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贵州财经学院》2010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7-01-31 20:36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贵州财经学院》 2010年

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研究

贾菲  

【摘要】: 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我国农村人口的比例占全国人口的55.06%。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合理构建,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农村经济增长、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针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进行了一些研究。首先,明确农村金融体系的界定及构成是十分必要的,进而通过其发展历程,了解不同阶段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内容及成效。 不可否认,农村金融体系从产生到改革,在支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逐渐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中国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共同发展,以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文中详细分析了我国现行的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构成。但是,尽管近年来各方面都加大了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力度,也取得了进展,但是农村金融的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中针对这点,认真分析了目前仍存在于农村金融中的问题,如各类金融机构职能分工不明确、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民贷款难、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村金融体系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三农”服务。 特别是,目前农村存在着巨大的金融消费需求,而正规金融机构对生产性小额信贷的发放,抑制了对生活性消费信贷的支持。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运行是靠互助性融资进行的。考虑到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之间的经济往来,礼尚往来和婚丧嫁娶等仪式的消费构成了其主要消费内容,并呈现出普遍化、货币化和高额化的倾向。如果依靠正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借贷,那无疑会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农村信贷产品多集中在生产信贷方面,消费信贷产品屈指可数,也没有开办针对仪式的消费信贷,信贷供给与需求的缺口十分明显。开展消费信贷显得迫在眉睫。因此,本文在第四章对农村消费信贷市场进行了调查分析。在了解互助性融资的基础之上,分析了我国农村存在的消费需求现状,并通过结构变动度和贡献率的分析方法得出,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内容上的变化和未来消费的趋势。通过分析得出,目前农村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但是农村消费信贷却迟迟开展不起来,说明我国农村消费信贷的开展存在着许多的制约因素,必须排除这些因素,才能顺利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满足农村消费需求。 为了更加详细地说明消费信贷在农村金融体系以及农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在第五章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比较分析了生产信贷和消费信贷对GDP的拉动,通过一系列检验,得出结论:GDP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弹性为1.124,远高于GDP对农业贷款的弹性0.183。在格兰杰因果检验中,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对GDP的作用在滞后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都有显现,但是表现为GDP拉动消费的增长。而农业信贷和GDP作用却在滞后五期后还没有显现。这些检验的结果都足以说明消费信贷优于生产信贷的事实。 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必须充分考虑到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在构建的目标和原则基础上,针对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消费信贷业务开展的需要,建立一套适合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高效率农村金融体系。其次,建立农户信用评级体系,设置贷款的额度和还款标准,是金融机构控制贷款风险、确定利率水平、提高监管效率的保证。最后,本文以构建良好的消费信贷环境为切入点,提出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带动农村金融提高服务效力,促进经济增长,真正地服务“三农”。 本文的创新之处有: 一是在选题和研究角度上的创新。农村消费信贷是农村金融中的一股新生力量。虽然现在其发展还不成熟,甚至受到制约,但是其对农村经济发展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关于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研究中,很少有从农村消费信贷视角来探讨如何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本文在这个角度上来说比较新颖。 二是研究思路和方法上的创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了总人数的绝大部分。要想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从农村入手是扩大我国消费需求,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一个切入点。