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经济的货币深化与货币挤出:中国和俄罗斯的不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坡岭;俄罗斯经济转轨的路径选择与转型性经济危机[J];俄罗斯研究;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世林,罗守贵,欧阳令南;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2 杨莲娜;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实证分析与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对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调查及其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王寿春,杨忠智;中国经济新增长源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研究[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4 陈爱林;金融结构的理论、现实与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崔慧霞;农业资金投入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陈跃雪,吴先忠;京郊农民储蓄行为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宋岩;浅论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借鉴[J];商业研究;2002年03期
8 毛泽盛;金融深化论与发展中国家金融创新[J];商业研究;2002年08期
9 李杰,王晓冰;增加消费需求是扩大有效需求的关键[J];商业研究;2003年09期
10 孙家良;金融抑制与消费需求[J];商业研究;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收入与消费[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陈洪毅;;影响广西政府职能发挥的问题、原因及对策[A];《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论文集[C];2005年
3 韩琦;;拉美结构主义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许晓茵;尹伯成;;凯恩斯经济学的历史地位——为《通论》问世70周年而作[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方兴起;;凯恩斯逝世60周年之际的反思[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6 杨文进;;“价值转型”的逻辑乱源——绝对量与相对量的混淆——略论“实体性价值论”与“生产关系性价值论”的不可统一性[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义超;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 李炜;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金融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5 余章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6 顾为东;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本支持战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7 程书萍;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8 胡援成;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张志杰;金融体系稳健性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赵迎琳;企业上市:从控制均衡到市场均衡的制度变迁[D];西北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杰;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段滔;地下经济核算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陈浩;中国金融体制转型中的利率市场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伟;我国土地信用制度构建的探索与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5 梅光仪;金融管制与金融自由化——银行体系自由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D];暨南大学;2001年
6 庄芮;90年代美国经济中的通胀和失业[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刘卫江;WTO与中国金融业开放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8 蔡勇;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债务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9 刘铮;体制转轨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互动的机制基础探讨——一个从金融中介机制视角对互动关系的分析框架[D];西北大学;2001年
10 张京;我国转轨时期利率政策的实证分析——兼论利率市场化[D];西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松林;;异质性企业、结构转型与稳定出口[J];经济评论;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梁玉成;;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国家与市场——激进转型与渐进市场转型国家中的劳动力退休年龄考察[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丰龙;;制度因素与FDI技术溢出效应——基于转型国家的经验研究[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林岗;;中国经济改革30年感言[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4 倪子靖;;转型国家中政治偏好下的晋升激励——以我国的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竞争为例[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毕先萍;徐章辉;;青年失业的特征及成因:基于国际视角的考察[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6 王永贵;;品牌资产与顾客关系管理绩效——基于中国消费者视角的公司声誉的双重角色剖析[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卢现祥;朱巧玲;;论市场的上层组织及其功能——对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深层次思考[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丁菊红;邓可斌;;政府偏好、公共品供给与转型中的财政分权[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驻京记者 王婷;林毅夫:继续看好中国经济[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 邓聿文;居安思危看待下一个五年[N];中国经营报;2010年
3 李明甫;世界各地区就业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4 柴青山;宏观调控中的地方政府责任[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孟祥舟;东欧城市地产面临转型阵痛[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6 傅勇;当政府化身企业家……[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刘泉;社会保障费与税孰优孰劣?[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光平;林毅夫:物价上涨不影响经济发展前景[N];中国证券报;2007年
9 记者 翁国娟 通讯员 周升学;首个ITC师资培训基地落户传化[N];中国化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孟坚;高房价收入比刺痛楼市[N];中国证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哲;转型国家经济冲击与波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2 窦菲菲;转型国家银行改革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李卢霞;FDI、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9年
4 潘p,
本文编号:2579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79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