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及风险防范分析
发布时间:2019-07-24 10:54
【摘要】: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业务在我国的愈演愈热,其发展形态已从原来的业务探索初级阶段逐渐发展为探索与风险并重的中级阶段。尤其2003年后,电子商务特别是淘宝网的出现,我国传统的金融支付手段已明显不能满足商家与消费者的需求,而具便捷性、随意性的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型消费及支付方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表现的空前活跃。截止到目前,虽然移动支付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多年并具备了初具规模的潜在市场,但纵观世界尤其是与日、韩等此类业务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现今我国的整个移动支付产业仍处于发展的较低级阶段,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类网络金融犯罪也层出不穷,移动支付虽然凭借便捷性受到一致好评,但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所以研究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并且分析其风险防范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对已有的移动支付研究进行阐述,并分析移动支付的研究意义。第二章从产业性质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的移动支付运营模式及发展现状。第三章本文对美国、日本、英国以及韩国等发达国家移动支付模式进行解析,并就这些国家移动支付模式给我们的启示进行了进一步讨论。第四章、第五章就我国移动支付发展中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在发展中受到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力求移动支付运行模式在发展中可以消除各类风险因素。第六章是本论文的结论部分,提出了本人的观点,即:价值网三大核心节点形成战略联盟,通过有效合作来对抗移动支付模式运行中的各类风险,并且要注重不同细分市场下的专业分工,取彼之长、补己之短,促进我国移动运用模式在新形势下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研究移动支付产业的不断发展及成熟的过程,并对移动支付运行模式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是必要通过合理措施来将其有效解决,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移动支付运营模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24.6;F832.2
本文编号:2518594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24.6;F8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丹;;国外移动支付对中国手机银行的借鉴意义[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2 赵其朋;;移动支付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J];邮电设计技术;2014年08期
3 梁春雷;;基于安卓平台移动支付的应用和安全研究[J];电子世界;2014年13期
4 郝慧丽;;移动支付的法律风险及其监管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4年18期
5 李婧;阮丽华;;消费者移动支付感知风险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10期
6 邱英杰;杨晓倩;;中国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09期
7 李大伟;;移动支付技术安全问题探析[J];甘肃科技;2014年02期
8 张倩;李秀娟;夏芸;;移动支付关键技术专利布局状况探析[J];电子知识产权;2013年08期
9 郭旭;;移动支付模式下的消费者信任风险及对策探析[J];商业时代;2013年20期
10 刘春梅;;对支付机构从事移动支付业务的风险评估分析[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3年03期
,本文编号:2518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18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