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DSGE模型框架下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19-04-15 16:22
【摘要】:货币政策规则是中央银行为了保持通货膨胀和产出稳定并使经济更快发展所使用的货币政策的指导原则。目前,通行于各个国家的货币政策规则主要有利率规则和货币供应量规则。过去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都已逐渐从货币供应量规则过渡到利率规则,而在我国不管是应用方面还是理论研究方面,对于哪一个货币政策规则更适合我国始终都还没有定论。因此,本文试图在DSGE模型的框架下,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得出,相比于货币供应量规则,利率规则下:(1)货币政策更有效;(2)技术冲击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和产出波动更小;(3)技术冲击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影响更短暂。因此,研究得出,我国更适合使用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22.0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高;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国经济波动数量分析[D];北京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封思贤;;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高;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国经济波动数量分析[D];北京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贾丹;中国货币数量变化与产出变化动态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龙霁月;经济周期波动传导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光明;齐鹰飞;;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一个基于CF滤波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7期

2 奚君羊,刘卫江;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思考——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新界定[J];财经研究;2002年04期

3 李春吉;中国货币经济波动的一般均衡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10期

4 黄赜琳;;技术冲击和劳动供给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分析——基于可分劳动RBC模型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5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6 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7 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8 李建伟;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特征[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9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10 刘斌;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及在我国的应用[J];经济研究;2003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召元;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D];北京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泽盛;货币政策规则选择:一种股票市场的视角[J];生产力研究;2005年06期

2 何晓晴;钟羽;;货币政策规则:理论、模型与应用[J];金融经济;2007年12期

3 张有;;论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构建[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5期

4 张屹山;张代强;;货币政策规则的稳健性[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2期

5 龙成学;;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J];当代经济;2009年11期

6 高士成;;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的微观基础概述[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5期

7 郑欢;;货币政策规则及在中国的应用——基于理论方面的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8期

8 刘斌;;稳健的最优简单货币政策规则在我国的应用[J];金融研究;2006年04期

9 徐宝林;;资产价格波动、通胀预测和货币政策规则[J];求索;2006年12期

10 肖扬清;徐宝林;;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规则[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扬;彭兴韵;;解析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及其货币政策理念[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黄格斯;美联储:围绕决策透明度舌战[N];证券时报;2005年

2 张晓晶 汤铎铎;滞胀离我们有多远[N];中国财经报;2011年

3 记者 张东臣;利率市场化的国家才有条件采用泰勒规则[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4 郑超愚;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建议[N];金融时报;2004年

5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 郑超愚;新一轮经济周期中货币政策呈现趋紧倾向[N];金融时报;2004年

6 宋立;货币政策应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N];国际金融报;2003年

7 魏革军;中央银行的行为哲学[N];金融时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史进峰;M2+修正货币度量失真 同业存款、银行理财或被“收编”[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娅芬;基于DSGE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规则有效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赵伟;中国货币政策绩效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福岭;中国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丽娟;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模型与计量检验[D];吉林大学;2012年

6 刘晴辉;货币政策、企业行为与商业周期[D];复旦大学;2010年

7 王晓静;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韦邦荣;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0年

9 江日初;内生性视角下中国货币政策规则转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丁福云;货币政策规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晓;货币政策工具规则及其在我国的实证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2 赵卜萱;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3 丁晶;货币政策规则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张苗;我国货币政策规则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5 崔译文;普尔分析框架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D];浙江大学;2011年

6 孔雀;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王华;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其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黄小东;基于盯住通货膨胀框架的最优货币政策体系的实施[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穆楠;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及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D];广东商学院;2012年

10 洪结银;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兼论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58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458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a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