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中国证券监管者非理性行为关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24 11:54
【摘要】:通过对证券监管部门进行问卷调研,并结合统计学中列联表的Kendall相关分析方法,对监管者自我服务偏见、后视偏见和推卸责任效应进行分析,检验监管者的自我服务偏见和后视偏见之间、后视偏见和推卸责任效应之间以及推卸责任效应和后视偏见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监管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服务偏见、后视偏见和推卸责任效应,且这三者之间两两存在关联。监管者应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非理性认知偏差,并且在纠正这些偏差时注意不同偏差之间的关联。
[Abstract]: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of the securities regulatory department and the Kendall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of the statistical list, the self-service bias, the back-view bias and the responsibility effect of the regulator are analyzed, and the self-service bias and the back-view bias of the regulator are tes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ck-view bias and the buck-responsibility effect, as well as between the buck-off and the back-view bias. The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 regulators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self-service bias, back-view bias and shirking responsibility effect, and there are two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m. The regulator should recognize the self-existing non-rational cognitive bia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deviations when these deviations are corrected.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斯伦贝谢中国公司;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有效性研究”(05BJL02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资本市场系统稳定性评估和监测研究”(11AZD010)
【分类号】: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亚琴;陆蓉;;隐私权与知情权:证券交易信息披露边界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04期

2 单树峰;行为金融理论中的投资者行为[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3期

3 蔡地;万迪f ;;管理者过度自信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8期

4 赵新顺;;金融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及其演进——行为金融与标准金融研究范式之比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赵静梅;吴风云;;非理性的博弈:行为金融学视角的证券监管[J];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12期

6 杨胜刚;行为金融、噪声交易与中国证券市场主体行为特征研究[J];经济评论;2002年04期

7 谭明;行为金融学理论简述[J];商业经济;2004年05期

8 李静萍;行为金融理论:一个新的分析思路[J];经济问题;2004年01期

9 丁际刚,兰肇华;前景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2年09期

10 刘国风;;证券市场非理性程度的行为金融学阐释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符林;宋阳;;个人投资者对无信息事件的反应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3期

2 茆晓燕;;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及影响因素趋势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2年09期

3 金春来;丁晓霞;;公司投资决策中的非理性行为及其影响[J];财会月刊;2008年32期

4 周达勇;张正勇;;前景理论下的财务决策分析[J];财会月刊;2009年08期

5 罗黎平;;证券市场卖空交易信息披露边界问题研究——一个基于成本收益方法的分析框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6 张谊浩,陈柳钦;中国行为金融研究综述[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阮晓明;;中国内地股票市场交易主体及行为探析[J];当代经理人;2006年15期

8 乔洪武,孙小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及其贡献[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5期

9 王永平,孟卫东,杨秀苔;非理性交易行为、股价波动与中国股市[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0期

10 杨文超;;对个体投资者行为偏差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发展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慧凤;张林;;企业会计准则第三方强制实施效率的二元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茆晓燕;;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博;多水平框架下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偏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余沿福;我国股市急跌现象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刘新全;城市群卫星城市区驾驶者出行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何琳洁;证券投资者行为演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吴婷婷;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理论与实证[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盛均全;中国林业投融资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7 邢栋;保险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法经济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贺学会;证券市场中的噪声交易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杨奇志;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赵利人;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婷婷;浙江省企业管理者风险决策态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段亚春;基于后悔规避的个体投资策略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阎呈平;中国A+H股交叉上市企业股价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锡刚;股票价格对信息冲击的反应程度及动态调整过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谢丹;专有信息对我国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缪滔;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规模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宋乾坤;机构投资者行为对我国股市稳定性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姬海华;行为财务理论及其在公司投资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甄文真;基于羊群行为商业银行信贷传导效应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10 李X;噪声交易对IPO首日回报率的影响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雪军,蔡健琦;行为金融理论中的决策偏差与相对理性[J];商业研究;2003年14期

2 杨胜刚,吴立源;非理性的市场与投资:行为金融理论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1期

3 张宗强,伍海华;基于上证180指数股票的羊群行为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1期

4 杨涛;黄健柏;;基于过度自信的股权激励模型[J];系统工程;2007年10期

5 陈其安;杨秀苔;;基于代理人过度自信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6 余明桂;夏新平;邹振松;;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激进负债行为[J];管理世界;2006年08期

7 郭晔;中国证券监管制度的换位思考[J];经济科学;2004年03期

8 施东晖,陈启欢;信息不对称下的投资者类型与交易行为——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科学;2004年05期

9 刘力;行为金融理论对效率市场假说的挑战[J];经济科学;1999年03期

10 杨胜刚,刘昊拓;金融噪声交易理论对传统金融理论的挑战[J];经济学动态;2001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上证报投资者维权志愿团成员 宋一欣;[N];上海证券报;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晨,凌峰;谁来监管监管者?——以证券市场监管为例[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张卫星;证券监管者也需自我批评[J];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13期

3 白莹;;论在证券监管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高宇;王遥;;证券监管腐败行为分析[J];财会月刊;2007年35期

5 石莉萍;;基于博弈分析的证券监管效率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黄宗福;;证券监管的静态博弈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罗正英;陈莉;;证券监管者双引擎激励与监管效率[J];财贸经济;2008年02期

8 李震刚;;我国上市公司证券监管体制立法缺陷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4期

9 赵娟;;证券监管的目标定位:理论分析与中国选择[J];金融与经济;2010年08期

10 陈桂桂;;完善我国证券监管权合理行使的思考[J];消费导刊;2006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卫星;证券监管者也需自我批评[N];经理日报;2005年

2 国际证监会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 新西兰证监会主席 Jane Diplock 高鹤 秦毓 编译;把降低系统风险目标融入到日常工作中[N];中国会计报;2011年

3 蔡劲松;A股惨跌 根在内伤[N];中国财经报;2011年

4 ;证券监管为何困难重重?[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5 财经评论员 余丰慧;A股急挫的根本原因[N];上海证券报;2009年

6 刘俊海;证券民事责任的法律完善[N];检察日报;2002年

7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 易宪容 ;证券市场改革:监管部门职能必须转变[N];经济参考报;2005年

8 王建新;全球联合监管反财务欺诈[N];中国财经报;2005年

9 广义;外国月亮不比中国圆[N];医药经济报;2002年

10 王康;麦道夫:世纪巨骗骗了半个世界[N];市场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莉;证券监管者激励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2 李广磊;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证券市场监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庞魁霞;WTO与我国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4 安晓艳;网络证券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李海艳;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6 翟继刚;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050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050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f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