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互联网金融模式及风险监管思考 (1)

发布时间:2017-01-06 11:23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模式及风险监管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投资 >> 互联网金融模式及风险监管思考 (1)


中国市场 第43期 总第758期

金融市场 29

互联网金融模式及风险监管思考
刘英 罗明雄

*

摘要: 在介绍互联网金融及其发展历程基础上,梳理了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理论,分析了 互联网金融 P2P网贷模式、 众筹平台模式、 大数据金融模式、 第三方支付模式等发展模式, 并对互联网金融

风险与监管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模式; 风险监管 中图分类号: F832.2

在阿里巴巴成功控股天弘基金正式拉开其构建 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帝国的序幕后,百度也与 华夏联手、声势浩大地挺进基金行业,京东商城更 直接宣布成立金融集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如火如 荼,2013 年可以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

术形式将其业务范围渗透到金融领域。 第三阶段 : 2012 年至今,在这个阶段互联网金 融如火如荼,传统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 开始纷纷涉足互联网金融,而传统互联网企业更是 发挥技术、商务等优势开始全面布局互联网金融。 随着网上购物占据传统商务的半壁江山,包括移动 支付在内的第三方支付、P2P、众筹平台、大数据 金融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层出不穷,无论是传统金融 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开始涉足互联网金融并将其 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战略,互联网金融正成为企业抢 占未来金融业制高点的关键。

一、互联网金融概念及其理论
互联网金融概念及其理论分析如下 :

(一)互联网金融及其发展历程
互联网金融即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资金融通或 者金融服务的创新金融。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包括 P2P、众筹平台、大数据金融、金融信息化及网上 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从 1995 年世界第一家网络银 行创立以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 1995-2003 年,以网络银行、网络 证券和网络保险等形式的网上金融出现为标志,自 从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于 1995 年 10 月创建以来,网上银行业务在全球获得 了迅猛发展。截至目前全球能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的 银行、储货机构已超过 5000 家。我国互联网金融 也经历了第一轮高速发展,其中招商银行于 1997 年率先推出中国第一家网上银行。 第二阶段 : 2001-2012 年,传统金融机构不断 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业务,而互联网企业则利用先 天优势涉足金融业。除了第一阶段的网上金融以外, 第二阶段更多是互联网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社交网 络、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搜索引擎等新技

(二)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最大区别在于经济 学基础甚至是金融理论不同,传统金融以二八定律 为基础,而互联网金融以长尾理论为基础。互联网 技术的应用使得互联网金融建立于平台经济基础之 上,不但具备规模经济效应,而且使其客户群体拓 展到更广阔的空间,不仅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专 业化服务,还增强了企业的风险控制水平,降低了 金融服务的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 1. 平台经济 互 联 网 金 融 是 建 立 在 平 台 经 济(Platform Economy)基础之上的,平台经济的典型经济学特 征是构建平台的边际成本基本为零,而边际收益却 很高。作为现实或虚拟交易的空间或场所,平台可 以通过促成买卖双方或多方客户之间的交易来收取 恰当的费用以获得收益。规模经济效益也是平台的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互联网金融实验室研究员, 北京大学产业中心研究员。 罗明雄,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 * 刘英, 易所互联网金融实验室执行主任。 地址: 北京大学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邮编: 100871 邮箱: liuyingnet@yahoo.com

30 金融市场

中国市场 第43期 总第758期

典型特征,只要在平台上聚拢了足够多的买方(或 卖方)就能够吸引卖方(或买方)及相关者的加入 形成极强的聚集效应(见图 1) 。互联网金融先天具 备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特点。 2. 长尾理论 互联网金融的经济学特征是利用长尾理论。 “长 尾”实际上是统计学中幂律(Power Laws)和帕累 托分布(Pareto)特征的表达。长尾理论的基本原 理是聚沙成塔,将传统上的小市场累积创造出大的 市场规模。长尾价值重构的目的是满足个性化市场 需求,通过互联网平台经济,在创意上具备个性化 价值内容的产品更易获得顾客并激发其隐性需求, 开创一种与传统大众化完全不同的面向固定细分市 场的、个性化的商业经营模式。在互联网金融时代, 传统的增加品种满足小微客户而产生亏损的情况将 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支持下,演变成利润丰厚的增 长点。 传统经济属于典型的供给方规模经济,在资源 稀缺假设前提下,表现为帕累托分布的需求曲线前 部,实际上购买行为并不完全反映需求。主流产品 的销售量大并不等同于客户群或者潜在客户群大。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多种类商品、细 分市场得到满足,这些用户群除共性外还追求个性 化需求,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来满足用户多品种的 需求,使之成长为自己的目标客户群,电子商务日 益普及也聚集了客户群,并大幅度降低了交易成本。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分析
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主要包括 P2P 网贷模式、 众筹平台模式、 大数据金融模式、 第三方支付模式等。

