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清银本位货币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7 05:49
【摘要】:在我国,白银用作货币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白银充当法定货币是从明中期肇始至清末民国间结束。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白银货币驰骋四、五百年之久,横跨明、清、民国三朝,受白银充当主要货币这一制度的影响,明清时期,经济贸易实力曾一度辉煌,金融业蓬勃发展,当时的中国甚至被西方人士称为“白银帝国”。 本文以历史演进顺序和货币制度的内在机理两条线索,分析了明清时期以白银为本位货币制度的内在要素和组织方式,再现了该项制度的产生背景、建立、发展、演变,及改革失败的整个历史进程,探讨了银本位货币制度下国际、国内经济贸易的发展与衰落,分析了银本位制度下金融信用、金融体系、金融业务、金融网络的形成与崩溃,诠释了明清银本位货币制度的国际性及对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银本位货币制度改革和改革失败的原因。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文献综述和研究的内容、方法;第二章阐述银本位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和主要内容;第三章讨论了银本位货币制度的金融体系架构;第四章阐释银本位制度对经济贸易发展的直接、间接作用;第五章讨论银本位制度下的国际金融特征;第六章叙述银本位货币制度的改革;第七章是本文的结论。 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是对于认清银本位货币制度对中国明、清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回答为什么从明清开始中国的发展逐步落后于西方这一重大历史性议题;二是对于通过货币制度这一独特视角重新认识票号、钱庄等中国传统金融的产生原因和历史本质,从而深刻理解其从兴盛到灭亡的历史宿命;三是对于考察明清时期中国银本位与国际货币制度环境关系,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东西贸易和国际商品流动机制,以及中西贸易逆转和中西货币制度冲撞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金融协调理论作为主要理论支撑,以历史发展和制度变迁为线索讨论银本位制度的发展演变,提出银本位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中国当时经济发展互为协调的产物,银本位诸要素之间互为协调,银本位制度与当时的金融信用、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业务存在彼此协调的关系,银本位制度与国际货币制度环境相协调的观点。本文采用了历史研究与经济金融研究方法的综合,以西方经济金融理论的一般分析方法为主,历史研究的考证法、归纳法等为辅,主要包括统计计量、中西比较、案例研究等综合研究方法。叙述方面主要采用夹叙夹议、史论结合的方法。 通过本文前六个章节的研究,首先,本文提出了中国银本位货币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当时经济、金融发展互为协调的产物,以银本位货币制度的形成为条件,产生了中国传统的金融体系,即以票号和钱庄为核心的金融业网络,经历发展的高峰之后,这一体系随着银本位货币制度的衰落而衰落;第二,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以19世纪中期为分界,前一阶段银本位货币制度的实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但后一阶段,银本位货币制度逐步显露的缺陷对经济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阻滞的作用。第三,本文通过对比国际货币本位制度,及对对外贸易的影响,提出了在银本位制度环境下,中国金融业走上了与西方不同的发展范式的结论。通过研究银本位货币制度的盛衰,本文还进一步指出:货币金融对于经济发展具有核心作用,货币制度的改革须与时代同步,我国当前的货币金融改革应充分汲取银本位货币制度盛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即既不固步自封,亦不崇洋媚外,抓住机遇进行货币金融改革,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为优良的货币金融制度环境,这正是本文的现实意义。 囿于理论知识水平和对史实把握的不足,本文对中国明清经济发展的全貌、货币制度的国际性、西方货币制度和金融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具体,遗留了许多未能解决的问题,成为本文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22.9;K248
【图文】:
图 3.1 上海钱庄发行的庄票早期的庄票虽然有着卓越的信誉,但这种信誉是尚是一种商业信誉,后来由具备可兑换性才演变为一种金融信用。庄票毕竟不能等同于纸币,这是因为庄的发行方为只进行注册管理和资本的钱庄,不是国家法定的发钞银行,其次庄不能够随时兑现,作为汇票的一类,到期后得到偿付是其固有属性;第三,庄的发行没有准备金,完全依靠信用发行,因此庄票在一定时期蜕变为统治者剥市场利润的工具,如道光时期的一则打油诗所说:“铺保连环兑换银,作成局惯坑人,票存累万乃关闭,王法宽容暗有神。”1第四,庄票在付款是可以要求担保等额外条件,不像纸币是无条件兑换的。但尽管有这些差异,钱铺和庄票一定程度上仍然担当了货币的部分职能,如 1853 年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华东之,在上海市面上银元普遍缺乏,而庄票代为流通,因此相当程度上支持了货币用流通,维护了市场秩序。另一方面,钱票和庄票没有汇划的功能,当引起重
本文编号:2744732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22.9;K248
【图文】:
图 3.1 上海钱庄发行的庄票早期的庄票虽然有着卓越的信誉,但这种信誉是尚是一种商业信誉,后来由具备可兑换性才演变为一种金融信用。庄票毕竟不能等同于纸币,这是因为庄的发行方为只进行注册管理和资本的钱庄,不是国家法定的发钞银行,其次庄不能够随时兑现,作为汇票的一类,到期后得到偿付是其固有属性;第三,庄的发行没有准备金,完全依靠信用发行,因此庄票在一定时期蜕变为统治者剥市场利润的工具,如道光时期的一则打油诗所说:“铺保连环兑换银,作成局惯坑人,票存累万乃关闭,王法宽容暗有神。”1第四,庄票在付款是可以要求担保等额外条件,不像纸币是无条件兑换的。但尽管有这些差异,钱铺和庄票一定程度上仍然担当了货币的部分职能,如 1853 年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华东之,在上海市面上银元普遍缺乏,而庄票代为流通,因此相当程度上支持了货币用流通,维护了市场秩序。另一方面,钱票和庄票没有汇划的功能,当引起重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孔繁晔;中国纸币制度变迁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7年
2 俞红玫;中国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谷秀婷;14-19世纪明清白银存量数据梳理[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44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744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