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2 17:31
【摘要】:我国的金融制度充满了政府主导色彩,农村小额信贷行也不例外。我国的小额信贷最早出现在1993年,最初发展带有着扶贫的性质,虽然我国的小额信贷发展历程短,但是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农户小额信贷发展情况的全面分析,研究政府行为在其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农村小额信贷在我国试点初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倾斜,在制度上体现了行政强制性和政府主导性。随着农村小额信贷不断发展和推广,由最初的“扶贫性”逐渐向“公益性”和“商业化”转变;一系列政府“缺位”、“越位”等行为和体制问题逐渐暴露。农村小额信贷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服务,并非完全的政府行为,也并非完全的市场行为,而是需要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实现农村小额信贷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整理调研资料和参考相关的文献,总结出了政府在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行为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政府作为农村小额信贷的推动者,政府行为主要体现在提供政策、制度的支持,以及建立完善监管的机制。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功能,尤为突显。第一,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继续发挥和完善对农村小额信贷的管理职能;第二,政府应为两个主体积极发挥服务功能,改善信贷环境。笔者也将从这些方面入手,总结政府行为在这两方面的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分析。最后根据政府在这两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优化的建议和对策。本文主要内容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明确了论文设计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阐述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在基本概念部分对本文所选用的农村小额信贷的概念做了定义,对本文研究的政府及政府行为的概念做了界定。本文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服务型政府理论和政府管制理论。 第三部分:介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目前的状况及存在的普遍问题。目前,已经有成千的农村小额信贷项目在我国大陆展开,现阶段也处于全国努力的推广阶段,农村小额信贷进入制度化建设。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存在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在农村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农户的借贷行为也随之发生着不同变化,提出不同的资金需求,是影响农村小额信贷有序循环的重要因素。 笔者从借贷双方这两个主体的角度,分析了各自存在问题。农村小额信贷组织提供贷款用途单一与农户资金需求的多元化形成矛盾;信贷机构缺乏监管,控制风险的安全机制尚未建立;该机构的经营积极性较差;机构内部人员的专业素质欠缺,管理落后等内部缺陷。农户的角度出发,目前大多数农户需求金额小用途多样,占用资金的时间较长,导致交易成本高;农户的非农或高效农业风险大,信用基础差;以及他们对小额信贷行为的误认。这些问题的存在,容易导致“双输”局面,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政府行为的缺位,错位和越位所致,也为下一章节探讨在此过程中政府行为的状况做好铺垫。 第四部分:研究农村小额信贷中的政府行为。结合第三部分的内容,首先对我国目前农村小额信贷中的政府行为做出了总结。发展至今,我国政府已经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了小额信贷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府介夕打破了信贷过程中的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在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不仅农村小额信贷大力发展,更有助于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就值得肯定,但未解决的问题也影响着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本章节中分别从政府的服务行为和管理行为进行分析和探讨。 第五部分:对国内外的农村小额信贷中政府行为比较成功的案例总结分析。国际案例主要借鉴了我国引进的孟加拉乡村银行案例,因为我国最初小额信贷扶贫是以孟加拉模式拉开的帷幕;国内的案例主要选取了能代表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特色的“商洛地区模式”和“平遥模式”。通过分析这三个案例中政府行为示范,总结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服务模式,为更好开展农村小额信贷积累经验。 第六部分:结合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的内容,提出如何完善政府在农村小额信贷中的行为。与第四部分机构相似并对应,本章节也是政府服务行为和管理行为两方面分别提出自己的建议。在政府服务行为方面,政府应给以开放的优惠政策及引导,培育多元化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建立配套的风险补偿机制,分担农业小额信贷风险,为小额信贷机构和农户排忧解难;加强宣传,使小额信贷深入人心,为农户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使得资金的有效利用,提高了农户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在政府管理方面,需要政府加大监管力度,继续发挥监管作用;完善立法制定法律条例,明确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的合法性;准确定位,政府与市场分别发挥各自的作用,避免出现干预过多扭曲市场的行为。 本文的特色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近几年,农村小额信贷在我国大范围推广并蓬勃发展,详细研究了政府在农村小额信贷的行为,在论题上有其可取之处。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小额信贷模式、发展历程、以及农户的借贷行为等文献较多,部分文献中也提到了政府在农村小额信贷中职能定位不准等问题,但系统研究政府行为的文献较少。笔者曾在小额信贷机构实习,认为可以尝试着研究在农村小额信贷中政府的行为,所以大胆选择了该了论题。第二,笔者在小额信贷公司实习和相关的调研,获得一手的四川当地数据,以小见大,分析发现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晓山,孙若梅;中国小额信贷的实践和政策思考[J];财贸经济;2000年07期

2 史清华,卓建伟;农户家庭储蓄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以山西农村203个农户的调查为例[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3 朱守银,张照新,张海阳,汪承先;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和需求——以传统农区为例[J];管理世界;2003年03期

4 张家寿;关于开展农村小额信贷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王群琳;论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丁洲锋;孙习祥;聂鸣;;小额信贷支农探讨[J];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7 刘锡良,洪正;多机构共存下的小额信贷市场均衡[J];金融研究;2005年03期

8 杨喜孙;薛瑞鑫;叶华;;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7年05期

9 龙欢;彭宇文;;对发展有中国特色农村小额信贷的探索[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3期

10 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J];人文杂志;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楠;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构中的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60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660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b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