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结构变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01:41
【摘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没有资本市场,企业的融资渠道集中于银行体系。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建立了有组织的资本市场,开始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股票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发行股票在全社会的融资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我国的金融改革似乎更多地关注股票市场的发展,企图能在中国的经济运行中引入美英式发达的股票市场,解决中国经济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然而现实情况是银行信贷融资曾经一直是企业融资的主要的形式,因此有必要考察我国金融结构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带来的影响。这对如何协调好银行和股票市场的平衡发展、优化中国的金融结构和改革中国的金融体系,以促进经济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金融结构理论,借鉴德米尔古克-肯特和罗斯-莱文的金融结构指标体系考察2001年至2010年我国金融结构变化,并应用德米尔古克-肯特和休伊(1999)构建的模型对金融结构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进行了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阐述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金融结构相关理论及金融结构对商业银行绩效方面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文本采用德米尔古克-肯特和罗斯莱文建立的指标体系对我国2001-2010年的金融结构进行度量和界定。 第四章,采用德米尔古克-肯特和休伊(1999)构建的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对金融结构变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进行实证分析。 第五章,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关建议,并指出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国现阶段股票市场有所发展,但商业银行仍然是企业选择外部融资的主要方式,我国金融结构仍然是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金融结构中股票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 为此提出的政策建议是,目前还应该以银行融资为主,并适度发展股市融资。商业银行应该借助股票市场提供的便利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33;F224
本文编号:2589499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33;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波;;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实证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2期
2 范晓清,白娜;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性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3年10期
3 陈柳钦,曾庆久;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金融论坛;2003年11期
4 王汉锋;我国银行资金与股票市场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4年12期
5 郭竞成,姚先国;市场结构还是治理结构?——两种银行改革思路之检讨和中国实证[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2期
6 刘红忠;郑海青;;东亚国家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5期
7 张杰;转轨经济中的金融中介及其演进:一个新的解释框架[J];管理世界;2001年05期
8 王维安;中国金融结构分析[J];杭州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谢平;;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J];经济研究;1992年11期
10 孙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结构、资本结构和经济增长[J];金融研究;2002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林毅夫;[N];文汇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茂彬;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军;我国商业银行盈利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89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89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