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我国货币错配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9-17 13:06
【摘要】:货币错配主要是指经济主体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时,由于资本和货物的流动使用不同的货币来计值,在汇率变动时,经济主体的资产和负债或者是收入和支出受到影响的状况。货币错配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因此对货币错配的成因、度量以及控制进行深入的探讨很有必要。本文以宏观层面的货币错配存量为研究对象,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测度我国货币错配程度,并对我国货币错配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利用综合货币错配绝对量指标ACMAQ、修正后的实际货币错配总额指标AECM*和综合货币错配相对量指标ACMRQ度量我国1986年至2012年间的货币错配程度,以求反映出我国货币错配的真实状况,然后分三阶段讨论我国货币错配现象,最后发现我国的货币错配水平是一个由低位徘徊、盘旋上升到快速攀升的变化过程,我国货币错配由以官方为主的债权型货币错配逐步向微观层面转移的特点。其次,本文定性分析我国货币错配的影响因素,再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定量分析我国货币错配的形成因素。本文实证结果认为,国家经济规模、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实际有效汇率、贸易开放程度、外商直接投资、中美利差是造成我国货币错配的主要因素。最后,本文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国内金融市场、调整对外开放策略以及完善相关制度等政策建议。
[Abstract]:Currency mismatch mainly refers to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assets and liabilities of economic agents or income and expenditure are affected when the exchange rate changes because the flow of capital and goods is calculated in different currencies when the economic body is integrated into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 Currency mismatch has a series of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caus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of currency mismatch. This paper takes the stock of money mismatch at the macro leve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measures the degree of currency mismatch in our country by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studies the causes of the mismatch of money in our country. In this paper, we first measure the degree of monetary mismatch between 1986 and 2012 in China by using the total mismatch index (AECM*) and the relative mismatch index (ACMRQ) of the real currency mismatch index (AECM*), which is revised by ACMAQ, the index of the absolute amount of currency mismatch.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re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currency mismatch, and then discuss the phenomenon of our country's currency mismatch in three stages, it is found that the level of our country's currency mismatch is a changing process from low level hovering up to fast rising. The currency mismatch in China is gradually transferred from the official creditor's money mismatch to the micro level. Secondly, this paper qualitatively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urrency mismatch in China, and then uses cointegration test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forming factors of currency mismatch in China.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ale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domestic financial market, the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the degree of trade openness,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interest rat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cause the mismatch of China's currency.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such as developing the domestic financial market vigorously, adjusting the strategy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perfecting the relevant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琼芳;;当前中国货币错配问题研究述评[J];江苏商论;2008年11期

2 夏建伟;;货币错配影响投资及产出的研究综述[J];统计与决策;2009年16期

3 杨军;;中国债权型货币错配探究[J];当代经济;2011年02期

4 杨军;;货币错配研究理论综述[J];时代金融;2011年06期

5 吴伟军;;我国债权型货币错配程度的测算及其风险防范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1年04期

6 翁爱祥;;我国货币错配成因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2年13期

7 夏建伟;曹广喜;;我国货币错配问题探讨[J];财贸研究;2006年03期

8 夏建伟;史安娜;;基于升值预期的我国货币错配状况及其经济效应[J];上海金融;2006年09期

9 陈建斌;龙翠红;;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错配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5期

10 段军山;;汇率波动、货币错配与银行稳定:理论及经验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潘晓娟;我国应加强对货币错配的管理[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李扬 曾刚;关注货币错配风险推进汇率制度改革[N];中国证券报;2005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汇率制度改革必须高度关注货币错配风险[N];经济参考报;2005年

4 李扬 余维彬;警惕升值后“货币错配”风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5 马璐瑶;汇改风险在货币错配[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杨晓平;李扬细说货币错配内外因[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7 记者 于扬;汇率改革后谨防货币错配[N];证券时报;2005年

8 杨晓平;我国货币错配内外因[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9 马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加强对债权型货币错配的控制[N];证券时报;2012年

10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警惕升值后“货币错配”风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石岩;美元本位下的货币错配[D];吉林大学;2009年

2 唐宋元;债权型货币错配与中国的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夏建伟;新兴市场货币错配的成因、影响及控制[D];河海大学;2007年

4 贺庆春;中国货币错配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谷家奎;汇率变动与政策干预、货币错配的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祝恩扬;基于货币错配视角的新兴市场货币危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王素琴;货币错配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娜;我国货币错配程度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王彦敏;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错配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甘顺利;中国金融部门货币错配测算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京;我国债权型货币错配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5 李同斌;货币错配对货币危机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5年

6 郭铠霆;中国货币错配影响因素研究及实证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7 陈宇婧;我国货币错配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8 王婧;我国货币错配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9 蔡彤娟;中国货币错配问题与解决思路[D];山东大学;2008年

10 郭敏;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46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246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0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