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金融转型的比较研究
[Abstract]:By constructing a macro-analysis framework of financial transformation and incorporating financial transformation into a broader analysis of constraints, we can find that although the transition finance has shown a different path in different countries, However, it still has som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the external macro-environment, such as finance, savings and foreign exchange,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nancial transformation, and it can determine the design and change of its financial system. Only by relieving the financial difficulties with financial function, filling the foreign exchange gap with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supporting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with resident savings, can China form a highly progressive financial transition process. Because of the scarcity of savings, the shortage of foreign exchange and the lack of fiscal deficit, Russia has been unabl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properly and has a very strong binding force on the financial transformation, so it has to rely on the radical financial transformation to fill these gaps.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分类号】:F832.1;F83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新明;俄罗斯经济转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02期
2 米军;郭连成;;中俄金融体制转轨:基本问题与发展路径[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01期
3 王志远;;俄罗斯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9年04期
4 岳华;;俄罗斯经济转轨中金融体系构建的目标模式与路径选择[J];俄罗斯研究;2006年03期
5 庄毓敏;俄罗斯经济转轨中的金融体系: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04期
6 张杰;转轨经济中的金融中介及其演进:一个新的解释框架[J];管理世界;2001年05期
7 徐向梅;《俄联邦银行及银行活动法》(摘译)[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年09期
8 徐向梅;;俄罗斯银行改革、危机与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05期
9 陈柳钦;;金融危机后的俄罗斯银行业结构变迁与绩效改善[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张杰;何种金融制度安排更有利于转轨中的储蓄动员与金融支持[J];金融研究;1998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新华;浅析农村民间信贷[J];安徽农学通报;2004年02期
2 束景明;;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选择与放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曲世林,罗守贵,欧阳令南;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4 尹希果;曾冬梅;;金融生态理论研究综述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7期
5 刘万云;;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培育的倒逼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6 潘再见;;破解金融困境,建设和谐农村[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李世美;;股票价格对超额货币需求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杨莲娜;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实证分析与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对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调查及其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单飞跃;肖顺武;;市场极端主义的经济法矫正研究——基于经济法与民商法功能互补的视角[J];北方法学;2011年04期
10 霍艳斌;;虚拟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研究[J];北方经济;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世林;;中国电信部门市场化改革绩效研究——基于规制、竞争、产权的交互作用[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陈洪毅;;影响广西政府职能发挥的问题、原因及对策[A];《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论文集[C];2005年
3 王蕾;谭东明;王静;;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吴碧;;关于金融资本助推“三农”建设的思考[A];“培育创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卢有红;彭迪云;;基于成长阶段的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化发展定位[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7 刘迎秋;刘霞辉;;非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三十年:成就、经验与展望[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8 戚聿东;柳学信;;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的模式与路径:整体渐进改革观[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9 马伯钧;;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10 陈甬军;晏宗新;;中国银行业改革绩效与管制次序分析[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杨云;林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4 谢敏;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文斌;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曹珂;中国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外部融资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8 吕大忠;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反垄断和市场化[D];南开大学;2010年
9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泓震;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服务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岩;农村民间借贷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李晓;需求导向下的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生乐;中国商业银行金融成熟度的测定与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何平;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杜静;农村金融供需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7 宋增芬;山东省农户借贷参与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丁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瞿梦杰;乡镇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赵新建;区域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友君;俄罗斯吸引外资的历程及其前景[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3期
2 史艳艳;俄罗斯银行业信任危机[J];银行家;2004年08期
3 陈新明;俄罗斯经济转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02期
4 程亦军;二○○四年俄罗斯金融形势点评[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年02期
5 程亦军;;俄罗斯金融市场述评[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年07期
6 关雪凌;俄罗斯经济前景不容乐观[J];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03期
7 李中海;俄罗斯外债:经济增长背景下的隐忧[J];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04期
8 许新,郑东生;俄罗斯金融体制的改革[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06期
9 米军;郭连成;;中俄金融体制转轨:基本问题与发展路径[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01期
10 徐向梅;中俄转轨道路比较分析[J];俄罗斯研究;2005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于宏建;[N];人民日报;2008年
2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光政;[N];人民日报;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红坤,王前福;我国利率改革演绎中的收益成本分析[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陈琛,许亦玫;中国货币替代现象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02年02期
3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课题组;建立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沈悦,王书伟,吕婧;初次开放资本账户:国际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J];改革;2003年01期
5 黄俊辉,王浣尘;中国股市流动性、波动性和交易特征的实证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许睿,冯芸,吴冲锋;影响中国A股市场流动性的政策和因素[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朱仁友;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年03期
8 袁宜;资本项目开放中的汇率安排——印度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9 邵莹;李珍玉;;中美国债市场比较分析及启示[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贾天奇;;体育彩票市场开发及营销策略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陈曦;谢元态;;中国城乡关系的金融学透视[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凯丽;;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与香港联系汇率制的前景[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庞洁;;中美国际收支比较与分析[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陈野华;甘煜;;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证券业自律管理缺失的理论分析[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王立谦;;利率市场化改革之我见[A];国际经贸研究论文集(2003年)[C];2003年
6 韩英彤;;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野华;;序[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刘宇春;景维民;;中国转型期的投资效率与所有制结构:国家治理的视角[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叶治刚;;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认识[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何茂涛;;信贷配给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孙铭;周博士施政演说:部分扬弃渐进式改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2 李骐;丽珠开B股回购先河 渐进式改革起步[N];华夏时报;2008年
3 王宇;波兰退出:渐进的经典[N];中国经营报;2005年
4 刘泽民;农信社渐进式改革的激情三步曲[N];证券日报;2006年
5 王秀丽 谢伟东;俄罗斯银行体系仍未恢复元气[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6 陆磊(作者单位:招商银行研究部);激进式利率市场化时机成熟[N];证券时报;2005年
7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周小川;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与汇率体制的演变[N];金融时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徐思佳;渐进式改革的信号[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9 杨利宏;保守VS激进:瑞银蜕变之路[N];中国经营报;2006年
10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杨涛;另一个越南[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阙伟成;中国股票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吕立才;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及涉农产业发展[D];浙江大学;2006年
4 杨宏恩;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变化与影响[D];复旦大学;2005年
5 刘永生;中国转型期消费信贷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龚锋;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稳健经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4年
7 胡立法;FDI和经济增长:国内金融市场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文群;中国企业债券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郑昌国;韩国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建博;FDI在中国的区域分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陈辛;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沈春明;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模式选择[D];清华大学;2005年
4 冯晓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曼丽;东亚货币合作与我国的对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张明;中国与老挝银行体制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郑杰;中国证券业规制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证[D];暨南大学;2005年
8 李元元;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汇率协调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刘莹;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中的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夏家辉;外汇储备管理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本文编号:2447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447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