(一)P2P 网贷模式
P2P 网贷(peer to peer lending) ,是指通过 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直接进行资金借贷的资金融通行 为,是一种个人对个人的直接融资模式。具体操作 是借款人在平台发放借款信息,招标一个或多个投 资者提供固定利率贷款。这种债务债权关系的形成 脱离了银行等传统的融资媒介,资金出借方可以明 确地获知借款者的信息和资金的流向。 P2P 网络借贷起源于 P2P 小额借贷,是一种 将集中小额度的资金借贷给资金需求者的商业模 式,发源于英国,流行于美欧,适用于个人征信 体系较发达的环境。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 资金需求、发展信用体系和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 用率上,由 2006 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 教授于 1979 年首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普及,P2P 小额借贷逐渐由单一的“线下”模式转 变为“线下”与“线上”并行,P2P 网络借贷平台 也就应运而生。 2005 年全球第一家 P2P 网络借贷平台 Zopa 成 立于英国。网贷平台仅作信息撮合、借款人信用评 级,或作为资金通道,收取一定管理费,不承担借 贷风险。P2P 网贷具备信息对称、进入壁垒小、成

● 图 1 开放平台经济模型

成本曲线 C P0 A 利润曲线 P V0 开放平台创造的利润价值 V

修正成本曲线 Cm

Am

C 0m C0 Xc

应用消费曲线 R Xcm

中国市场 第43期 总第758期

金融市场 31

本小收益高风险低等特点,解决个人资金融通问 题。 目 前 典 型 的 P2P 网 贷 平 台 有 美 国 的 Prosper、 Lending Club, 英国的 Zopa、 德国的 Auxmoney 等。 作 为 单 纯 的 借 贷 中 介 平 台,Prosper 成 立 于 2006 年,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 P2P 网络借贷平台。 在 Prosper 平台上,首先是借款人创建借款条目并 设定最高利息率,出借人采取荷兰式拍卖方式,通 过逐步降低利息率的方式进行竞拍。然后,Prosper 将最低利率的出借人组合成一个简单的贷款提交 给借款人。Prosper 的盈利模式,一是来自于从借 款人的 1% ~ 3% 费用,二是出借人年总出借款的 1% 的服务费。Proser 在确定贷款利率时综合考虑 Prosper 评级(预期损失率) 、贷款期限、经济环境 和同业竞争环境四大因素。目前借款人在 Prosper 平台上的信用评级共分为 7 个等级,信用等级越高 所能获得借款额度越高,借款利率越低。借款人可 以免费发布信息,只有当贷款需求获得满足且资金 转到账户上后才需支付费用。 目前最大的 P2P 平台 Lending Club 则不仅作为 中介平台, 而且全面参与到 P2P 流程中, 兼任担保人、 联合追款人和利率制定者。Lending Club 并不是采 用竞标方式,而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等级来制定相 应的固定利率,并采取通过 Facebook 等社交平台 的高传播特性及朋友间的互相信任将出借人和借款 人聚合。借款人交易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信用认证和 七个等级的分级。出借人则根据能够承受的风险等 级或借款人是否为朋友等综合考虑借款交易。 国内首家 P2P 网贷平台是 2007 年成立的拍拍 贷,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国内信贷市场资金流动 性不充足,加上国内制造业不景气及房地产信贷调 控收紧等多种因素,催生了 P2P 网贷的繁荣发展。 国内的 P2P 模式逐渐演变出有担保的线上模式、无 担保的线上模式、营业部模式以及理财模式等种类。 截止到今年三季度末,我国 P2P 网贷平台接近 500 家。P2P 网贷公司主要分布于广东、深圳、上海和 北京及杭州一线城市,这与整个行业的发展与地区 经济情况和接受程度有关。其中广东 P2P 平台数量 占比近 30%,P2P 行业在地域分布上呈现江浙高速 发展,内陆刚刚起步的特点。由于国内信用环境尚 不完善,P2P 网贷平台发展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由 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出借人因担心异地借款风 险高而不敢在网上交易 ; 二是工薪族为消费而借款 非常少见,借款需求较多来自于小微企业、个体工 商户等,这些借款用途与还款来源高度关联,借款 风险较难掌控。

