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分工演进、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基于浙湘1992-2006年数据和PLSR静动态通径模型

发布时间:2019-10-16 21:17
【摘要】:根据浙湘1992-2006年的数据,反复设定静态与动态偏最小二乘通径分析模型进行实证估计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多潜变量静态通径模型通径系数估计值绝大多数是统计显著的;双潜变量动态通径模型的即期通径系数估计值和滞后通径系数估计值是统计显著的,显示了潜变量之间的静态与动态作用定量关系。这些分析结果为深入探索中国省区分工演进、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深入探索中国多区域尺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数计学院电子商务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数学院统计学系;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0C0966)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9YJA790068)
【分类号】:F832.7;F1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冉光和;李敬;熊德平;温涛;;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基于东部和西部面板数据的检验和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新华;浅析农村民间信贷[J];安徽农学通报;2004年02期

2 曲世林,罗守贵,欧阳令南;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3 杨莲娜;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实证分析与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对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调查及其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陈爱林;金融结构的理论、现实与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干楠;利率市场化对储蓄与投资的影响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李冰;转型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控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崔慧霞;农业资金投入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李若朋,荣蓉,吕廷杰;基于知识交流的两种产业协同模式[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陈跃雪,吴先忠;京郊农民储蓄行为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宋岩;浅论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借鉴[J];商业研究;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梁锐;王皓;;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相关性分析——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A];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尹婵娟;;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量化分析[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姜国刚;尚井杰;;循环经济发展与资源分工的内生演进分析[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李炜;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金融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4 余章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5 潘青木;金融资产结构变化与金融体系效率[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6 俞海;现代投资银行的理论分析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7 顾为东;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本支持战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8 程书萍;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9 胡援成;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朱文生;中国投资基金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小绚;论我国银行法的完善[D];湘潭大学;2003年

2 胡杰;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3 朱英桃;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王鑫;跨国银行监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高锁平;新疆兵团国有农业企业资产重组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0年

6 李晓晖;我国的居民储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7 陈浩;中国金融体制转型中的利率市场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伟;我国土地信用制度构建的探索与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9 崔亚峰;我国金融制度变革中的开放式基金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10 闫志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保福;法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法律金融理论研究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4期

2 赵志君;金融资产总量、结构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3 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1年03期

4 沈悦;中国制度变迁中的居民消费波动与政策选择[J];经济学家;2001年02期

5 谢平;;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J];经济研究;1992年11期

6 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7 姚宽一;金维兴;王战宏;;中国建筑业产业竞争力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建筑经济;2007年04期

8 孟猛;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间的因果关系——对我国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9 伦蕊;产业竞争力研究述评[J];学术论坛;2005年10期

10 赵彦云,李静萍;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奎;我国金融抑制与深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刘小铁;产业竞争力因素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时卫干;中国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敏;;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惠晓峰;沈静;;东北三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与比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陈述云;刘带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来自西部贵州的实证[J];统计研究;2006年09期

4 张新前;胡日东;张业圳;;福建省城乡收入差距和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朱波;;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07年04期

6 左晓慧;张兴军;;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年03期

7 王慧;;现代经济理论学说的计量考证[J];时代金融;2007年06期

8 崔萌;唐波;;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主成分回归分析[J];金融纵横;2007年17期

9 吴云;徐石泉;;金融发展与资本积累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金融经济;2008年20期

10 李颖;凌江怀;王春超;;金融发展对国内科技创新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对广东省面板数据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周永涛;;金融发展、FDI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门槛模型分析——兼论政府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导向[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何晓虎;何伦志;;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吗?——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3 米传民;刘思峰;江可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研究[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米传民;刘思峰;党耀国;;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冉光和;温涛;李敬;熊德平;;中国农村金融业成长的经济效应研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祝树金;赖明勇;;开放经济中内生增长的多重均衡: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峰;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陈尊厚;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统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3 胡永亮;分工、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4 孙力军;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5 云航;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内在关联与影响的经济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6 王大勇;我国经济形态规模与活性之间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赵伟军;转轨时期我国金融结构的变迁及其动因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宗晓武;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金融集聚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胡立法;FDI和经济增长:国内金融市场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甘勇;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东霞;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谱分析[D];青岛大学;2005年

2 王亮;中国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panel data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晓羽;中国金融发展水平与收入分配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史雅军;中国金融发展与经常账户失衡的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5 孙莉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D];新疆大学;2008年

6 岳玲玲;金融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刘国霞;金融发展对陕西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蔡希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8年

9 吴娟;宁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庞华;湖南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50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50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c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