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境内即期汇率与境外NDF汇价互动的四阶段比较分析
[Abstract]:Since the exchange rate refor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pot currency market and NDF exchange market has been strengthened.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MB spot exchange market and NDF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exchange rate elasticity, it is shown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guiding effect and volatility spillover effect between the two markets. An increase in exchange rate flexibility helps to increase the price guidance of the domestic market, which can be weakened by excessive currency intervention and strict volatility restrictions. The more flexible the domestic exchange rate is, the more price guidance it has.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70973021)资助 福建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09A032)资助
【分类号】:F832.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剑刚;李治国;张晓蓉;;人民币NDF与即期汇率的动态关联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9期
2 严敏;巴曙松;;人民币即期汇率与境内外远期汇率动态关联——NDF监管政策出台之后[J];财经研究;2010年02期
3 张陶伟,杨金国;人民币NDF与人民币汇率失调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10期
4 代幼渝;杨莹;;人民币境外NDF汇率、境内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10期
5 陈蓉;郑振龙;龚继海;;中国应开放人民币NDF市场吗?——基于人民币和韩圆的对比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6期
6 黄志刚;陈晓杰;;人民币汇率波动弹性空间评估[J];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7 王慧;刘宏业;;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境内市场的信息传递研究——基于NDF汇率和即期汇率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8 黄学军;吴冲锋;;离岸人民币非交割远期与境内即期汇率价格的互动:改革前后[J];金融研究;2006年11期
9 王璐;庞皓;;中国股市和债市波动溢出效应的MV-GARCH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年01期
10 董秀良;曹凤岐;;国内外股市波动溢出效应——基于多元GARCH模型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林;秦伟良;;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2 钱特木尔;王健;;浅谈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跷跷板”效应[J];北方经济;2010年18期
3 胡波;吴昼平;沈叶丹;;宏观经济变量与股价指数的协整关系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胡秋灵;张苏凤;王宁;;可转债市场与股票市场间的溢出效应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崔海蓉;何建敏;张京波;;我国有色金属期货波动溢出效应研究——以SHFE的铜和铝为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丁振寰;张瑜;;债券与股票关联特征及对保险资产配置的启示[J];保险研究;2011年08期
7 郑直;沈颂东;王哲;;VAR模型在3G用户规模预测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02期
8 殷霄雯;;基于时间序列的南昌房地产价格指数模型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9 陈潇;杨恩;;中美股市杠杆效应与波动溢出效应——基于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4期
10 曹垂龙;;论人民币汇制改革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兼析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陈昊;张钊;陈强;李翔;;基于非高斯分布GARCH模型的负荷预测[A];第十一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吴先智;蓝发钦;;NDF市场对境内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玲玲;;境内外人民币远期汇率联动性及其波动性比较[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林斌;;央行最优干预下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于信号效应和资产调整效应的动态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陈蓉;郑振龙;;美元/人民币远期汇率定价偏差信息含量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胡柏叶;孙静春;常琳;;汇率波动对上海市入境旅游需求影响研究[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The Functions of the RMB Offshore Market in HK for Testing the Correlation of RMB Spot & Forward Exchange Rate between Offshore and Onshore Markets[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丽巍;;人民币(香港)离岸市场汇率与人民币NDF汇率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琼芳;基于Copula理论的金融时间序列相依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郑仲民;金融资产价格跳跃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鲁帆;基于协整理论的复杂动态工程系统状态监测方法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韩芳;新疆住宅房地产市场区域差异与宏观调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5 柴尚蕾;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相关性及套期保值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韩金山;中国电力产业经济稳定性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刘智;转型期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曹广喜;基于分形分析的我国股市波动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孙冬;基于协整、VEC、GARCH-M模型的人民币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关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刘莹;对冲基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梦霞;中国股票市场一体化进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政;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效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孟庆运;我国铜、铝期货价格的波动行为特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邢海荣;利率期限结构与股权溢价关系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于倩倩;行业股价指数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刘峰;次贷危机下中美金融市场波动溢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毕磊;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及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杨杰;汇率变动与证券价格关联性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朱燕;汇率升值、预期与货币政策:历史及经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李燕林;期货交易保证金模型评价及最优比例设计[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巴曙松;朱元倩;章宇娟;;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趋势及其政策涵义[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5期
2 徐剑刚;李治国;张晓蓉;;人民币NDF与即期汇率的动态关联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9期
3 王松奇;史文胜;;论汇率的决定机制、波动区间与政策搭配[J];财贸经济;2007年04期
4 黄志刚;;汇率制度与宏观调控效应[J];东南学术;2007年01期
5 任兆璋,宁忠忠;购买力平价理论与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实证分析[J];南方金融;2003年12期
6 张陶伟,杨金国;人民币NDF与人民币汇率失调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10期
7 郭田勇;陈佳;;我国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干预效力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7期
8 张光平;;人民币产品创新和风险管控[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8期
9 朱孟楠;严佳佳;;人民币汇率波动:测算及国际比较[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10期
10 代幼渝;杨莹;;人民币境外NDF汇率、境内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李倩;[N];金融时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霍景东;夏杰长;;科研开发与经济增长——兼论科研开发的溢出效应[J];经济与管理;2006年01期
2 赵文艳;朱勇;;人力资本积累和溢出驱动的经济增长[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3 吴晓波;范志刚;孔俊;;我国制造行业FDI溢出效应实证分析及其启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饶华;苏兆荣;;江西省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广场;2008年11期
5 薛漫天;赵曙东;;进口贸易对我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行业内与行业间溢出效应检验[J];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01期
6 袁满;杨定华;;地区集聚背景下外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王艳丽;刘传哲;;基于技术创新的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3期
8 井百祥;论国有企业的劳动力溢出效应[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周燕;齐中英;;基于行业特征的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5年09期
10 周新苗;;国际技术外溢对我国工业部门R&D活动影响的实证研究——国际技术外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之二[J];生产力研究;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Gary H.Jefferson;;直接海外投资在中国的溢出效应分析:研发战略的重要性研究(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机遇、挑战和方向”经济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方志军;李帅;舒雷;刘汪卉尧;;基于Haar小波的沪港股市异常波动溢出效应研究[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王万s,
本文编号:2381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381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