(二)众筹平台模式
众筹(Crowd funding) ,即大众筹资,是指项 目发起者利用互联网的社交网络传播特性,集中大 家的资金、渠道筹集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 ; 主要是 采取团购 + 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众筹 平台是初创企业用于筹资的有效商业模式,尤其适 用于文化创意产业融资 ; 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 在众筹平台上展示创意,进而获得资金、渠道等方 面的支持和帮助。作为最初艰难奋斗的艺术家们为 创作筹措资金的一种手段,众筹现已演变为非营利 性组织和初创企业为项目融资的一种机制,扮演着 天使投资人角色。众筹平台理念可追溯至 18 世纪, 当时莫扎特、 贝多芬都曾通过 “订购” 方式筹集资金。 众筹的关键是小额与大量,融资门槛低甚至不单以 商业价值作为评判标准,为新型创业公司的融资开 辟了一条新的融资途径,成为创业公司天使投资人。 众筹平台的运作模式大同小异。资金需求方将项目 策划交付众筹平台,审核后在平台建立项目网页向 公众介绍项目。众筹平台规则主要有三个 : 一是每 个项目必须设定筹资目标和筹资天数 ; 二是在设定 天数内,达到目标金额即成功,发起人即可获得资 金; 项目筹资失败则已获资金全部退还支持者 ; 三 是众筹不是捐款,所有支持者一定要设有相应的回 报。另外,网站会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用。 众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起源于 20 世纪末的美 国,繁荣于欧美各地。据统计,全球众筹平台数量 由 2007 年的不足 100 个发展到 2012 年底超过 700 个。2012 年全球众筹平台筹资金额接近 30 亿美元, 同比增长超过 100%。众筹模式逐渐发展成为项目 融资的方式之一。成立于 2009 年的 Kickstarter 成 为众筹的典型代表。kickstarter 收取 5% 的筹资额 提成。截至 2012 年, 该平台共发布项目数 27086 个, 其中成功项目 11836 个, 项目共融资 99344382 美元, 参与投资支持项目的人数超过 300 万,2012 年全年 营业收入超过 500 万美元。从音乐、电影、漫画等 为主的项目分布来看,2012 年近 30% 筹资成功的 项目属于音乐类。 众筹商业模式的构建是通过社交网络与“多 数人资助少数人”的募资方式交叉相遇,通过众筹 平台的协议机制来使不同个体之间融资筹款成为可 能。构建众筹商业模式要有项目发起人(筹资人) 、 公众(出资人)和中介机构(众筹平台)三个组成 部分。根据项目所提供的筹款回报来划分,众筹融 资大致可以分为股权、债权、奖励和捐赠四类众筹 融资模式。其中,奖励众筹融资占比最大、发展速

32 金融市场

中国市场 第43期 总第758期

度较快,其年复合增速达 79% ; 而债务众筹融资占 比最小,复合增速为 50% ; 股权众筹融资则保持最 快增速,复合增长率达 114%,欧洲地区呈现高速增 长。

理,形成网络商户在电商平台中的累积信用数据, 通过电商所构建的网络信用评级体系和金融风险计 算模型及风险控制体系,来实时向网络商户发放订 单贷款或者信用贷款,批量快速高效,例如阿里小 贷可实现数分钟之内发放贷款。 供应链金融模式是企业利用自身所处的产业链 上下游,充分整合供应链资源和客户资源而形成的 金融模式。京东商城是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典型代表, 其作为电商企业并不直接开展贷款的发放工作,而 是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通过京东商城所累积和掌 握的供应链上下游的大数据金融库,来为其他金融 机构提供融资信息与技术服务,把京东商城的供应 链业务模式与其他金融机构实现无缝连接,共同服 务于京东商城的电商平台客户。在供应链金融模式 当中,电商平台只是作为信息中介提供大数据金融, 并不承担融资风险及防范风险等。 大数据在传统金融行业也得到应用。比如 IBM 为欧洲主要支付网络制作的系统利用大数据金融实 现了跨 36 个国家并满足合规和风控要求的清算平 台。我国传统产业也在产业创新的大环境下加紧布 局大数据金融。包括建行、农行等五大国有商业银 行在内的金融机构都在布局电商业务,全面发展微 信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业务。传统产业如 宝钢等也在布局产业链金融模式,抢占互联网入口 及大数据金融的战略制高点。传统企业在拥有大数 据的核心资产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产业链上下游 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一步掌控产业链的资金, 通过布局大数据金融来发展和掌控整个产业链。 大数据金融相比传统金融主要具有三点优势 : 一是精准营销个性化服务,放贷快捷。无论平台金 融还是供应链金融都是建立在长期大量的信用及资 金流的大数据基础之上,任何时点都可以通过计算 得出信用评分,并通过网上支付方式,实时根据贷 款需要及其信用评分等大数据来放出贷款。由于是 建立模型根据每家企业的信用评分及不同生产流程 进行放贷,大数据金融不受时空限制,能够较好地 匹配期限管理,解决流动性问题,可针对每一家企 业的个性化融资要求作出不同的金融服务且快速准 确高效。二是运营交易成本低,客户群体大。由于 这种资金融通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以大数据 自动计算为主而非人工为主参与审批,成本低廉, 不仅可以针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而且可以根据企 业生产周期灵活决定贷款期限。大数据金融不仅整 合碎片化的需求和供给,而且拓展服务领域服务数 以千万计的中小企业和中小客户,进一步拉低了大

