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金融环境下基于耗散结构的科技创新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0 07:04
【摘要】:通过对金融环境下区域经济系统耗散结构的研究,分析了区域经济系统引入金融环境下的负熵后系统的演变情况,构建出金融环境下基于耗散结构的科技创新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概念模型,并提出对策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dissipative structure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in the financi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negative entropy in the financial environment. The conceptual mod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upported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ased on dissipative structure in financial environment is construct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吉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F127;F8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树林,宋艳丽,姜明辉;区域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支持系统功能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16期

2 陈军,王亚杰;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邝雨;范祚军;;论北部湾经济区(中国)金融服务支撑体系的构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孙清,李东;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经验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4年09期

3 张玉明;张会丽;燕鹏;;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的区域金融一体化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张旭军;;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近期国内文献综述[J];嘉兴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沈坤荣,孙文杰;投资效率、资本形成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6 皮舜,武康平;房地产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间的因果关系——对我国的实证分析[J];管理评论;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谭术魁;陈晓川;;我国银行信贷与土地价格波动关系的实证分析[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2 蒋兴华;邓飞其;陈;;区域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体系构建及运行机制分析[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喻平;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吴淑莲;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3 王冬生;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小剑;西部金融发展及政策选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周茂彬;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牛慕鸿;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与行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仇磊;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李晓羽;中国金融发展水平与收入分配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李童蕊;长春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卢国利;基于协整理论的中国金融产业绩效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8 刘昭亮;股票市场、信贷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关欣;天津市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10 岳娟;陕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西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丽华;观念的转变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J];商业研究;2004年12期

2 徐沛;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反思[J];金融论坛;2002年07期

3 陈巍,万文丽,苗葳,李诚固;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4 肖红艳,谭咏梅;试论信息时代高等学校的职能[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年04期

5 刘友金,黄鲁成;产业群集的区域创新优势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2期

6 黄刚;蔡幸;;开发性金融对广西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支持模式初探[J];改革与战略;2006年05期

7 杨宇;郑垂勇;;企业家精神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典型相关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3期

8 徐宪平;风险投资模式的国际比较分析[J];管理世界;2001年02期

9 陆静超;经济增长理论的沿革与创新——评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孙伍琴;论不同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衣保中;;20世纪东北区域土地开发模式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3年

2 李廷勇;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测度与实证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3 鲁志国;广义资本投入与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陈旭;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5 黄茂兴;论技术选择与经济增长[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丽杰;大连市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于珍;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8 沈能;技术创新的金融安排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多杰;;依靠科技创新 加快转变青海经济发展方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2期

2 贾晓梨;;加强科技条件建设 促进吉林省五大产业发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胡长生;;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科技支撑[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加强科技创新 突破“中等收入陷阱”[J];科技传播;2011年12期

5 ;突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技创新能力制约[J];科技传播;2011年12期

6 余利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J];今日科技;2011年07期

7 本刊编辑部;;让科技创新精神扎根基层[J];中国农村科技;2011年06期

8 李雅芳;;西部大开发必须实行特殊的货币金融政策[J];中国经济快讯;2000年10期

9 王平;;以科技服务平台支撑江苏创新型经济发展[J];群众;2011年06期

10 ;创新驱动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动力[J];经济;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舒飞涛;崔洪章;许静;张树兰;;把握科技创新政策 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2 张军;;紧紧依靠科技创新 激发河北发展活力 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提供有力科技支撑[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安;贾传亮;朱美琳;;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比较分析[A];地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第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徐东礼;曲永义;袁红英;徐凤民;杨梅;孙晶;崔凤祥;;提升山东社会公益事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A];2007山东省重点学术研究成果[C];2008年

5 贾传亮;陈安;朱美琳;;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王科学;;加快科技创新 促进跨越发展——浅论实现任城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A];《依靠科技进步 推进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和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学术研讨成果选编[C];2008年

7 胡晋源;;科技创新与贵州经济跨越式发展[A];贵州省第二届科技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路甬祥;;科技创新与小康社会[A];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大会报告汇编[C];2003年

9 吴承春;秦长平;胡紫玲;;新时期我国产学研工作的现状、趋势和发展思路[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高粱;;跟踪模仿和自主创新——兼论国家竞争力导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A];2005年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论文集(续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富斌;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迈出新步伐[N];陕西科技报;2008年

2 记者 韩富斌;陕西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迈出新步伐[N];陕西日报;2008年

3 记者 赵建卿;天水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N];甘肃日报;2009年

4 记者彭吉增;王益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N];铜川日报;2009年

5 记者 田时胜;推动钦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N];钦州日报;2009年

6 记者 张俊德;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N];张掖日报;2010年

7 记者 朱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发挥示范带头作用[N];连云港日报;2010年

8 记者 陈静 通讯员 黎广胜;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N];钦州日报;2010年

9 湖南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郭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重要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N];山西政协报;2011年

10 记者 管华明 通讯员 刘琼 胡梦丹 李园;云梦“四招”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N];孝感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宋丽莉;大庆高新区科技创新体系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2 王通武;山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D];山西大学;2004年

3 王秀明;新疆科技创新能力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4 吕震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5 李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实证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6 李烁;区域知识存量、知识扩散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7 陈刚明;FDI与产业集聚关系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73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473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a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