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中国货币政策对美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12-14 22:53
【摘要】:在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和汇率制度面临选择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备受关注。本文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相对美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8年1月至2011年6月,中国基本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从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和2005年7月至2011年6月汇率浮动幅度有明显差异的两个时段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差异,发现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的放宽并未导致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增强,放宽汇率管制并不能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rapid increase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nd the choice of exchange rate regime, the independence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Using Ordered Probit model,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dependence of Chinese monetary policy from American monetary poli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January 1998 to June 2011, China basically maintained the independence of monetary policy; From January 1998 to June 2005 and from July 2005 to June 2011,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independence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laxation of the floating range of the yuan did not lead to an increase in the independence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and that the relaxation of exchange rate controls would not enhance the independence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科基金(70971050)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08JC790043)的支持
【分类号】:F822.0;F827.1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孙彦廷;;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王三兴;王永中;;资本渐进开放、外汇储备累积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3 谢平,张晓朴;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1994—2000年中国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Z3期

4 金山;;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基于协整分析方法和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5 张连城;韩蓓;;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分析——HP滤波平滑参数的选择及应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3期

6 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7 范从来;赵永清;;中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1996~2008[J];金融研究;2009年05期

8 孙华妤;;传统钉住汇率制度下中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和有效性:1998~2005[J];世界经济;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霖叶;;我国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制约效应[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曹勇;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王书华;;内生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黄晓畅;;新凯恩斯主义框架下关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探索[J];北方经济;2012年04期

5 段京怀;论宽松的货币政策适用的条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应娟,夏芸;1994-2000年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J];商业研究;2004年16期

7 许嘉;徐炜;;目标区汇率制度下的汇率政策和财政政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23期

8 王宏涛;张鸿;;中国CGG货币规则模型的建立及其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6期

9 袁靖;;规则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适度性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高辉,温宇静;中国货币供应量与汇率反馈建模预测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薛鹤翔;许志伟;罗大庆;;投资流动性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能稳定经济吗?[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戚丛丛;;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货币政策研究[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徐文英;李超;吴明;;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失衡的实证分析——基于医疗竞争模式的视角[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赵东喜;;中美两国利率的联动关系研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莉;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及效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范建华;股票市场稳定性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贵鹏;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韦邦荣;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0年

5 黄武俊;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吴建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和经济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勇;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D];南开大学;2010年

8 田苗;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关大宇;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条件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勤;基于消费者保护的金融监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小锋;利率规则在我国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俊芳;我国货币政策对产出的传导渠道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宫昊天;FDI与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周正元;我国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效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娜;有关中国通货膨胀压力和趋势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杨汪平;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尚楠楠;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可行性检验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汪明明;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林景润;我国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及经济波动的非对称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刘安禹;名义利率与中国经济波动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华妤;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目标、障碍和对策探讨[J];金融论坛;2004年09期

2 孙华妤;;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检验——基于1994-2004年数据[J];当代财经;2006年07期

3 陶丽萍;;2009年美国经济形势分析及2010年展望[J];发展研究;2010年01期

4 孙华妤;“不可能三角”不能作为中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依据[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8期

5 冯晓华;张玉英;;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福利效应——基于我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9期

6 冯晓明;资本管制能抵御金融危机吗?——评智利模式的资本管制[J];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Z2期

7 谢平,张晓朴;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1994—2000年中国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Z3期

8 张斌,何帆;如何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方案和时机[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2期

9 王水林,黄海洲;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及对相关政策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5期

10 武剑;;货币冲销的理论分析与政策选择[J];管理世界;2005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祥君;黄武俊;;三元悖论与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01期

2 周懋;;我国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独立性分析[J];河北金融;2008年08期

3 高辉;对我国资本管制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年06期

4 商建初;虞拱辰;李海海;;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与汇率制度的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5 钮文新;;加薪控通胀最有效[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45期

6 李惠民;关于欧洲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理论思考[J];世界经济文汇;1987年03期

7 成学真;陈小林;;新时期“三元悖论”与我国汇率制度再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02期

8 徐雅娟;;浅谈汇率制度[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7期

9 汪茂昌;;退出盯住汇率制度不同策略的比较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10 姜婧琳;;我国现阶段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J];知识经济;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滑青;陈科;应益荣;;逃汇与资本管制的博弈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1(1)][C];2011年

2 倪克勤;尹宇明;;资本管制与宏观经济政策配合[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唐珏岚;;1982—2005年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实证检验[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4 龚刚;;发展中国家(地区)的非国际化货币的汇率选择与汇率制度(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5 储幼阳;;贬值的收缩性与人民币汇率制度[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6 江学军;唐焕文;;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7 魏国;;关于全球化竞争背景下我国汇率制度安排的理性思考[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8 丁志杰;;1999~2003年国际汇率体系变迁的统计分析[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9 李敏;王相宁;缪柏其;;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动态波动机制及政策启示[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丁骋骋;;外部均衡与人民币汇率制度:一个分析框架[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东京 孙浩 林峗;汇率制度各有千秋[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2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宋晓燕;国际环境下对我国汇率制度的思考[N];上海金融报;2009年

3 记者 李丹丹 苗燕 编辑 刘玉凤;胡晓炼:灵活的汇率制度有助于抑制通胀[N];上海证券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陈宜飚;中国现在应该改革汇率制度吗?[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5 沈安;阿根廷将实行外贸特殊汇率制度[N];中国贸易报;2001年

6 ;挪威成为首个进入加息周期的欧洲国家[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驻印尼使馆经商处 周惠;印尼排除实行资本管制可能性[N];国际商报;2000年

8 海通证券研究所 李明亮;七因素将导致CPI持续回升[N];证券时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韩晓东;樊纲:未来人民币没有贬值理由[N];中国证券报;2009年

10 财经;资本管制何如放松资本外流?[N];中国贸易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峰;经济开放进程中的汇率波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2 张健;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素然;通胀指数债券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林东海;论汇率制度:历史发展、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冯用富;汇率制度:理论架构与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中的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孙学工;中国加入WTO后的汇率制度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黄志刚;宏观调控效应的汇率制度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婧;中国资本帐户自由化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郁志丹;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中的资本管制和汇率制度选择[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黄立新;汇率制度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歌;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相关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何淑兰;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与金融危机[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3 何力;人民币汇率制度深化改革后的资本帐户自由可兑换[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高文杰;日元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借鉴[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杨会臣;汇率的隔绝能力与汇率制度的选择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6 邹芳莉;新兴市场国家(地区)汇率制度选择与演变[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7 李彩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杨波;钉住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5年

9 曾煜俭;关于香港联击汇率制度“存”与“废”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10 薛冬梅;汇率目标区理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79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379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0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