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福建省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02 19:42
【摘要】:区域经济振兴金融须先行,金融产业集聚是促进金融产业发展,提升金融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运用区域集聚度指标对福建省金融产业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评价,深入分析了现有的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旨在为福建省制定金融资源分配方案与金融产业合理布局,促进福建省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福建省内已经产生金融产业集聚现象,其集聚水平在不断上升,且金融产业集聚不仅可以整体促进省内经济发展,更可以通过使省内三次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2.7;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发挥省级学会优势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J];科协论坛;2011年08期

2 李兆青;李薇;;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J];中国市场;2011年18期

3 马贞荣;;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1年13期

4 锁冠侠;;地方高校如何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J];发展;2011年08期

5 滕佳;;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11年13期

6 刘锋;;俄罗斯区域经济潜力研究[J];西伯利亚研究;2011年03期

7 王红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5期

8 史红玲;;浅析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6期

9 何龙斌;;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落后的主观因素与对策[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王晓丹;;世博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世红;王跃德;;粤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关恒;;六枝布依族区域经济发展初探[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3 李录青;;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徐长春;;打造主体功能区 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5 蒋正华;;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 加快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发展[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6 王渝梅;;浅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自然资源规划问题[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7 岑丽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实施途径[A];2006年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荆林波;;产业聚集、商品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A];2006年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周运源;;港澳台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分析[A];“区域经济整合:模式、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白文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中的税收政策[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龙;安阳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举行[N];安阳日报;2008年

2 记者 薛惠娟;签署举办区域经济发展论坛框架协议[N];河北日报;2008年

3 胡晓;西畴小城镇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4 梁浩 景春;二道江区筑巢引凤助推区域经济发展[N];通化日报;2008年

5 曾志明;推动信息区域经济发展[N];闽西日报;2008年

6 记者 向阳 江波;川滇黔县(市、区)政协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召开[N];四川政协报;2008年

7 王晓月 本报记者 文铭权;立足优势特色 打造区域经济发展高地[N];四川日报;2009年

8 艳春 刘涛 宏图;双桥区认真开展集中学习活动 精心谋划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N];承德日报;2009年

9 北京市工商局密云分局局长 曹玉冰;解决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N];中国工商报;2009年

10 彭飞;促进学界和商界交流 繁荣区域经济发展[N];中国企业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春阳;水电开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胡振国;深港经济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陈映;论共同富裕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4 李振唐;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5 黄寰;论自主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四川大学;2006年

6 常黎;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7 王宇辉;区域经济板块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姚贵宝;地方标准及其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9 蒋悟真;转型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韩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建平;五强溪库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马桂娟;产业集群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高大伟;河南省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4 邹文博;我国财政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席永钢;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与对策[D];清华大学;2005年

6 胡苏娜;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回浪效应”与“扩散效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王芳;山东省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联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石云峰;青海省东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斌华;江西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其发展对策[D];南昌大学;2005年

10 姚芳;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45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45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e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