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货币政策:从“泰勒规则”到“风险开关规则”
[Abstract]:Just as the Fed finally launched its third round of quantitative easing on September 13, 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Ben Bernanke told the market that the Fed's monetary policy instruments should be able to influence asset prices in financial markets. Through quantitative easing, Bernanke has increasingly pushed investors directly into equities and other riskier financial asset markets in an effort to bring about a real economic recovery through a "financial accelerator". The idea is not new. Long before quantitative easing, the Fed had more than a decade of experience influencing asset prices.
【作者单位】: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国际经济部;
【分类号】:F82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玉华,江乾坤;美联储货币政策规则的制定及发展[J];世界经济;2003年12期
2 朱雯杰;;美联储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基于机制安排的视角[J];金融经济;2010年22期
3 尹继志;;美联储货币政策传导和操作特点评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年02期
4 李璐;邱延冰;;当前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简介[J];中国货币市场;2008年06期
5 陈涛;刘晶晶;王婧;;金融危机时期美联储超常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风险研究[J];特区经济;2010年08期
6 陈茜;时辰宙;;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退出路径分析[J];浙江金融;2010年08期
7 胡韵;;百年一试的美联储紧急贷款权——美联储危机救助措施的法律依据述评[J];研究生法学;2009年05期
8 李诗远;;浅谈美国利率政策所起到的作用及其局限性[J];现代商业;2009年03期
9 任晓靖;;泰勒规则与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J];中国物价;2011年07期
10 黄启才;;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及在中国的实证[J];发展研究;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扬;彭兴韵;;解析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及其货币政策理念[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2 张晶;刘雪静;;本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对美联储利率调控政策的反思[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3 邱询昱;赵帆;;美联储中性货币政策特点及运行实效[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兰智;;刍议如何完善人民银行现金供应模式[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5 尹宏祯;;论美国利率政策与人民币利率政策[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章嘉琳;;美国利率、经济走势及对华经贸政策[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绍飞;王仁贵;;美国量化宽松的中国应对[A];中国经济年会(2010-2011)会刊[C];2011年
8 阳建勋;;《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现代化蓝图》评析与启示[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9 陈岱松;陈献茗;;试论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兼谈对我国的启示[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10 马红霞;;美国混业金融集团的风险特点及其监管创新[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杜静;美联储推新举措,已作经济恶化打算?[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记者王振华;美联储决定再次降低利率[N];中国证券报;2003年
3 胡敏 杨烈;油价高企令美联储抉择艰难[N];中国证券报;2004年
4 白芷;经济学家预计 美联储将继续加息至3.75%[N];金融时报;2005年
5 AndrewBalls/文 李裕/译;格林斯潘效应[N];期货日报;2005年
6 本报驻美国记者 王如君;美联储“按兵不动”[N];人民日报;2000年
7 记者王如君;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N];人民日报;2003年
8 棕熊;伯南克:以不变应万变[N];中国财经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陈晓刚;美联储利率前景更难测[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黄继汇;市场预期美利率仍将维持不变[N];中国证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庆海;美联储金融危机救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王晓静;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严维石;美联储信息优势与其货币政策目标[D];复旦大学;2006年
4 施真强;战后美国利率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吴文旭;论欧洲货币联盟及欧元[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6 李松华;基于DSGE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赵高翔;政府金融救助研究:理论与经验[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雷国胜;货币政策的动态优化与调整[D];四川大学;2007年
9 臧慧萍;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历史演进[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危勇;基于道德风险视角的最后贷款人救助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洵;2007-2009金融危机背景下美联储救助政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庆丰;数次经济危机中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表现[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张峗;美联储应对次贷危机的金融救助政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4 孙文涛;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志鑫;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6 谢少华;泰勒规则在中国的适应性及检验[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周沁怡;美联储应对次贷危机的货币政策操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尚楠楠;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可行性检验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杨雪娜;货币政策规则的国际比较[D];厦门大学;2007年
10 王艺潼;泰勒规则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适用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12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21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