但是,目前关于农村消费信贷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如何提供政策支持和开展的必要条件。详细到开展哪些农村消费信贷种类则比较少。本文建议将农村的婚丧嫁娶等民俗仪式的消费纳入农村消费信贷的目录中。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农户巨大的消费需求,同时保护了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关于开展农村消费信贷的可行性,本文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包括对GDP的弹性、滞后期以及协整检验,给予实证证明消费信贷的优越性。不仅在理论上有依据,而且在实证研究上也有所创新。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财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3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前言11-16
  • 1.1 选题依据11-12
  • 1.2 论回顾与相关研究12-14
  • 1.2.1 国外研究12-13
  • 1.2.2 国内研究13-14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14-15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研究思路15
  • 1.4 本文的不足15-16
  • 2 农村金融体系界定及演变历程16-21
  • 2.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界定及组织机构16
  • 2.2 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历程16-21
  • 2.2.1 第一阶段(1949-1979)构建国家行政管理下的金融体系17-18
  • 2.2.2 第二阶段(1979-1993)构建单独的农村金融体系18-19
  • 2.2.3 第三阶段(1994-2002)构建我国"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19-20
  • 2.2.4 第四阶段(2003至今)农村信用社改革下的金融体系20-21
  • 3 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结构及存在的问题21-27
  • 3.1 我国农村的正规金融体系22-23
  • 3.2 我国农村的非正规金融体系23
  • 3.3 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23-27
  • 3.3.1 农村金融机构空间分布不均24
  • 3.3.2 农村金融机构"存多贷少"24-25
  • 3.3.3 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25
  • 3.3.4 信贷服务质量低,品种单一25-26
  • 3.3.5 农村信贷无法满足农户逐渐增加的金融需求26-27
  • 4 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调查分析27-37
  • 4.1 互助性融资的本质27-29
  • 4.1.1 互助性融资的界定及表现27-29
  • 4.1.2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构成及意义29
  • 4.2 中国农村消费需求现状分析29-32
  • 4.2.1 农村居民基本消费需求的主导地位29-30
  • 4.2.2 农民消费需求旺盛30-31
  • 4.2.3 农户购买力逐年增强31
  • 4.2.4 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更新31-32
  • 4.2.5 良好政策的保障32
  • 4.3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趋势分析32-34
  • 4.3.1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32-33
  • 4.3.2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的贡献率33-34
  • 4.4 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34-37
  • 4.4.1 农户家庭收入过低34-35
  • 4.4.2 落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35-36
  • 4.4.3 农村的财政支出对农村消费的"双重效应"36
  • 4.4.4 农村消费环境难以满足消费需求36-37
  • 4.4.5 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37
  • 5 对农村消费信贷和生产信贷的比较分析37-44
  • 5.1 农村信贷的发展现状38-39
  • 5.2 消费信贷和生产信贷对经济推动的计量经济学分析39-44
  • 5.2.1 理论方法及变量数据选择39
  • 5.2.2 GDP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农业贷款关系的图表分析39-41
  • 5.2.3 消费支出、农业贷款与GDP关系的计量经济学分析41-43
  • 5.2.4 消费信贷优于生产信贷43-44
  • 6 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新思路44-51
  • 6.1 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44-45
  • 6.1.1 满足市场需求的原则44-45
  • 6.1.2 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目标45
  • 6.2 农村金融体系新模式的构建45-49
  • 6.2.1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开发消费信贷服务品种46
  • 6.2.2 市场运作,财政支持46-47
  • 6.2.3 分工明确,多元化发展47
  • 6.2.4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机制47-48
  • 6.2.5 引导民间金融,改革正规金融48-49
  • 6.3 农村家庭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49-50
  • 6.4 建设良性运行的农村消费信贷环境50-51
  • 7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4
  • 后记54-55
  • 致谢55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花秀,陈柳钦;我国民间金融发展问题探讨[J];长白学刊;2005年05期

