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异质性特征对货币政策信贷传递机制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信贷扩张、监管错配与金融危机:跨国实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财经大学》 2013年
银行异质性特征对货币政策信贷传递机制的影响研究
宗彪
【摘要】:货币政策传递机制是货币政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直接关系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其中一个重要机制就是强调银行在货币政策传递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即银行贷款渠道。鉴于银行在资金融通中的核心地位,尤其是像我国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是依靠银行间接融资的局面下,研究银行在货币政策中的传递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现有大量有关研究货币政策信贷传递机制的文献研究。但大多数研究建立在银行同质性的基础上,研究货币政策信贷传递机制在我国的存在性及其作用大小。而对货币政策效应的银行异质性问题重视不够。由于不同商业银行在微观特征方面的异质性,货币政策的变动对于不同异质性特征的银行会产生不同的信贷反应影响。货币当局在指定货币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到不同异质性特征的银行的不同反应,不仅可能导致信贷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还可能弱化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信贷传递机制影响实体经济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银行对货币政策反应的差异性,这样才能深人地考察货币政策变动导致的商业银行资产组合调整的结构效应,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梗阻的原因,以改善货币调控效率。 本文基于我国目前银行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差异的现实,着力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系统研究货币政策信贷传递效应的银行差异性。 本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六部分,具体为: 第一部分是绪论。文章主要是从理论和货币当局宏观调控实践角度提出了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部分是银行异质性特征的刻画与描述。以我国上市的16家银行为代表,对银行的五种主要异质性特征进行了刻画与描述。 第三部分是制度背景描述与理论假说的提出,结合我国制度背景提出五个假说,分别阐述了银行的规模水平、流动性水平、资本充足率水平、盈利能力水平、所有权特征的不同会导致银行对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冲击会有不同的反应。尤其是分析了国有银行相对于股份制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而言对货币政策冲击的信贷反应。 第四部分为计量模型设定和变量的定义,将银行的异质性特征指标引入CC-LM模型。建立了考虑了银行微观异质性特征的贷款决定模型,借助stata11计量软件,通过利用GMM进行实证研究。 第五部分为计量估计结果和解释。研究表明了在以资产主导型的盈利模式下银行规模对于货币政策的信贷传递渠道有着强烈的影响,其次是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水平。而由于我国存在着较为完善的同业拆借制度以及银行证券等较低的回报下,流动性水平反而对银行的贷款无显著影响。此外我们也得出了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国有银行对于宏观调控其信贷行为影响更为显著。 最后是结论及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表明银行的异质性不同会导致银行具有不同信贷反应行为。从而为我国银行业改革、货币当局把握货币政策调控提供了理论借鉴。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22.0;F832.4;F832.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喜;;中国货币条件指数的理论研究与动态分析[J];财经论丛;2008年02期
2 项卫星;李宏瑾;白大范;;银行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泡沫:美国、日本及东亚各国和地区的教训[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3期
3 宋立;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4 方显仓;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弱化的原因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江群;曾令华;;一般均衡框架下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研究[J];经济评论;2008年03期
6 赵振全;于震;刘淼;;金融加速器效应在中国存在吗?[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7 马勇;杨栋;陈雨露;;信贷扩张、监管错配与金融危机:跨国实证[J];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8 蒋海;朱滔;李东辉;;监管、多重代理与商业银行治理的最优激励契约设计[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9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李成;常欣;;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调控[J];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10 易纲;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1996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宇;;我国银行业改革中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9期
2 王雅龄;郭宏宇;;基于功能视角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监管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麦元勋,田晔;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05期
4 仉巍;刘丙泉;;基于谱分析的东北三省经济波动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5期
5 闵亮;;基于工业数据的外部融资依赖与行业波动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6期
6 陈灵;徐云松;;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7 吴晶妹;夏润中;景舒文;;银行信贷与商品房价格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5期
8 赵进文;熊磊;;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保险需求传导效应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11年07期
9 王千;;含财政政策的我国金融条件指数的构建及应用[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王钢;支持老汽车工业基地再铸辉煌——振兴十堰市地方汽车工业的思考[J];汽车工业研究;200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宪丽;张同斌;李颖;高铁梅;;中国工业经济景气循环特征及本轮波动特点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章姗;;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罗光强;曾福生;曾伟;;产业结构变迁对湖南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5 林嗣明;;福建省金融增长及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6 王翔;李凌;;中国的金融发展、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一项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7 郑建明;;汇率理论的最新发展及汇率变动的资产价格效应——兼论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宏观调控思路[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庄佳强;;中国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9 白俊;连立帅;;货币政策、产权性质与信贷资金配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白俊;连立帅;;货币政策、产权性质与信贷资金配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莉;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及效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贵鹏;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鹏;台湾经济波动冲击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黄武俊;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文斌;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冯菲;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8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9 宋淑琴;信贷契约的治理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关大宇;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条件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雪;世界油船订单量的波动及其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孙璐;非理性预期的房地产泡沫评估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潘云爽;基于信贷传导渠道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李觅;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5 胡黠;中国货币政策的收入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洪燕;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许道林;我国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间传导机制的计量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朝洋;中国信贷扩张与房地产价格泡沫[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浩;中国托宾Q效应的检验及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秋红;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用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筱峰,乔立娟;不对称信息下商业银行惜贷行为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07期
