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服务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16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11 11:07
【摘要】:本文在现有研究和相关理论基础上,选取了4个影响服务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因素,并利用中国16省市的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法制水平、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等因素与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显著正相关,而人力资本水平对服务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促进作用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其作用才会显著为正,即服务业FDI对地区经济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
[Abstract]: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and related theories, this paper selects four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of service industry FDI, and empirically tests it with panel data from 16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legal system, the degree of marketization of labor force and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of FDI in service industry. The effect of human capital level on the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of FDI in service industry will be positive only when the economy develops to a certain level. That is, the "threshold effect" of human capital exists in the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of service industry FDI to regional economy.
【作者单位】: 广东金融学院经贸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102002)
【分类号】:F224;F832.6;F752.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卫平;方石玉;;生产者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4期

2 马元;刘婧;;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与天津市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9期

3 贺梅英;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广东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殷凤;;中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现状、问题与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5 王恬;;人力资本流动与技术溢出效应——来自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8年04期

6 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7 龚六堂,谢丹阳;我国省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8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9 张海洋;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10 汪德华;张再金;白重恩;;政府规模、法治水平与服务业发展[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昕;徐家源;;我国钢铁行业政府投资的经济效益研究——基于资本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3 滕宏林;方荣华;;基于广东视角的水产品出口贸易促进渔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4 刘秉镰;刘勇;;对我国公路水运交通省际资本存量(1952-2004)的估算[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李鲁欣;李玉江;;基于SPSS对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08期

6 徐蕾;刘学敏;;论“资源优势陷阱”效应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J];北方经济;2008年10期

7 杨阳;姚利民;;技术差距对FDI技术溢出影响的门槛回归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02期

8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9 禄雪焕;;FDI对我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李瑞娟;孙琳琳;;中国省际资本使用效率测算:1981~2005[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文海;;国有部门改革、劳动力市场障碍与自我就业:理论与经验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4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张同斌;杨彬;高铁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外资与内资企业间双向动态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兼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6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7 石建国;武力;;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庆和;;1949-2008年贵州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基于灰色生产函数模型的核算[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9 宋德军;刘阳;;发展服务业促进社会就业研究[A];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研究[C];2008年

10 周重阳;;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扩大的悖论——基于两种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分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8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9 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窦森;基于股权合作的FSFDI技术溢出效应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哲丽;FDI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星;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康潇丹;下游企业损失厌恶对重大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的约束机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青;两岸贸易对两岸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春梅;区位优势分析视角下我国服务业FDI路径选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平;中国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9期

2 李慧中;贸易与投资动因: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差异[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孙文博,陈朗,范志刚;我国服务业的引资环境评价[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2期

4 张海洋,刘海云;外资溢出效应与竞争效应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3期

5 戴枫;中国服务业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3期

6 李慧中;为什么发达国家服务价格高于发展中国家?——兼论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Z3期

7 江小涓;吸引外资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和研发能力提升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02期

8 王春法;FDI与内生技术能力培育[J];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02期

9 胡祖六;关于中国引进外资的三大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02期

10 桑秀国;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模型及对中国数据的验证[J];管理世界;2002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艳丽;刘传哲;;人力资本与FDI技术溢出——来自中国的证据[J];统计与决策;2006年17期

2 王艳丽;刘传哲;;人力资本对FDI技术溢出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03期

3 刘传哲;王艳丽;;人力资本与FDI技术溢出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11期

4 ;参加第九届世界生产率大会的汇报提纲[J];生产力研究;1995年05期

5 赵静;;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经济论坛;2008年10期

6 ;人力资本度量国际研讨会暨中国人力资本指数讨论——人力资本的度量及对增长和福利的贡献会议公告[J];生产力研究;2009年18期

7 王俊熙;陕西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鲁延琴;;关于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年01期

9 邓肯·奥斯汀,保罗·费思,戴尔·罗思曼,罗伯特·里珀托,黄晏;环境保护与生产率增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06期

10 陈仁坚;;人力资本:知识经济时代的后发力[J];大经贸;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嘉新;;企业间生产率比较研究[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刘正良;桑光淇;;中国人力资本影响FDI效应吸收的区域差异[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郭庆松;;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4 马占彪;;浅析西部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与经营[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5 吴国伟;;河南省的城市生产率与城市化[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刘波;;工业生产率的演化规律[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7 陈迪平;;我国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不足问题分析[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银娥;魏君英;;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中国服务业增长[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9 崔子龙;;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统筹发展[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大兰;;发挥政府公共职能,做好中层次人力资本开发——以江西省为例[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苗凡卒;让人力资本成为“硬牌”[N];深圳商报;2006年

2 常国梁邋通讯员 张凤军 陆苏华;泰兴工业产品合格率全省领先[N];泰州日报;2007年

3 华强森 麦肯锡公司上海分公司董事;超级城市也能高效又节能[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4 王益;4.4%:美失业率降至5年来最低[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5 郎楷淳;欧洲人休假工作两不误[N];中国信息报;2009年

6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刘汉辉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 李磊;强化人力资本“充值”理念[N];中国人口报;2008年

7 张吉祥 张荣;泰州50家企业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标准[N];江苏经济报;2006年

8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周业安;从“浮夸风”到“地方保护主义”[N];中国经营报;2008年

9 记者 宋柏松、王玉亮;秦皇岛市全力打造食品安全净土[N];河北日报;2006年

10 莫怩;重视人力资本投资[N];广西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窦森;基于股权合作的FSFDI技术溢出效应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蔡琳;经济转型中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白洁;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刘蕾;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影响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何东琪;人力资本生成及积累的制度环境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6 冉斌;服务企业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陈卓淳;FDI在中国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岳书敬;区域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黄建锋;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及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10 于向光;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玮;国内外技术溢出与人力资本门槛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陈明强;中国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周孝利;FDI技术溢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D];重庆大学;2009年

4 谢明雨;FDI对安徽省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付强;FDI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的特征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曾燕;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D];东北大学;2008年

7 吴杰;FDI对汽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展馨;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及其影响因素[D];山东大学;2009年

9 原二军;基于吸收能力的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胡腾;我国FDI技术溢出效应与吸收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56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456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8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