(三)大数据金融模式
互联网的三大基本定律为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 展奠定了技术基础。这在大数据金融模式中表现更 为突出。这三个基本定律一是摩尔定律 : 即 CPU 性 能或者容量每 18 个月翻番,10 年就是 100 倍。适用 范围是所有电子系统。二是光纤定律 : 即超摩尔定 律,骨干网带宽每 9 个月翻番,十年可达一万倍。 带宽需求呈超高速增长的趋势。超高速度的带宽增 长趋势不仅激发了需求增长而且带来更多种类商业 模式的适用。三是联网定律 : 即迈特卡尔夫定律, 是指网络价值随用户数平方成正比。未联网设备增 加 N 倍,效率增加 N 倍。联网设备增加 N 倍,效 率增加 N2 倍。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带来了大数据的 累计和形成。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 算及大数据等都带来了数据规模翻天覆地的增长。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大数据的快速增长。 据 IDC 统计,2011 年全球数据量达到 1.8ZB(相当于 18 亿个 TB) ,数据量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快速增 长,预计 2020 年全球将拥有 35ZB 的数据量。数据 的飞速增长使大数据名副其实,其所带来的技术创 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也是颠覆性的,随着科技进步加 速,物联网普及、云计算覆盖,由此引发的技术创 新和供应链管理也促进了大数据金融的发展,深刻 改变着包括金融在内的商业模式。互联网技术创新 带来商业模式创新,移动互联网更加速了互联网金 融发展。 大数据金融目前有平台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两种 模式。建立在传统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通过资金流、 物流、信息流组成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 建立在 B2B、B2C 或 C2C 基础上的现代产业通过在 平台上凝聚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组成了以大数 据为基础的平台金融。谁掌握了大数据这个核心资 产谁就掌握了平台或供应链 ; 谁掌握大数据金融, 谁就拥有了获取现金和利润最有力的武器。平台金 融模式是基于电商平台基础上形成的网上交易信息 与网上支付形成的大数据金融,通过云计算和模型 数据处理能力而形成信用或订单融资模式。与传统 金融依靠抵押或担保的金融模式之不同在于,阿里 小贷等平台金融模式主要基于对电商平台的交易数 据、社交网络的用户交易与交互信息和购物行为习 惯等的大数据进行云计算来实时计算得分和分析处

中国市场 第43期 总第758期

金融市场 33

数据金融的运营与交易成本,边际成本低效益好。 三是科学决策,风险管理和控制好。由于平台或供 应链聚拢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平台贷或者供 应链贷款都是在大数据金融库里累积的持久闭环的 产业上下游系统内部,贷款方对产业运作及风险点 熟识且掌控能力强,便于预警和防范风险,基于这 些交易借贷行为基础上的大数据金融记录了违约率 等相关指标,可以实时给出信用评分,能够解决信 用分配、风险评估、实施授权甚至是识别欺诈问题, 利用分布式计算来做出风险定价、风险评估模型, 建立在大数据金融基础上的风控科学决策能有效降 低不良贷款率。由于大数据金融的信息处理和数据 模型优势,不仅可以替代风险管理、风险定价,甚 至可以自动生成保险精算。 大数据将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企业通过大数 据金融创新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通过掌控大数据 金融而获得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进而基业长青。 由于大数据金融带来的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不仅能 支持数千万家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在后金融危机 时代,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因 此大数据金融战略不仅成为企业的战略选择,而且 在产业和国家层面也成为战略抉择。发展大数据金 融已成为企业抢占战略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通过验物 品并进行确认后,就可以通知平台付款给卖家,此 时第三方支付平台再将款项转至卖方账户。典型案例 是支付宝、财付通,为其 B2C、C2C 平台提供担保功 能。第三方支付公司主要有交易手续费、行业解决方 案的收入和沉淀资金利息三个收入来源。 目前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接近 300 家。第三方 支付在牌照监管下将形成巨头竞争格局。随着支付 行业参与者不断增多,在银行渠道、网关产品以及 市场服务等方面的差异性减小,支付公司的产品会 趋于同质化,这意味着第三方支付企业需要不断寻 找新的业绩增长点。移动支付、细分行业的深度定 制化服务、跨境支付将成为新的竞争领域。拥有自 己独特竞争力及特色渠道资源成为众多第三方支付 企业生存及竞争的筹码。 作为互联网金融源头的第三方 支付,致 力于 资 金支付结算 环节,其发展历 程可概 括为线下支 付、线上支付和移动支付三个阶段。2012 年第三方 支付交易规模有 13 万亿元,三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66%、33% 和 1%。第三方 支付近三年的同比增速 分别为 55%,95% 和 60%。第三方支付起于线下支 付,兴于线上支付,并将迎来移动支付的曙光。2012 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 1511 亿元,同比增长 89%,总量虽小增速较快,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第三方支付的兴起,不可避免的给银行在结算 费率及相应的电子货币或虚拟货币领域给银行带来 挑战。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的关系由最初的 完全合作逐步转向了竞争与合作并存。随着第三方 支付平台走向支付流程的前端,并逐步涉及基金、 保险等个人理财等金融业务,银行的中间业务正在 被其不断蚕食。另外,第三方支付公司利用其系统 中积累的客户的采购、支付、结算等完整信息,可 以以非常低的成本联合相关金融机构为其客户提供 优质、便捷的信贷等金融服务。同时,支付公司也 开始渗透到信用卡和消费信贷领域。第三方支付机 构与商业银行的业务重叠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对商 业银行形成替代效应。