2 刘凤芹,谢适汀;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效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2期
3 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2期
4 庞明川;;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实践模式与理论创新[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2期
5 蒋海;金融监管中的激励冲突与调整[J];财经研究;2004年01期
6 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3期
7 许友传;;信息披露、市场约束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J];财经研究;2009年12期
8 陈维云,张宗益;对资本结构财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01期
9 何德旭;葛兆强;;公司治理与银行成长之关系探讨(上)——兼论我国银行公司治理的建构[J];财贸经济;2006年11期
10 李华民;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制改革及激励目标改进[J];金融论坛;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树成;[N];经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玉红;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梅;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浙江金融;2000年09期
2 吉可为,苑德军;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张鹏;不稳健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的负面作用[J];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05期
4 戴相龙;戴相龙表示 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30期
5 钱敏华;;正确认识货币政策拉动内需的作用[J];对外经贸财会;2000年04期
6 于惠玲;;我国货币政策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华北金融;2000年11期
7 黄健;;货币政策:寻求新工具[J];资本市场;2000年11期
8 李春琦;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搭配[J];当代财经;2001年01期
9 朱正元;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辩证否定与启示[J];南方金融;2001年05期
10 宋立;继续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的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帅;徐长生;;货币状况指数:我国货币政策的信息指示器[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高珂;时光;;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出现倒‘V’型转变原因浅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许晋波;;新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4 徐洪才;;2012年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展望[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5 李翀;;关于近年来我国宏观货币政策力度的存疑[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6 孙日瑶;;论货币政策的不完备性与我国对策[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7 刘降斌;潘慧;;我国货币政策外部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基于1998-2010年季度数据的实证检验[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琳;赵世君;吴冰晶;;企业对外投资对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反应研究[A];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李艳秀;;经济危机背景下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比较[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10 刘莉亚;;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差异化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江山 王迎晖;[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何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林妙云;[N];中国审计报;2006年
4 周明;[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鲁政委;[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林纯洁;[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李扬;[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王东京;[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9 杨雪婷;[N];北京商报;2007年
10 冀远;[N];证券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伟;中国货币政策绩效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李虹檠;多重二元结构与中国货币政策差异效应[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胡新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侯超惠;论中国的货币政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李昱;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货币政策[D];吉林大学;2006年
6 吴丹;支持货币政策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赵海云;中国货币政策体系框架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王姣姣;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宗林;资产价格与我国最优货币政策[D];南开大学;2012年
10 张尚学;就业优先的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光灏;基于省际数据的央行统一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孙敬祥;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及其有效性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3 王萍;开放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演进及其效果评价[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4 卞立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朱建勋;转型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昀;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冲突[D];兰州大学;2009年
7 申岚;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8 陈飞;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于倩;试析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货币政策措施与取向[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10 韩梅;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信贷扩张、监管错配与金融危机:跨国实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6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46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