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主要货币竞争格局及我国储备的结构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4 09:02
【摘要】: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世界货币格局由美元独霸朝着多元化方向转变。然而,美国雄厚的实力使得美元在其后的数十载中依然是最主要的世界货币,直至欧元的诞生——出现了能够与美元相抗衡的世界货币,形成了当下美元与欧元寡头垄断的格局。但是,货币竞争格局是与经济竞争格局息息相关的,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都有力地推动着人民币的国际化。货币格局的转变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快,也迫使我国重新思考和研究储备结构的管理。目前我国储备的结构管理存在着结构单一、投资收益率低、黄金储备严重不足的问题。由于国际储备中外汇储备占据绝对地位,并且在基金组织储备头寸与特别提款权取决于缴纳份额的多少,不能够随意变动,因此,本文在分析时主要着眼于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在研究币种结构时,选取美元、日元、欧元和英镑四种货币,并结合黄金资产考虑,通过资产组合理论与货币需求理论的结合研究,得出收益性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目标综合考虑下的结构目标区间为美元50~55%,日元10~15%,欧元18~23%,英镑4~6%,黄金3~7%,其他货币2~4%;此外,据估计,未来欧元资产的比重将会升至30~40%。对于资产结构的研究则着眼于资产配置的问题,即流动性资产与收益性资产的比例配置,通过对流动性资产规模(包括交易性储备规模和干预性规模)的计算,得出流动性需求储备的合理占比为60%、收益性储备占40%。这样的储备结构是合乎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原则的,同时也是合乎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目标的。在安排储备结构时,首先,满足国际支付的流动性需求,确保我国的国家信用,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首要支撑。其次,人民币的国际化应该首先在贸易领域实现,然后逐步过渡到投资和储备领域。在贸易领域,我们可以利用市场的多元化,通过贸易结构、外债结构、外商直接投资、各国经济实力、汇率制度乃至投资收益这6个因素布局实施和传导,使得储备结构仅仅依靠市场的途径实现自我调整和多元化,提高我国储备收益率的同时减弱对美元的依赖性,并在此过程中扩大人民币的结算规模,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谭雅玲;;金价变化因素与外汇黄金储备的连接[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2535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35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5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