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中国省际资本边际报酬再估算及无谓损失评估

发布时间:2018-09-11 19:55
【摘要】:考虑到中国省际资本品与最终产品的价格可能存在差异,本文利用中国省际宏观数据,重新估算了1993~2008年中国各省份的实际资本边际报酬,推算均衡人均资本与产出,由此计算出产出无谓损失。研究表明,与名义资本边际报酬类似,我国各省份的实际资本边际报酬呈现人均产出较高的东部地区高于人均产出较低的中西部地区的状况。资本边际报酬的显著差异说明我国存在资本的无效率分布。据计算,资本无效分布造成的产出无谓损失大致占当年总产出的7%~10%左右。其中,近90%是由于政府干预下资本流动受阻造成的无谓损失,而由于投资价格水平差异造成的损失仅占10%。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possib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ices of capital goods and final products between provinces in China, this paper reestimated the real marginal return of capital from 1993 to 2008, and calculated the equilibrium per capita capital and output by using the macro data of Chinese provinces. The useless loss of output is thus calculated.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actual marginal returns of capital in the provinces of China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where the per capita output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where the per capita output is higher than the nominal marginal returns of capital.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arginal return of capital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an inefficient distribution of capital in China. It is calculated that the useless loss of output caused by invalid distribution of capital accounts for about 7% or 10% of the total output in that year. Nearly 90% of the losses were caused by the obstruction of capital flow caused by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while only 10% were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in investment price level.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中国季度地区经济模型的开发与应用”(71073130) 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重大项目“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08JJD790136)、“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研究”(08JJD790134)的资助
【分类号】:F224;F8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年10期

2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3 蔡f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4 郭熙保;罗知;;中国省际资本边际报酬估算[J];统计研究;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文斌;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河南省县域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2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3 付晓梅;宗刚;;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08期

4 温立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对称性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24期

5 李睿;;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08期

6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7 李瑞娟;孙琳琳;;中国省际资本使用效率测算:1981~2005[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赵利;王振兴;;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司先秀;;我国区域电信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陈金保;何枫;赵晓;;税收激励对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及其实证效果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文海;;国有部门改革、劳动力市场障碍与自我就业:理论与经验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4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5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胡芳;周培明;张智敏;;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数据[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红宇;;城乡统筹: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性、结构转换与制度创新[A];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陈伟;严长清;吴群;李永乐;;开发区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估计与测算[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马虎兆;栾明;;天津市服务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博;;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1978-2004[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闫俊;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7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9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朝霞;中国货币政策的就业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孙亮;我国服务业演进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朱平;FDI对江苏经济增长作用的地区差异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徐丹;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晓鹏;;中国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效应[J];财经科学;2006年02期

2 艾洪德,徐明圣,郭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7期

3 汪兴隆;货币资金区域配置失衡的考察及其调整——金融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思考[J];财经研究;2000年06期

4 李群,赵嵩正;资源流动机制与区域经济发展探析[J];财贸经济;2005年06期

5 彭文斌;李勇辉;;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产业聚集效应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05期

6 陈良文;杨开忠;;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原因:一个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的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3期

7 张文忠;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探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8 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年01期

9 徐康宁,冯春虎;中国制造业地区性集中程度的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王剑,徐康宁;集聚经济、FDI区位选择与引资新战略[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智文;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海锋;区域经济差距的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震;刘淼;赵振全;;中国金融发展与资本配置效率关联性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2 翟华云;;金融市场与民族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相关性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14期

3 许开国;;资本配置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叶德珠;陈莹;张文婷;;资本配置效率与行业差异的实证分析:1998-2007——以广东为例[J];产经评论;2010年02期

5 周万佳;;转轨经济中的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11年14期

6 石薇;;外商直接投资、工业结构调整与资本配置效率[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年09期

7 钟蜀明;官建成;;金融资本配置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年03期

8 万正晓;王鸿昌;;提升我国证券公司国际竞争力的路径与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俞颖;;我国区域资本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10 成力为;孙玮;涂纯;;我国制造业内外资资本配置效率差别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柳松;;行业收益风险、资本结构优化与资本配置效率[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研究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张磊;王宏淼;;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从动员性扩张向市场配置的转变[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董雪兵;王甜;占炜芬;;创新中专利制度和奖励制度的比较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江麟生;吴晓芳;;谈判机制与最优专利制度[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五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同信;金融资产重组需要资本市场[N];江苏经济报;2000年

2 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 王一萱;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N];证券时报;2002年

3 澳大利亚莫纳石大学经济学教授 黄有光;所有税收都造成扭曲?[N];文汇报;2011年

4 广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郑德s,

本文编号:2237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237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2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