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地方保护主义、股权转让方式与控制权私有收益:基于大宗股权协议转让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18-10-12 08:27
【摘要】:本文以股改之前七年内引发控制权变更的非流通股协议转让事件为样本,区分本地并购与异地并购、相关并购与多元化并购,对实际控制人通过转让控制权攫取私有收益的程度进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实际控制人,以及普遍受到地方政府干预的非政府实际控制人将控制权转让给异地、异行企业时获得的转让溢价更高;支付较高控制权转让溢价的并购方实施内幕交易的程度更严重,获得的累计超额收益更多。
[Abstract]:Based on the non-tradable share agreement transfer events that caused the change of control rights within seven years before the stock reform, this paper makes a distinction between local M & A, foreign M & A, related M & A and multiple M A. A study of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actual controller grabs private gains through the transfer of control finds that the actual controller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as well as the non-government de facto controller who is generally subject to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transfers the control to a different place. The transfer premium is higher for different companies, and the buyer who pays the higher transfer premium of control is more serious in insider trading and gains more accumulated excess incom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旭阳;上市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及计量——以我国国有股权转让为例[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刘峰,贺建刚,魏明海;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3 方军雄;;政府干预、所有权性质与企业并购[J];管理世界;2008年09期

4 林朝南;刘星;郝颖;;行业特征与控制权私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科学;2006年03期

5 张新;祝红梅;;内幕交易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3年04期

6 苏冬蔚;;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溢价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5年S1期

7 冯根福,吴林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8 唐宗明,蒋位;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度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9 张新;并购重组是否创造价值?——中国证券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10 李增泉,余谦,王晓坤;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志云;;双重激励下的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以投资支出竞争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密婷;;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危害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3 沈维成;;资本结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施戍杰;吴大远;;限定延伸职能,强化核心职能——斯密动力视角下国家职能的调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彭冰;;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上市公司治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王晓芳,王刚,李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1999年沪市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事项[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陈晋平;中国上市公司控股权交易特征实证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王燕,张秋生;度量并购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贡献的综合评估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张金鑫;张秋生;李霞;;并购绩效的经验研究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崔永梅;贺华溢;徐旭永;;公司控制权市场生态系统及其平衡机制的研究框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必良;李尚蒲;;地方政府间竞争:基于土地出让反应函数的估算——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验证(1993-2009)[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刘宁;孙秋鹏;;投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李葳;郭鹏;;黑龙江上市公司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倪子靖;;规制俘获理论的文献综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8 孙柳媚;王争;;转型时期的税收竞争、地方公共服务与经济表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9 张曙光;;政府经济管制的法律经济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10 郎金焕;许盈盈;;法律缺失与替代性投资者保护机制——以配额制为例的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挽澜;公司并购中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晓艳;公司治理与大股东的掏空和支持[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邓红平;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静;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玉冬;高新技术企业资金运营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成;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战略并购的整合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丁业震;国有上市公司重组中的利益冲突与重组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艳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与股权结构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明珠;从五粮液集团不当关联交易谈中小股东权益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艾辉;金字塔结构下家族上市企业资本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伏晶;基于资源观的企业战略收购模式选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褚洪霞;基于自由现金流量假说的并购绩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朱芳香;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形成机理与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谢丹;论上市公司收购中证券犯罪刑事规制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9 魏华;ST公司控制权转让的效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毕菡;定向增发资产注入中的利益输送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献中;周昌仕;;股权结构、大股东变更与收购公司竞争优势──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科学;2007年05期

2 郝颖;刘星;林朝南;;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资本配置行为研究——基于控制权收益视角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8期

3 余光,杨荣;企业购并股价效应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0年07期

4 赵昌文,蒲自立,杨安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度量及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6期

5 罗仲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方法论和策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1期

6 黄福广,齐寅峰;控股组织结构下的控制权与控制利益问题研究[J];管理世界;2001年01期

7 李善民,李珩;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11期

8 王志诚,张翼;大宗股权转让和公司控制[J];管理世界;2004年05期

9 吴联生,白云霞;公司价值、资产收购与控制权转移方式[J];管理世界;2004年09期

10 李善民;朱滔;;多元化并购能给股东创造价值吗?——兼论影响多元化并购长期绩效的因素[J];管理世界;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敏;;遏制内幕交易:政府与市场应共同作为[J];经济导刊;2007年12期

2 华一;庞遥;;后股权分置改革时期内幕交易研究[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年11期

3 张永来;论遏制我国证券内幕交易行为的对策和建议[J];社科纵横;2004年02期

4 吴孝勇;;内幕交易规制的制度安排和建议[J];中国金融;2011年03期

5 吴明;;股市内幕交易渐成官商勾结新形式[J];记者观察(下半月);2011年05期

6 王冀宁;高建宁;;证券市场的内幕交易行为及其不当得利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3年03期

7 楼国权;;证券内幕交易问题的研究[J];金融经济;2006年02期

8 ;综合防治,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0年11期

9 何莉莉;;上市公司内幕交易案件浅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04期

10 谷秀娟;;关于泄露内幕信息行为[J];资本市场;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盛明泉;王烨;;国资控股、政府干预与股权激励计划选择——基于2006年股权激励制度改革后数据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强;;产权视角下的政府环境治理[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3 胡家勇;;政府干预范围的界定思路[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4 许健;;论政府在循环经济建设中的职能——以发展循环经济的两个前提为视角[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5 纪新青;宋明爽;康维波;;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及就业制度改革中的政府干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靖;;基于市场机制缺陷的政府经济干预分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王贺;;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8 龚朴;张保柱;;政府干预、学习行为与企业成长价值[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尹元元;;农产品市场信用缺失及政府的干预效应[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素梅;;信息资源配置中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及其作用[A];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2009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东臣;重组购并与内幕交易之弊[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2 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宋一欣;内幕交易行为的特征与构成要件[N];中国证券报;2008年

3 张宗新邋朱伟骅;防范公司管理层利用重大事件侵害外部投资者[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黄俊峰;打击内幕交易在行动[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职业投资人、自由撰稿人 胡飞雪;市场自由的边界与政府干预的边界[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吕立新  王霞;股市失灵与政府干预[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7 赵彤刚;多部门合作严打内幕交易[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陆媛;“举证责任在辩方”:证监会迈出首步[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魏文彪;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赔偿立案的标本意义[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10 孙耀富 张义长 张新锐;漯河农业政府干预退位信息服务凸显[N];农民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玮;不完备法律背景下的政府干预与企业法律行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江;企业并购中政府干预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3 徐明焕;中国居民消费的政府干预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露;政府干预下的中国证券市场[D];复旦大学;2003年

5 朱华政;论政府干预的效率[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王继军;论公法与私法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曾立新;巨灾风险融资机制与政府干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杨红霞;民办中小学政府干预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徐怀伏;技术创新溢出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朱U,

本文编号:2265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265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2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