(四)第三方支付模式
第三方支付 (Third-Party Payment)是 指借助 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采用与各大银行签 约的方式,在用户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间建立连接 的电子支付模式。我国央行在 2010 年定义了非金融 机构支付服务,认为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 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网络支付、预付 卡、银行卡收单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 务。第三方支付并不局限于互联网支付,而是覆盖 线上线下,并且涵盖了移动互联网,成为电子商务发 展背景下应用场景更为丰富的综合支付工具。我国 目前第三方支付的代表有支付宝、财付通等。从发 展路径可以将第三方支付分为独立第三方支付和依 托平台的第三方支付两类。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是 指第三方支付平台完全独立于电子商务网站,只提 供支付产品和支付系统解决方案,不具备担保功能。 比如易宝支付以网关模式立足,针对行业做垂直支 付,后以传统行业的信息化转型为契机,凭借对具 体行业的理解量身定制全程电子支付解决方案。 平台依托模式的第三方支付是指货款暂由平台 托管并由平台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 ; 待买方 检在此类支付模式中,买方在电商网站选购商品后,

(五)金融机构信息化
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工作始终没有停止过,采 用信息技术对传统运营流程进行改造或重构,实现 经营、管理全面电子化、网络化。银行信息化建设 处于业内领先水平,不仅具有国际领先的金融信息 技术平台,建成了由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 行和网上银行构成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而且 构建了涵盖大数据金融在内数据集中工程。我国传

34 金融市场

中国市场 第43期 总第758期

统银行发力电商平台,增加用户粘性,累积用户数 据,利用大数据金融战略构建基础设施工程。以建 行、交行、招行和农行为典型代表。金融机构信息 化从经营模式上是流程自动化,是提高金融服务客 户体验、降低经营成本、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全面 解决方案。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应考 虑如何更快、更好的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 依托自身资金实力雄厚、品牌信任度高、人才聚焦、 风控体系完善等优势,来应对非金融机构的竞争。 互联网金融门户是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产品的 销售及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平台。核 心是“搜索 + 比价”模式,采用金融产品垂直比价 的方式,将各家金融机构的产品放在平台上,用户 通过对比挑选合适的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门户多 元化创新发展,形成了提供高端理财投资服务和理 财产品的第三方理财机构,提供保险产品咨询、比 价、购买服务的保险门户网站等。这种模式不存在 太多政策风险,因为其平台既不负责金融产品的实 际销售,也不承担任何不良的风险,同时资金也完 全不通过中间平台。国内比较典型的是刚获得 3000 万融资的融 360 及软交所金融超市,提供网上金融 产品的搜索及匹配服务。互联网金融门户的最大价 值是渠道价值。互联网金融拓展和聚集了银行业、 信托业、保险业的客户,加剧了竞争。在我国利率 市场化改革逐步完成后,互联网金融模式将有更多 的用武之地,成为各大金融机构的重要渠道,掌握 了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互联网入口,引领着金融渠道 的风向标。

