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机理及中国的防范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9 13:42
【摘要】: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中,金融危机如影相随,但从没有任何时候像现在这般频繁地发生。1992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爆发不久,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接踵而至,仅仅三年之后,1997年众多亚洲国家就陷入“亚洲金融风暴”的漩涡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又一次席卷全球。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我们幸运地避免了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冲击后,下一次金融危机会不会在中国爆发?大多数的新兴市场国家都经历了金融危机的考验,中国经济的发展 能否一帆风顺?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几次国际金融危机进行了回顾,并对相关的国际金融危机理论进行了梳理。汇总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提炼出一些对国际金融危机比较有效的国际金融危机预警指标,并利用这些指标构架一个对中国行之有效的金融危机预警框架。全文共分5章。 第1章是本文研究的起点,介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回顾并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几次国际金融危机。第2章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对近20年中诞生的三代金融危机的模型进行了梳理,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前两章为本文研究的展开奠定了理论基础。第3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找出金融危机预警指标,透过真实发生的金融危机对预警指标进行了检验。本文在第4章中建立了一个适合中国且有效地金融危机预警系统,并用真实的数据进行了检验。通过上一章的实证研究,本文在第五章给出了防控措施来减轻或者提前消除金融危机的对策,即构建合理的经济、贸易、金融和金融监管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1.59;F832.59
本文编号:2633359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1.59;F832.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有昌;现代货币危机理论及其启示[J];财贸经济;1999年03期
2 王宁;中国财政赤字率和政府债务规模警戒线初探[J];财政研究;2005年05期
3 张元萍,孙刚;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理论透析与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4 杨胜刚,何靖;腐败与货币危机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6期
5 王群琳;;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09期
6 余永定;泰国的货币危机及其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1997年Z4期
7 杨晓丽;金融脆弱性研究及我国金融脆弱性的生成原因[J];海南金融;2005年07期
8 徐晓玲;吴玲;;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国际比较及存在问题分析[J];价格月刊;2008年04期
9 邱云波;;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中国金融业的启示[J];经济与管理;2009年01期
10 许艳梅;;三大金融危机理论分析[J];经济论坛;2006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 张茉楠;[N];中国证券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北锋;货币危机预警模型的选择及在我国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33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633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