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中国大型银行集团公司治理初探

发布时间:2018-09-10 07:15
【摘要】:本文借鉴境内外大型银行集团治理的经验,分析中国大型银行集团公司治理中需要改进的环节,包括:集团发展战略及母公司在集团中的功能定位有待明确;集团战略目标、管理及评价有待完善;母子公司的沟通协调机制亟须健全;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与集团战略的匹配度有待提高;集团内部的协同效应应得到充分发挥;集团治理的整合性有待加强。进而提出以下改进建议:进一步明确集团战略目标及母公司、各子公司在集团中的定位,改进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治理架构和相关制度,实行差异化的子公司管控机制,加强人力资源和财务预算的集团化管理,完善集团内部协同机制等。
[Abstract]: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arge banking group govern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ink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China's large banking group,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group and the functional positioning of the parent company in the group need to be clearly defined; the strategic objectives of the group, and the strategic objectives of the group. The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should be improved,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parent-subsidiary company should be improved, the matching degree of human resource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group strategy should be improved, the synergy effect within the group should be brought into full play. The integration of group governance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Then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further clarify the strategic objectives of the group and the parent company, the positioning of each subsidiary in the group, to improve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related systems of the parent company and the subsidiary, and to implement the differentiated subsidiary control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group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and financial budget, improve the intern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the group.
【作者单位】: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会办公室;
【分类号】:F8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徐为山;;创造协同效应:国际活跃银行综合经营的经验[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05期

2 陈晖萌;王纳;;中外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比较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8年07期

3 彭正银;网络治理理论探析[J];中国软科学;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畅;王伟林;;我国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2期

2 郑小勇;赵立龙;陈学光;;制度理论视角下行业协会的功能解析与建设要求——基于利益集团理论、治理理论与合法性理论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章华;社会网络嵌入与企业家创新[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邓莉,张宗益;公司治理复杂性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年01期

5 侯伟华,王雪华,王延章;基于信息平台的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制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陈娟;王文平;;客户需求响应网络关键节点确定方法及分布特征[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刘波;王少军;王华光;;地方政府网络治理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01期

8 王岚;;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机制与效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9期

9 成光;孙林岩;;我国商业银行离在岸协同及其效应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11期

10 郭毅,詹志俊,侯丽敏,周莲峰,肖丽;渠道治理与研究深化——渠道管理研究及其创新途径[J];管理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夏春玉;薛建强;徐健;;农产品流通:基于网络组织理论的一个分析框架[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董明涛;孙钰;任嵘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合作网络构建[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利钧;基于资源共享的价值网企业合作创造价值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李俊;企业网络与知识管理及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吴中伦;知识供应链伙伴关系的信任治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刘骏;政府外部治理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董明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麦瑞权;澳门特区建筑产业竞争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宋伟;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8 全裕吉;中小企业网络组织及其治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9 郭莉;工业共生进化及其技术动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10 曾驭然;企业家社会关系对制造业企业创新和绩效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彦彪;中国金融企业品牌战略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薛姣;投资银行业务及其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殷文洁;网络化治理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适应性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4 李孝将;我国电价政策的政策网络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5 朱艳玲;模块化网络组织风险的生成机理与评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王泓君;企业集团治理模式演进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王柳娟;企业网络治理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孙牧;网络化治理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田星亮;网络化治理主体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谢刚;电子治理视角下的政府网站安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韵江;刘立;高杰;;企业集团的价值创造与协同效应的实现机制[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震;;后危机时代的银行业改革[J];中国金融;2011年01期

2 王纳;陈晖萌;;金融控股公司: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与管理的修正[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焦点[J];董事会;2010年01期

4 袁天昂;;组建地方性金融控股公司的路径选择[J];广西金融研究;2008年05期

5 于东智,蒲夫生;强制性次级债与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J];金融论坛;2005年10期

6 徐为山;赵海生;;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背景下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一个协同视角[J];上海金融;2008年05期

7 吴永辉;;我国金融集团发展现状及法律监管[J];法治论丛;2010年01期

8 刘艳;李璐菲;;如何有效发挥金融控股公司的协同效应[J];北方经济;2007年07期

9 谢弦;金融控股——我国金融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选择[J];三明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曾勤;;浅谈中国中小型银行的发展——源自招商银行的启示[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文竞;;银行保险的经济学基础及其业务运做模式评析[A];“竞争、合作与发展”保险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05年

2 马连福;曹春方;;政府干预、公司治理与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现状与出路[A];治理结构与风险防范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伊志宏;李艳丽;江轩宇;;机构投资者具有监督作用吗——来自股权激励宣告公司的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刘银国;张琛;;公司治理视角下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谢德仁;张高菊;;金融生态环境、公司治理与债务重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7 栾天虹;;资本监管、公司治理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刘轶;许勇;;中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水平评价[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邓莉;杨军;李宏胜;;银行进入公司董事会的经济学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10 韩舒畅;崔学刚;;雷曼风险管理为何失效[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易兰;公司治理与风险防范[N];经济日报;2005年

2 俞靓;农行股份制改革需解决好三大课题[N];中国证券报;2008年

3 记者 董秋彤;股份公司需重新审视“公司治理”[N];中国企业报;2009年

4 南京市公安局 蒋悦音;独董专业户是公司治理毒药[N];证券时报;2010年

5 记者 潘晟;“资本市场及公司治理研讨会”在沪召开[N];上海金融报;2010年

6 李剑阁;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具有特殊性[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7 廖再文;G中远获“最佳公司治理奖”头名[N];中国企业报;2006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刘莎莎;一次别开生面的评审会[N];证券时报;2007年

9 周松林;完善公司治理 提高信披质量[N];中国证券报;2008年

10 记者 刘非小 刘涛;中国燃气事件:股权分散类公司治理的一面镜子?[N];经济参考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东;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kP搆生;台湾金融控股公司之公司治理模型及关键性成功因素之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李有彬;关系投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姜宝军;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5 刘清;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罗栋梁;我国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7 窦良;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优化论[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8 袁宜;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彦;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控制权配置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陈全伟;机构投资者:一般理论和中国实践[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小军;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协同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孙雪洋;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及绩效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3 杨苗捷;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D];苏州大学;2007年

4 高勇;关于我国社区银行培育与发展问题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5 靳伟;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陈维;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7 张永康;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公司业绩与公司治理的实证分析[D];河南大学;2005年

8 马宁;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殷明;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缺陷与优化设想[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刘万;养老金积极主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33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233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d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