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预期与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
[Abstract]: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under different inflation expectation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swer the above questions by using the Logistic smooth transformation structure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The basic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in the short ter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inflation expectation, monetary policy is more effective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and increasing employment; (2) with regard to the impact of inflation, the impact of monetary policy on prices appears relatively quickly in the case of high inflation expectations, while in the case of low inflation expectations, The impact of monetary shocks on price levels is inflation-scaring, that is, low inflation or even deflation at the initial stage, and then a positive effect, which reaches its maximum after about 11 periods. And the impact on price is often greater than the monetary policy impact effe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inflation expectation.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90261) 2009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中山大学985青年骨干教师资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10451032001005851)
【分类号】:F224.0;F822.5;F82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方平;连玉君;;我国货币政策的成本效应——来自公司层面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0年12期
2 崔虹虹;胡建光;;社会融资结构变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J];甘肃金融;2011年08期
3 王文甫;;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应比较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1年07期
4 褚军亮;;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应的分析——基于资本结构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熊剑庆;;论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J];财会月刊;2011年24期
6 黄馨;;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1年18期
7 曹永琴;;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龚敏;李文溥;;扩大内需中的货币政策效应——1996-2003年的实证分析[A];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转轨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郑超愚;;中国总需求函数及其货币政策含义[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授 应宜逊;当前宏观调控应推出两项举措[N];上海金融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世杰;基于机制转移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不对称性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2 吴丹;支持货币政策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彭方平;STR模型及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非线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刘金叶;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作用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辛树人;差别化金融调控的目标、工具与模式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谢鸿飞;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及拐点识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贺凌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肖赛君;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周阳;经济过热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李延茁;关于货币政策效应的一个基于主体的微观模拟模型[D];吉林大学;2006年
5 邹声堂;国债融资效应的政策协调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韩克;基于一般动态因素模型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98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398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