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技术溢出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双门槛效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守华;姜宁;吴贵生;;本土技术溢出与国际技术溢出效应——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检验[J];财经研究;2010年01期
2 李广众,陈平;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3 李习保;;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变迁的实证分析:基于创新系统的观点[J];管理世界;2007年12期
4 代中强;;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J];经济评论;2010年06期
5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6 梁琪;滕建州;;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总量结构变化及因果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7 王红领;李稻葵;冯俊新;;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8 王毅;用金融存量指标对中国金融深化进程的衡量[J];金融研究;2002年01期
9 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J];科学学研究;2002年05期
10 盛垒;;外资研发是否促进了我国自主创新?——一个基于中国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2 杨娜;;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对我国外贸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04期
3 刘红梅;韩璞;;利用外资与中国出口产业升级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04期
4 杨阳;姚利民;;技术差距对FDI技术溢出影响的门槛回归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02期
5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6 赵昱;;区域创新绩效的竞争互补分析——对广西五大经济区专利产出的实证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20期
7 单俏颖;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禄雪焕;;FDI对我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李瑞娟;孙琳琳;;中国省际资本使用效率测算:1981~2005[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丁彦皓;刘海生;;高利贷、农村及乡镇金融模式——基于社会效益的数理论证[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鹏飞;郑江淮;;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经验研究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4 张同斌;杨彬;高铁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外资与内资企业间双向动态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兼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6 陈傲;柳卸林;吕萍;;创新系统各主体间的分工与协同机制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胡芳;周培明;张智敏;;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数据[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梅洪常;邓雪芬;;FDI与自主创新:基于重庆地区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伟;严长清;吴群;李永乐;;开发区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估计与测算[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王文妮;老挝对外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4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8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9 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窦森;基于股权合作的FSFDI技术溢出效应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姜小冉;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谢添行;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哲丽;FDI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莹;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生乐;中国商业银行金融成熟度的测定与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宋晓露;环渤海经济圈FDI空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柳卸林;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及成因分析[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郭克莎,王伟光;我国制造业的技术优势行业与技术跨越战略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3 平新乔;周艺艺;;产品市场竞争度对企业研发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05期
4 于东智;资本结构、债权治理与公司绩效:一项经验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1期
5 魏守华;姜宁;吴贵生;;内生创新努力、本土技术溢出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6 盛垒;;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与我国自主创新发展[J];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04期
7 李萍;进一步提高我国利用外资实效性的思考——注重发挥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效应[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12期
8 范红忠;侯晓辉;;国际贸易对一国研发投入及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2期
9 胡祖六;关于中国引进外资的三大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02期
10 黄小祥;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198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元龙;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加强对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宏观调控(上篇)[J];投资北京;1997年01期
2 何国梅;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经济体制改革;1998年03期
3 丁苏苗;张晓华;;外商直接投资对宁波经济影响的计量分析[J];经济论坛;2006年02期
4 李平;翟晓坤;;外商直接投资积聚效应分析[J];中国国情国力;2009年06期
5 ;加强外商直接投资管理三项内容[J];计划与市场探索;1994年08期
6 朱晓明,刘金钵;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分析[J];上海管理科学;2003年02期
7 陈鹏;李群;;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人才关系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年08期
8 高文书;;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的影响[J];时代经贸;2008年04期
9 ;欢迎参加’2005中国区域创新能力高层论坛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5期
10 倪建楠;;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J];统计与咨询;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忠;;基于区位基尼系数的外资地区分布变迁研究[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薛培;徐璋勇;;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于珍;;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计量关系分析[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于珍;;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计量关系分析[A];第十二届工业工程和工程管理国际会议论文集(二)[C];2005年
5 孙林霞;吴献金;;湖南省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协整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6 沈悦;郭镭;;外商直接投资与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韩琪;赵雪;;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贸易顺差的内在关联分析[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丁晓钦;;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技术外溢效应[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9 陈倩;赵素姣;于英川;;FDI对中国经济贡献的实证分析[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周晨;;FDI地区差异对中国四直辖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区域创新能力从东向西梯次分布[N];科学时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李希琼 徐滨;外商直接投资 能给中国什么[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3 秦芳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助教;外商直接投资对山西对外贸易发展的效应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4 记者 宋茜;实施创新规划 增强创新能力[N];江西日报;2010年
5 新华社记者 屈胜文 许祖华;外商缘何青睐西部[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6 张巍柏;改变投资观 回归民生路[N];中国联合商报;2008年
7 张二震;昆山发展之路及其思考[N];新华日报;2006年
8 记者 王月金;隆国强:中国开放已经明显滞后[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9 张宇晶;西部开发如何加大对外资吸引力[N];经济日报;2003年
10 记者 覃世默;我区六大措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广西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宁;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宁进;关联产业间技术溢出的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朱佩枫;企业跨区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测度与分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沈克华;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机制与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5 易艳春;外商直接投资、经经增长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高大伟;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李延勇;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靳娜;中国FDI技术溢出影响因素与渠道分析[D];重庆大学;2011年
10 涂涛涛;FDI对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外溢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瑕莲;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D];河南大学;2010年
2 安倩;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区域差异角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金威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4 吴海霞;金融深化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绩效的影响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曹灿;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空间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09年
6 罗春华;外商直接投资与浙江省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赵若旭;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8 温力强;中国汽车产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陈健;我国工业FDI外溢效应分析及实证检验[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李华杨;山东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63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6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