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论国际货币体系对金融危机的作用机制

发布时间:2020-08-10 12:17
【摘要】: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将全世界拖入了新一轮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之中,这次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促使全世界重新审视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的呼声也不断高涨,国际社会、各国政府、专家学者都纷纷把这次金融危机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性和内生不稳定性之间联系起来,并提出了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各项建议。 本文试图从国际货币体系的两个重要方面,即国际储备货币供应、中心国与外围国关系作为切入点,来分析国际货币体系对金融危机的作用机制,从而对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方向和改革路径提供一些参考。 全文分为七个部分,具体安排如下: 首先为导言,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写作思路、方法、创新点及不足。 接下来第一章为文献综述,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回顾和梳理,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努力的目标。即一方面,争取能从较长的时间长度和跨度上对国际货币体系与金融危机两者的关系进行梳理和研究;另一方面,构建切实可行的实证模型,来对国际货币体系对金融危机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 第二章以国际储备货币供应、中心国与外围国关系为切入点对1871年至今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重新划分,并重点回顾和分析了每一个国际货币体系下的储备货币供应、中心国与外围国关系这两个重要方面的具体特征。 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梳理不同国际货币体系阶段下世界经济中各类金融危机的爆发情况,这个过程中以第二章划分的不同货币体系阶段为顺序对金融危机进行分类和整理,整理得到的数据主要包括不同时期金融危机爆发的类型、数量、发生特点等,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对不同国际货币体系下金融危机的发生情况和特点进行了比较和归纳。 第四章以国际货币体系下的储备货币供应、中心国与外国国关系这两个方面为切入点,我们对国际货币体系对金融危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推演和假设。假设认为,国际货币体系对金融危机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际储备货币供应不足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二是国际货币体系中心国与外围国关系对金融危机的作用机制。对外围国而言,国际储备货币供应、中心国的货币供应、中国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变化、中心国的霸权垄断地位下降都会对外围国产生巨大的影响并诱发外围国发生金融危机。另外,中心国霸权垄断地位的不断下降最终会导致中心国发生储备货币信心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 第五章以第四章的理论假设为基础来分别建立Prohit模型和Log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货币体系所处的时期、国际储备货币的供应量情况、中心国的货币供应量、中心国的利率变动、中心国的汇率变动、国际货币体系中中心国的霸权垄断地位变化这些因素都对外围国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有显著的影响。 第六章为全文结论,本文的理论和实证都证明了国际货币体系会从国际储备货币供应、中心国和外围国关系这两个方面显著影响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同时研究表明国际货币体系的更替通常会以中心国的更替为最终标志,而原中心国的退出则以原中心国发生主权债务危机为标志。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外围国家,未来我们应密切关注中心国美国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的变化以及美国国债市场的变化,并针对性选择正确的应对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1.59;F821
【图文】:

外汇储备,美国,情况,中心国家


并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从而带来美国外汇储备(主要是黄金储备)的不断下降。下面的图2一7反映了美国1948年到1971年外汇储备的变化情况:数据来源:IMF的国际金融统计数据库 IFS(InternationalFinaneialStatistieS)图2一 71948一1971美国外汇储备的变化情况上述例子实际上也反映了这样一个情况,即在一个货币体系的早期,中心国处于绝对的控制地位。中心国无论在资源和生产力上都处于最高级,因此它此时主要通过资本输出的方式来向外围国家提供资金,从而帮助外围国家通过借贷获得资金用来向中心国家购买商品,进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心国家的生产能力。随着发展,在货币体系的后期,情况一般会发生逆转,即外围国家开出实现顺差,中心国家实现逆差,中心国家通过逆差的方式输出货币、获得实物资源,外围国家则通过输出实物资源的方式获得储备货币。四、结束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IMFStatistiCSDepartmentCOFERdatabaseandInternationalFinaneialStatisties图2一 n1999一2009国际储备货币的变化

国际货币体系,美元储备,外汇储备,国家


数据来源 :IMFStatisticSDepartmentCOFERdatabaseandInternationalFinaneialStatisties图2一 121999一2009国际储备货币,I!‘比的变化从图2一H和图2一12我们可以发现:1999年到2009年,美元储备从9797.83亿元上升到28371.21亿元,欧元储备从2469.50(等值美元)上升到12502.58亿元(等值美元),其他储备从1529.72(等值美元)上升到4762亿元(等值美元)。欧元的出现,成为了国际储备货币的一个重要补充,欧元储备占全部外汇储备的比重在逐年上升,这也直接导致了美元储备占全部外汇储备比重的下降。三、欧元诞生后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的中心一外围结构欧元诞生后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中心国家仍旧是美国,次中心国家为德国,其他国家为外围国家。其中欧元区的国家主要以德国为中心来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俊妍,陈漓高;从长周期的发展看国际分工的重组和变化——对美国最近一次经济衰退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新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2 黄泽民;;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暴露重大缺陷[J];沪港经济;2009年01期

3 张毅来;;国际金融体系的构造缺陷与亚洲金融危机的内在联系[J];经济经纬;2007年04期

4 潘理权;;寡头垄断的国际货币体系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1期

5 殷剑峰;汇率制度与跨国资本流动管理的配合——开放经济爆发金融危机的宏观制度背景[J];经济研究;1999年12期

6 夏斌;陈道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7 黄有光;世行与IMF为何对东亚金融危机有分歧?——综观经济学之启示[J];经济研究;1999年01期

8 李增刚;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及现实困境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年04期

9 王楚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发展中国家利益原则[J];金融研究;2001年02期

10 虞群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新制度经济学思考[J];金融研究;2002年05期



本文编号:2788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788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2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