备高科技的网络技术所具有的快速远程处理功能, 为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提供了强大的 IT 技术支持, 反过来看互联网金融的高科技也可能会加快支付、 清算及金融风险的扩散速度,加大了金融风险的扩 散面积和补救的成本。二是对于金融监管提出了较 高要求。对应的较高的互联网金融技术环境中存在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对于互联网金融 的风险防控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 金融中的交易、支付与服务均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 网上完成,交易的虚拟化使金融业务失去了时间和 地理限制,交易对象变得模糊,交易过程更加不透 明,金融风险形式更加多样化。由于被监管者和监 管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金融监管机构难以准确了解 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实际情况,难以针对可能的金融 风险采取切实有效的金融监管手段。三是金融风险 交叉传染的可能性增加。由于防火墙可能因网络黑 客等破坏而衰减,因此防火墙的建设更需加强。随 着我国多家金融银行机构的综合金融业务的开展和 完善,互联网金融业主与客户之间的相互渗透,使 得金融机构间、各金融业务种类间、国家间的风险 相关性日益增强,由此互联网可能引发的金融危机 的突发性较大。 在全球 P2P 网贷平台都为放款人提供了比传统 储蓄工具更加高收益的机会同时,也为借款人开拓 了更加宽泛的信贷来源。由于放款人可能面临着无 法收回本金和利息的风险,借款人也面临着和消费 者信贷同样的典型风险,如不公平借贷和催收方式 , 因此目前在美国放款人和借款人面临的风险都被放 置在一套复杂的监管体系之内。SEC 及各州证券监 管部门都强制推行对放款人的保护,大多数情况下 是通过强制的信息披露来完成。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和各州监管者,以及新建的消费者保护局一起来保 护借款人。 在目前国内 P2P 网贷的多种不同发展运营模式 当中,有些发展成为国际 P2P 网贷的异化,目前国 内 P2P 行业尚未建立专门的管理和监管机构。其中 不乏个别人拿 P2P 网贷这个互联网金融的幌子从事 非法活动,如淘金贷上线 5 天就跑路,众贷网运营 28 天倒闭。目前由于经营不善及其他原因关闭的平 台中有贝尔创投、天使计划、给力贷、众贷网等数 十家 P2P 网贷平台,涉案金额及人数为数百万元和 上百人不等。 此外,从目前国内的众筹平台行业发展来看, 众筹平台模式则需要规避当年团购网站由于运营模 式和内容上的千篇一律,呈现出一窝蜂的兴起,而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探析
本部分介绍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点,以及互 联网金融风险国际监管探索,具体分析如下。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特点
互联网金融具备互联网和金融双重属性。根据 本书前文所述,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 P2P、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 网金融门户六大主要模式。互联网金融核心还是金 融,互联网仅仅是手段和方法,因此互联网金融也 将面临传统金融所面临的风险 : 系统性风险、流动 性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操作性风险等。 互联网金融是技术与业务都较传统金融模式更 为超前的金融模式,因此具备自身的风险特点(见 表 1) 。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决定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 特征 : 一是金融风险扩散速度较快。互联网金融具

中国市场 第43期 总第758期

金融市场 35

● 表 1 以 P2P 网贷为例来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 风险种类 风险定义 由于借贷人没有履 行义务而导致潜在 的财务损失 风险点及案例 放款人在 P2P 平台上购买的收益权凭证没有任何第三方的抵押、担保或者保险。 如果对应的借款人贷款违约,由于追偿费用和其他成本,放款人很难拿回本金 和得到预期利息,他们很可能无法收回最初的所有投资。如果放款人决定将投 资全部集中在单一收益权凭证上,整个回报就会完全依赖于单个贷款的表现。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P2P 平台上借款人提供的信息真实度可能存在的风险。由 于 P2P 平台掌握的贷款历史数据有限,其信用评级系统可能无法正确预测贷款 的实际情况,因为实际的贷款违约情况和违约率可能跟预期并不相符。一旦借 款人违约,放款人只能靠 P2P 平台与其第三方收款,而无法亲自追偿。由于手 握收益权凭证的放款人在对应的贷款上没有直接的票据利息,所以权利不确定。 一旦 P2P 平台破产,收益权凭证的支付可能会被限制,暂停,或者终止。 凭证无法流通,仅限于本平台上的放款人之间流转。每个 P2P 平台都为其成员 提供了交易收益权凭证的平台,但并不保证每个放款人找到收益权凭证的买家。 主流市场的利息降低会引发借款人提前还款,影响放款人的收益。主流市场的 利息提高会导致放款人所持的收益权凭证价值缩水。 P2P 借贷是一种新型的借款和投资方式。如果监管机构或者法院对收益权凭证税 收有不同的解释的话,放款人可能会面临不同的税务负担。

