合适的钥匙去开[N];人民政协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黄娜;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刘耀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朱yP徵;析台湾地区对大陆直接投资对台湾地区就业之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4 倪铭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就业效应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5 王博;台湾投资大陆对岛内就业的影响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6 战海艳;中国对外劳务输出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08年
7 董斐洁;垂直型与水平型外商直接投资和劳动力成本关系[D];复旦大学;2009年
8 张洪燕;研发支出、人力资本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08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208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