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存款准备金理论发展及货币乘数效应在我国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9-01-26 18:50
【摘要】:存款准备金最原始的作用是保持银行的流动性。存款保证金现代意义上指的是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快,用于保证客户资金清算和提取存款的需要。央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占比即为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所要求的准备金比例就是人们所熟悉的“法定准备金率”。根据存款准备金率的定义,央行调节存款准备金率从而调节金融机构必须存入央行的存款数量,即中央银行可通过此法改变货币乘数的大小,从而实现调节信贷和货币供应的目的。近年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弱化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使用,转为使用诸如利率在内的其它工具代替。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工具的角色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减弱。然而在本次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为首的西方央行采取了量化宽松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完成了货币投放到货币收回的大循环。所以法无定法,我国根据自身经济具体的发展条件,处在特殊的发展阶段制订适合自身现实状况的货币政策是无可厚非的。正因为此,更需要我们更深入的研究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政策效应,以便加深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整现实问题的理解。分析体制性约束条件下的存款准备金效用,有助于深化对国内货币供给的认识,进而有的放矢的制定货币政策,确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使货币政策机制改革朝着有效、正确的方向推进。前瞻性与预见性是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时必备的素质之一。从而解答以下问题: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在调整货币量方面是否有效?如何才能发挥更好的效用?
[Abstract]:The most primitive function of a deposit reserve is to keep the bank liquid. Deposit margin in modern sense refers to the fast deposit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Central Bank, which is used to ensure the customer's funds clearing and the need to withdraw deposits. The ratio of reserve requirements to total deposits required by the central bank is the required reserve ratio. The reserve ratio required by the central bank is known as the statutory reserve ratio.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RRR, the central bank adjusts the RRR so as to regulate the amount of deposits tha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ust deposit in the central bank, that is, the central bank can change the size of the monetary multiplier through this metho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gulating credit and money supply. In recent years, som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began to weaken the use of deposit reserve system, switching to other tools such as interest rates. The role of deposit reserve as a monetary instrument is weakening day by day in the world.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however, Western central banks led by the Fed adopted quantitative monetary policy of quantitative easing, completing the cycle of money being put into monetary recovery. Therefor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our own economy, our country is in a special stage of development to formulate a monetary policy suitable to its own actual situation. Because of this, we need more in-depth study of the deposit reserve system and its policy effect, in ord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adjustment. The analysis of the utility of deposit reserv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stitutional restraint is helpful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domestic money supply, and then to formulate monetary policy, determine the intermediate target of monetary policy, and make the reform of monetary policy mechanism more effective. Push in the right direction. Foresight and foresight are one of the necessary qualities when the central bank formulates monetary policy. So a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China's reserve requirements in adjusting the amount of money is effective? How to play a better role?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0;F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永平;德国秘密准备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会计研究;2001年02期

2 赵文利 ,范立夫 ,林山;对我国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金融;2002年09期

3 赵澎涛;完善政策性银行呆帐准备金制度问题研究[J];社科纵横;2002年02期

4 安辉,范立夫;准备金付息制度调整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现实选择[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1期

5 尹中立;准备金率调整用意何在[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10期

6 叶奕;;宏观调控新举措——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J];科技智囊;2006年07期

7 胡海鸥;季波;;准备金制度功能的异化与我国准备金政策的取向[J];财经科学;2007年03期

8 闫章秀;;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信贷投放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J];西安金融;2007年02期

9 胡海鸥;季波;;我国准备金政策取向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30期

10 李慧勇;;存款准备金率的上限分析[J];银行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康金莉;;北京政府时期金融市场同业监管探析[A];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国钱币》2011年第一期增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闫立良;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范围扩大 未来将常规化[N];证券日报;2011年

2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 崔永;差别准备金率动态调整侧重平滑信贷投放[N];中国证券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任晓;央行对40多家银行运用差别准备金工具[N];中国证券报;2011年

4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 崔永;准备金率上限难以超过23%[N];中国证券报;2011年

5 桃花石投资 崔永;准备金率还有五个百分点下降空间[N];中国证券报;2012年

6 申焕章 刘婕琳 奉兮慎;对一起“错觉”引发业务差错的思考[N];中国信息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李永强;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待字闺中”[N];中国能源报;2011年

8 桃花石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崔永;可逐步扩大准备金计提范围[N];中国证券报;2011年

9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谢世清;下调存准率是必然趋势[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10 尹中立;准备金率调整用意何在[N];国际金融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继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影响作用的实证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高丽娟;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李琼;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妍;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对中小银行经营效应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5 王亚們;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沪市银行板块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杨蕾;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方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王诗淇;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银行资产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8 栾华;存款准备金率对D银行经营业绩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于东;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上市商业银行股价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李鹏鹏;我国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的双重职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15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415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c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