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及监管对策

发布时间:2018-09-19 15:27
【摘要】:随着国家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被进一步压缩,一些银行纷纷通过业务创新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下,银保合作、银担合作、房地产信托、资产证券化等影子银行业务得到较大发展,具有储蓄向投资转化功能的影子银行机构也大量产生。这些有别于传统银行业务的影子银行业务存在较大的风险,需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严格监管。
[Abstract]: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ntry's prudent monetary policy, the traditional credit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has been further compressed, and some banks have been looking for new profit growth points through business innovation.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shadow banking business, such as bank and insurance cooperation, bank support cooperation, real estate trust, asset securitization and so on, has been greatly developed, and shadow banking institutions with the function of transforming savings into investment have also produced a large number of shadow banking institutions. The shadow banking busines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banking business has great risks, and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trictly supervise it.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何德旭;郑联盛;;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体系稳定性[J];经济管理;2009年11期

2 巴曙松;;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J];中国金融;2009年14期

3 李东卫;;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督与管理[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云峰;;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创新监管的法律因应之道——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视点[J];北方法学;2011年04期

2 刘骅;卢亚娟;;金融机构非系统性风险集成评价与监测研究——后危机时代的新思考[J];财贸经济;2012年02期

3 陈剑;张晓龙;;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2000—2011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8期

4 许华伟;;影子银行体系最新发展趋势及监管启示[J];管理现代化;2012年04期

5 刘希;;影子银行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2年18期

6 强培铮;;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的货币政策传导风险及实践研究[J];对外经贸;2011年12期

7 吴凤君;陈坤;;影子银行的法律涵义及我国的监管路径[J];海南金融;2012年05期

8 游春;;中外影子银行体系的运作机制辨析[J];海南金融;2012年06期

9 闫超;赵毓芙;;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监管改革[J];衡水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张中华;;论金融机构创新与风险管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玄;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其防范[D];南京大学;2011年

2 吴云峰;金融创新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张颖;中国信托业发展及监管体系构建[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娜;论次贷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D];安徽大学;2010年

2 胡晗;影子银行系统助推次贷危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郑阳;影子银行监管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4 徐科越;影子银行:概念、特征与监管框架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2年

5 王茜;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监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马先先;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吕明;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投资银行经营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齐淼;中美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监管及比较[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小清;论美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与监管[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刘延军;建行陕西省分行ATM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靖;;中国金融风险及其防范问题[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董素华;;浅议规避金融会计风险的主要途径[J];财政监督;2006年22期

3 邓宝玲;;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7期

4 景海明;加大金融风险监管力度的建议[J];西安金融;2002年11期

5 李东卫;防止金融风险的思考与监管对策[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6 耿建新,郑磊;金融风险的信息质量特征与我国金融会计制度改革[J];金融论坛;2004年02期

7 李津;;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中的问题与监管对策[J];华北金融;2004年08期

8 徐联云;;我国金融体统与金融监管浅析[J];现代商业;2008年21期

9 衷唯平;外资银行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及其监管对策[J];经济师;2005年08期

10 邓晓翠;刘旗;;金融创新下的风险与监管[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春晓;梁世杰;;我国金融风险成因及防范[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2 张尧庭;;如何选择度量金融风险的指标[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黄海涛;陈苏美;黄月;;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初探[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4 宋绍清;张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分析——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A];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门tb;;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战略管理信息披露实证研究——基于以战略为导向的企业价值报告体系设想[A];商誉会计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坚;;信托行业金融风险的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7 刘笃辉;;基层行社金融风险现状及化解策略[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8 裴红卫;柯大钢;成静;;市场识别了会计舞弊吗?——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文贵;;公司信任度: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杨波;;中国企业社会保险信息的披露问题研究——基于沪市842家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明亮 通讯员 张海燕 白倩;以创新履行维稳职责[N];金融时报;2010年

2 见习记者 戴磊;金融风险师中国本土化之痒[N];金融时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费杨生;房地产市场暗藏三大金融风险[N];中国证券报;2006年

4 ;驾驭演进中的金融风险[N];国际金融报;2005年

5 杨增远 于慎澄;入世后更应防洪金融风险[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6 原正军;金融风险:77.23%外因的背后[N];中国财经报;2005年

7 记者 程瑞华;完善信贷政策 防控金融风险[N];金融时报;2009年

8 王志华;农村合作银行要完善金融风险“免疫系统”[N];中国审计报;2010年

9 王龙云;奥巴马猛攻华尔街是着“险棋”[N];经济参考报;2010年

10 单羽青;戴相龙:中国存在金融风险但不存在金融危机[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硕平;我国金融风险的系统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田萍;金融风险存在与度量最新进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方先丽;经济全球化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许文彬;信息结构、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演进[D];厦门大学;2003年

5 张少春;体制转轨中的金融风险问题——基于财政金融体制变革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6 张奇;金融风险论——体制转轨时期金融风险形成机理与金融稳定机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7 姜黎黎;我国转型期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相互转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8 丁茗;金融监管制度博弈分析[D];河海大学;2006年

9 满海红;金融监管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10 刘夏;金融混业集团主导下的银行资本监管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彬;我国银行的金融风险及化解思路[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李波;金融风险转嫁与资产证券化风险探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3 熊若愚;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田军涛;中国商业银行监管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5 张志超;中国金融分业与混业经营[D];新疆大学;2002年

6 杨颖;中部崛起的区域金融政策支持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邱卓;企业债券市场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8 苏晶;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9 何春联;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及防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刘玉芳;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问题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50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250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c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