信用风险

操作风险

由于内部程序、人 员、 系 统 不 完 善、 失误或外部事件造 成的潜在财务损失

流动性风险

无法及时变现可能 造成的财务损失 价格引发资产债务 变动可能导致损失 对税法法律的误解 可能造成财务损失

市场风险

法律风险

资 料来源 : 《美国 P 2 P 行业 发 展与监管》

又一大片的倒下的局面。这就要求众筹网站的运营 体现出自身的差异化,凸显出自身的垂直化特征。

由于互联网金融目前在全球尚属新生事物,互 联网金融监管尚在探索中。目前美国颁布法律应对 互联网金融监管,这是建立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 在微观审慎监管基础上加强了对宏观审慎的监管。 美国针对 P2P 网贷监管是需要 P2P 网贷公司在 SEC 注册备案。美国最新颁布法案承认众筹作为企业直 接融资的方式,成为第一个真正改变相关监管章程 而让公民自由参与众筹融资的国家。针对众筹平台 的监管采取立法和备案等模式,对众筹融资管理的 规定主要是从防范风险、保护投资人的角度对业务 风险进行规定 : 一是项目融资总规模限制。每个项 目在 12 个月内的融资规模不能超过 100 万美元。二 是投资人融资规模限制。每个项目可以有很多小的 投资人,但每个特定投资人的融资规模有一定限制, 比如投资人年收入或净值低于 10 万美元,总融资额 不能超过 2000 美元或其总收入的 5%。 对于 P2P 的监管,英国的行业自律起到了重 要的监管作用。英国英格兰银行的金融行为监管局 (FCA) ,负责监管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包括 对 P2P 等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但目前尚未有专 门针对 P2P 行业发展制定具体法规。英国早已成立 的 P2P 金融协会成为良好的行业自律,协会章程对 借款人的保护设立最低标准要求,对整个行业规范、 良性竞争及消费者保护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消 费者保护方面,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还承担保护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国际监管探索
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跟传统金融机 构和功能一样包括市场准入监管、运作过程监管及 退出监管。 第一,市场准入监管是指对于互联网金融事前 监管,即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设立进行审批。商业 银行世界各国都遵循市场准入原则,针对互联网金 融是否需要审批则在探讨当中。审批机构审查时一 般会考虑 : 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生存能力等来 事先防控金融风险发生。 第二,市场运作过程监管是指事中监管,即对 互联网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的日常监管,主要包括 业务范围监管、资本充足性监管、流动性监管、资 产质量监管、市场风险监管等。 第三,市场退出监管是指事后监管,即对严重 违规操作或濒临破产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所实施的市 场退出处理。金融监管当局出于审慎监管的目的, 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对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一般有 法律规定,主要方式包括购并、接管、注资挽救、 清算关闭、解散等。针对互联网金融可用的监管方 法包括可借助传统金融监管方法 : 事前检查筛选、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内部审计、外部审计、信 用评级、信息披露、行业组织和公众监督等。

36 金融市场

中国市场 第43期 总第758期

消费者的责任,目前将 P2P 视为金融创新,并主要 将 P2P 用于为企业提供信贷,成为有效解决中小企 业融资问题的新途径。由于目前英国的 P2P 的发展 规模仅占英国无抵押贷款的 3%,其成长速度也不 比美国,但是由于英国 P2P 行业自律性比较强,对 企业的贷款比较发达。因此,在监管体制上,英国 P2P 受到的制约也相对比较少,因而行业的不稳定 性风险也较少。 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 欧洲、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对于互联网金融 的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模式都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 发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将大数据提升到国家 战略,并列入政府工作当中。与传统金融机构和金 融市场一样,互联网金融也会面临同样的风险,而 在操作风险上可能还要稍加注意。正如央行副行长 刘士余所言,互联网金融也要控制非法集资非法吸 储的风险底线。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也与传统金融监 管一样,要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 在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防范提示风险。与此 同时,国家应在法律层面给予互联网金融以明确法

律界定及明确监管主体。在政策层面、产业层面以 及人才培养等发展环境及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互 联网金融发展以支持也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现 阶段我国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的大背景下,促进 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快速发展,将能够更好地使金融 为实体经济服务、支持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转型。

参考文献 :
[1] 罗明雄,唐颖,刘勇 . 互联网金融 [M]. 北京 :中国财政 经济出版社, 2013. [2] 陈敏轩,李钧 . 美国 P2P 行业的发展和新监管挑战 [J]. 金融发展评论,2013(3). [3] 黄飙,屈俊 . 国外 P2P 和众筹的发展 [J]. 中国外汇,2013 (12). [4]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Person-to-Person Lending, New Regulatory Challenges Could Emerge as the Industry Grows[R] .2011.



(编辑 : 许丽丽)

互联网金融模式及风险监管思考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刘英, 罗明雄 刘英(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互联网金融实验室; 北京大学产业中心), 罗明雄(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 易所互联网金融实验室) 中国市场 China Market Marketing 2013(43) 75次

参考文献(4条) 1.罗明雄;唐颖;刘勇 互联网金融 2013 2.陈敏轩;李钧 美国P2P行业的发展和新监管挑战 2013 3.黄飙;屈俊 国外P2P和众筹的发展 2013 4.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Person-to-Person Lending, New Regulatory Challenges Could Emerge as the Industry Grows 2011

