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效果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6 08:33
【摘要】:2003年底,中国银行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为了应对“入世”挑战,在监管层的鼓励和推动下,中资银行加快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步伐。注资——重组——引资——上市,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由此破局,战略引资成为其中的关键环节。然而,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每一步都是在争议和期冀中前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亦不例外。一方面,监管层和部分学者对此寄予厚望,希望以引资为契机换机制、换管理、换技术,提升中资银行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学者对于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必要性和交易价格提出质疑,对于引资可能带来的金融安全问题表示担心,对于战略引资的效果颇为怀疑。 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很激烈,但是,这些争论大多围绕国有股权是否被“贱卖”、战略引资是否威胁中国金融安全展开,很少关注中外资双方进行战略合作的具体模式和内容。特别是对于战略引资效果这一根本性问题,现有文献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相关经验证据非常缺乏。 有鉴于此,本文基于中外资双方开展战略合作的现实情况,综合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计量分析工具,对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效果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 首先,剖析了战略引资的制度背景,回顾了外资入股的发展轨迹,梳理了战略引资的现状和特点;以此为基础,紧扣关于战略引资的四点主要争论对现有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有针对性的评述。分析认为: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和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监管层鼓励和支持的改革路径;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如果将金融安全定义为金融资源的控制权,那么在现有制度和法律框架下,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不会威胁中国金融安全;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国有商业银行在引资过程中存在股权“贱卖”;战略引资的效果需要深入研究。 其次,在规范分析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利用2006年底前完成战略引资的19家银行在引资前、后各三年的数据,从“引资”、“引智”和“引制”三个方面全面考察了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短期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战略引资后,中资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明显增强,创新能力和经营效率显著改善,但业务结构的变化并不显著,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在短期内也没有明显提高。简言之,“引资”已达目的,“引智”初显成效,但“引制”的效果尚待观察。 最后,基于中国银行业的面板数据,在控制选择性偏差和相关变量下,进一步考察了战略引资对中资银行创新能力和信用风险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在短期内显著提升了中资银行的创新能力;中资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但整体而言,由于外资“少数股权”的限制,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积极作用有限。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科学地评价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以为探索银行业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合理路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3;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炳熙;;商业银行国际化若干问题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2 ;2011年征稿要点[J];新金融;2011年07期

3 ;贵阳市商业银行更名为贵阳银行[J];贵阳文史;2011年01期

4 傅小梅;;商业银行税收筹划策略[J];金融博览;2011年07期

5 张鸿宇;;加息周期商业银行如何应对金融危机[J];金融电子化;2011年04期

6 闫培雄;;资本约束下商业银行如何实施战略转型[J];内蒙古统计;2011年03期

7 金声;;面对新形势新挑战 加快推进转型发展 2011年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及走势展望[J];中国城市金融;2011年02期

8 王珏帅;;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选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朱思思;刘春;;商业银行体验营销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0期

10 吴智勇;;浅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建设[J];中国审计;2010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监管体制改革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及对策[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2 赵葆华;孟洪涛;张晖;;浅议商业银行增长方式的转变[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徐宁;;商业银行事后监督工作的启示[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邓清;;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策略研究[A];2010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5 吴超林;张春生;;中国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6 苏文川;;服务国家建设 服务商业银行——代前言[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7 周洪俊;;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布局的优化与管理[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8 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研究部课题组;沈佩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9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10 杨坚;;商业银行反假货币工作初探[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尚晓阳;四个方面考察国内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N];中国证券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石朝格;境外战略引资利弊参半[N];中国证券报;2006年

3 张潮;福州商业银行筹划上市专为台资银行预留股权[N];华夏时报;2008年

4 行长与你面对面 FN记者 牟龄;引进战略投资者符合互利共赢原则[N];金融时报;2005年

5 郭华伟 吕鑫;银行改制不应“厚”外资而“薄”内资[N];经济参考报;2006年

6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郭华伟 吕鑫;银行改制不应“厚”外资而“薄”内资[N];天津日报;2006年

7 蔡臻欣;大庆商行年内欲增资至10亿元[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8 记者 韩雪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给城商行带来什么[N];金融时报;2005年

9 CUBN记者 华强;外资战略入股不再是监管硬规[N];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闫立良;城商行年内或将登陆A股[N];证券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政;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吴慧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D];暨南大学;2006年

3 魏世杰;业务分散、空间分散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4 薛峰;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孙宏;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何亮;商业银行的厂商理论[D];暨南大学;2005年

7 宋安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8 任壮;我国商业银行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9 彭纯;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方芳;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善真;中韩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王小莉;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成效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3 付金环;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策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4 田榕榕;论金融海啸中商业银行盈利变化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5 邓力;商业银行服务流程再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刘p

本文编号:2715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715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b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