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监管指标对银行资本补充的影响
【作者单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分类号】:F8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懋;黄儒靖;;《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0年11期
2 ;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向规范靠拢[J];中国对外贸易;2004年03期
3 宋琴;郑振龙;;市场结构、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J];金融论坛;2010年11期
4 马蔚华;;长大不一定意味着成熟[J];中国企业家;2006年Z1期
5 刘明康;强化资本监管 提高银行体系稳健性[J];中国金融;2004年10期
6 孙铁麟;李敏强;;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策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年07期
7 余克波;;强化资本约束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思路的转变——基于巴塞尔协议最低资本要求视角[J];中国市场;2011年26期
8 李伏安;;综合经营 中国银行业的二次革命[J];资本市场;2007年12期
9 李文泓;罗猛;;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顺周期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0年02期
10 史晨昱;;摆脱银行成长怪圈[J];董事会;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招商银行总行战略发展部课题组;许世清;刘勇;;中国银行业运营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成雪;;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软件测试会议与移动计算、栅格、智能化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祝健;;面向21世纪:中国银行业发展趋势探析[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4 吴丽霞;;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5 周建;程广林;;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机构战略联盟合作路径分析——基于资源基础观的角度[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吴电云;张晨;;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昌盛;;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若干思考[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监管体制改革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及对策[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9 赵葆华;孟洪涛;张晖;;浅议商业银行增长方式的转变[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牛锡明;杜莹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防范客户信用风险[A];加强管理和技术进步:应对危机的现实选择——2009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萃;从4%到12%[N];金融时报;2009年
2 记者 吴雨 苏雪燕;资产破百万亿释放出什么信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3 见习记者 吴婷婷;5年规划见效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全达标[N];证券日报;2010年
4 记者 聂伟柱 实习生 黄诗欣;资本新规“碰撞”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夹缝求生”[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5 银讯;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指引》[N];上海金融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杨中华;巨量信贷存隐忧 银行坏账潮难再现[N];华夏时报;2009年
7 记者 赵晓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指引》发布[N];经济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欧阳洁 许志峰;怎样看待银行再融资[N];人民日报;2009年
9 经济学博士 乐嘉春;信贷适度收缩或加大再融资压力[N];上海证券报;2011年
10 景明;银行扎堆筹资要避免伤及股市[N];中国证券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芳;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2 神玉飞;中国银行业制度风险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唐艳芳;论降低银行不良资产的政府作为[D];厦门大学;2006年
4 吴慧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D];暨南大学;2006年
5 魏世杰;业务分散、空间分散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6 齐树天;中国商业银行X效率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邓学衷;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8 王志刚;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实证分析及监管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陈潘武;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刘路;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及其个人理财业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小芳;新巴塞尔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差别化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2 邵琼玉;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升与资产增长的约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周苗苗;《新巴塞尔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4 于樱楠;资产证券化对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5 邵晓蕾;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6 刘曜;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娟;资本充足率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8 葛彬;新巴塞尔协议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肖卓;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制度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朱宏放;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42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42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