引证文献(58条) 1.高勇 经济新常态下P2P网贷行业的监管问题探析[期刊论文]-企业导报 2015(10) 2.王永刚 P2P平台的风险与应对策略[期刊论文]-办公自动化(综合版) 2015(11) 3.孙兰芳 互联网金融在融资中的风险防范[期刊论文]-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 2015(04) 4.凌静怡,邢佳仪 关于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其监管的思考[期刊论文]-商 2015(20) 5.王文乐 P2P网贷平台的风险类型及防控对策[期刊论文]-科学与财富 2015(05) 6.谢哲浩 互联网金融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期刊论文]-商业经济研究 2015(08) 7.郑蓓 P2P网络贷款模式及其风险管理[期刊论文]-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6) 8.崔曼宁 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规避研究[期刊论文]-时代金融(中旬) 2014(8) 9.孙淑萍 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期刊论文]-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4(11) 10.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与国际风险监管借鉴[期刊论文]-赤子 2014(07) 11.李梦莞,赵学麟 从“余额宝”等金融产品看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及风险防控[期刊论文]-东方企业文化 2014(11) 12.孙欣 基于电商平台的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监管研究[期刊论文]-东方企业文化 2014(07) 13.赵晓颖,吕彬 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期刊论文]-现代经济信息 2015(10) 14.田萃,王兴广,赵苏爽 中国移动互联网金融安全生态系统顶层设计[期刊论文]-管理现代化 2015(5) 15.王俊力 浅谈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期刊论文]-商 2015(31) 16.许梦婷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期刊论文]-商 2015(15) 17.鲜永一 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的对比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电子商务 2014(16) 18.张信 浅析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不同功能[期刊论文]-金融与经济 2014(5) 19.郭显磊 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问题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经贸 2014(16) 20.孙娟 互联网金融的原因及风险分析[期刊论文]-消费导刊 2014(06) 21.乔仁锋 我国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与优化措施[期刊论文]-现代经济信息 2014(06) 22.孙越 众筹风险控制问题研究[期刊论文]-时代金融(中旬) 2014(12) 23.互联网金融:模式、风险及其防范[期刊论文]-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4(04) 24.柳二月,黄庆铭 比特币的发展及监管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市场 2015(5) 25.张昊 P2P网络借贷:运行模式、主要风险及监管[期刊论文]-现代商业 2015(19) 26.刘环宇 P2P网贷的刑法问题与规制路径探析[期刊论文]-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5(01) 27.陈功 互联网金融及其对传统金融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商贸 2014(14) 28.邓小峰,黄凤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期刊论文]-商业会计 2014(23)

29.马慧芹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期刊论文]-经济视野 2014(16) 30.许艺琼 浅谈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期刊论文]-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7) 31.扈震,王学武 P2P网贷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市场 2014(32) 32.徐璐 试论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与风险[期刊论文]-时代金融(下旬) 2015(8) 33.周小琴 微信上的除夕--互联网金融热的冷思考[期刊论文]-金田 2015(06) 34.张涛 新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余额宝为例[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导刊 2014(21) 35.李晋锴 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探究[期刊论文]-中国市场 2014(18) 36.孙娟 互联网金融模式解析[期刊论文]-中外企业家 2014(14) 37.吴从慧 探析C2C网商的网络融资模式[期刊论文]-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05) 38.谭中明,朱文瑶 我国P2P网贷行业典型运营模式比较研究[期刊论文]-武汉金融 2014(09) 39.朱佳喜,蒋天文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与风险分析[期刊论文]-现代商贸工业 2014(06) 40.邱兆祥,刘正 互联网金融推动我国传统银行业深化改革[期刊论文]-西部金融 2014(09) 41.张静 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革命[期刊论文]-中国市场 2013(47) 42.闫泽娟 与 P2P 网贷有关的法律风险分析[期刊论文]-普洱学院学报 2015(02) 43.郑艳芳 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与创新[期刊论文]-科技与企业 2014(18) 44.宋珍,张莉 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综述分析[期刊论文]-电子商务 2014(07) 45.郭琳娜 大学生网络分期消费产品发展现状、原因及利弊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市场 2015(16) 46.侯小冉 P2P金融模式面临的困境与出路探索[期刊论文]-现代商业 2015(17) 47.戴小平,陆范佳 论互联网金融有效监管体系的构建[期刊论文]-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14(02) 48.吴迪 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市场研究 2015(06) 49.黄景冰,林子华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模式发展探析[期刊论文]-时代金融(下旬) 2015(06) 50.张连起,刘建,郭婷 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期刊论文]-中国流通经济 2014(08) 51.喻晴 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期刊论文]-现代经济信息 2014(11) 52.郑旭江 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分析[期刊论文]-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53.徐仕政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分析与应对建议[期刊论文]-经营者 2015(07) 54.陈道炜 互联网金融现状、风险及防范对策[期刊论文]-海南金融 2014(10) 55.田川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基金理财模式分析[期刊论文]-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5(02) 56.杨鹏程 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以P2P为视角[学位论文]硕士 2014 57.郭娜 我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共生发展研究--基于Logisitic增长模型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金融发展研究 2014(09) 58.李蓉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14

引用本文格式:刘英.罗明雄 互联网金融模式及风险监管思考[期刊论文]-中国市场 2013(43)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模式及风险监管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5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35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6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