    2 周立;;三次农村金融改革评述[J];银行家;2006年03期

    3 李明贤;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5期

    4 曹力群;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主体行为研究[J];金融论坛;2001年05期

    5 新疆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课题组;农村居民购买力现状和消费趋势[J];调研世界;2000年05期

    6 罗天勇;张悦;;消费信贷与贵州民族文化保护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孙文博;我国居民消费及刺激需求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07期

    8 李晔;;如何推动农村消费信贷的持续发展[J];经济师;2007年11期

    9 邬德政;刘鸿渊;曾艳琳;;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制约因素及化解[J];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01期

    10 张德元;张亚军;;关于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思考与分析[J];经济学家;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 王自力;[N];金融时报;200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旭中;;劳动力价值理论与中国劳动收入分配公正:一个多层视角的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伍旭中;;对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几点认识[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汤汇;;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移策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4期

    4 张磊;;加强和创新农民培训工作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5 刘景东;熊义杰;李乐;;新农村建设融资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3期

    6 张广春;;浅谈新农村建设小额贷款的解决途径[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9期

    7 张士胜;郑玉艳;洪登华;陶学明;;浅议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保护和传承[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9期

    8 运迪;;论当代中国农民教育的“双重”动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方政;刘鹏凌;邹能锋;;试析新农村建设现状、问题和实现途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印银银;刘传华;;新时期安徽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元;“降格”农村信用合作社重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2 杨卫军,韦苇;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李杰;浅析农村金融抑制与深化问题[J];商业研究;2003年10期

    4 刘兆博;;当代农民消费行为研究[J];财经科学;2006年02期

    5 何广文;农信社改革问题及出路探讨[J];银行家;2004年10期

    6 焦瑾璞;;发展农村金融难题依旧[J];银行家;2007年01期

    7 陆建平;国外合作金融组织管理体系的模式及其借鉴[J];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11期

    8 王维强,于振玫;城乡三元金融结构与民间金融制度研究[J];财经研究;2003年04期

    9 李明贤;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5期

    10 张茹;农村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改革前景[J];金融论坛;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佩真;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09期

    2 白晓燕,李锋;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从金融抑制理论的视角考察[J];生产力研究;2004年05期

    3 俞建雄;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分析[J];鸡西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邓莉;冉光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年03期

    5 周建荣;;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J];金融经济;2006年12期

    6 周立;;新农村建设要突破金融改革的市场逻辑[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方培林;;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力助推新农村建设[J];金融与经济;2006年12期

    8 李丹;;构建农村金融分层体系:基于金融抑制的视角[J];西部金融;2007年12期

    9 刘艳;;浅论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J];企业技术开发;2008年01期

    10 布仁吉日嘎拉;;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立;;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逻辑(1978—2009年)[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2 巨丽丽;;青海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研究[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上)[C];2011年

    3 阎琰;;重构农村金融体系 推进新农村建设[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立;;两部门合作:农村金融体系形成的一般逻辑与中国经验[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栾敬东;苏向妮;;强化农村金融体系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研究[A];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谢元态;汪云兴;;对我国农村地区的非均衡金融体系的思考[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乐柱;靳佩然;;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及竞争机制问题研究[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8 陈池波;彭克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困惑与出路[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军;;高效的金融服务业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A];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2011年

    10 张宇;;贵州省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以龙里县国丰村镇银行为例[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直明;[N];佳木斯日报;2009年

    2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吴晓灵;[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3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吴晓灵;[N];经济日报;2003年

    4 记者田俊荣;[N];人民日报;2003年

    5 中国人民银行高青县支行行长 郑保军;[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6 李琴;[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7 中国银监会四川达州监管分局 唐阳孝;[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8 江西财经大学 胡卫东;[N];上海金融报;2003年

    9 陈广福;[N];金融时报;2010年

    10 姜业庆;[N];发展导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霞;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2 曹协和;转轨期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与制度安排[D];东北大学;2009年

    3 邓晓霞;中印农村金融体系比较[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明贤;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5 梅世文;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6 甘勇;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7 王威;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李学春;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9 李建英;中国转轨期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5年

    10 田俊丽;中国农村信贷配给及农村金融体系重构[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学星;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协调性及其测度[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胡方勇;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变迁、困境与深化[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0年

    3 曾思阳;新经济发展方式下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D];集美大学;2011年

    4 张顺和;关于完善淄博市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分析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周忠元;黑龙江省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1年

    6 倪浩;对当前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与思考[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陈晶;福建省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8 熊桓;农村金融体系变迁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路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孟海霞;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10 冯肖嫣;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探讨[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9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39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3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