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巴塞尔协议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调整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5 18:13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2010年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资本充足监管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核心地位,确立了全面整体的风险观,风险计量也从定性分析发展到了全面的定量分析。我国银监会于2004年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体现了与国际接轨进行审慎资本监管的思想,而2009年8月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等七个监管文件修订后的征求意见稿使得加强和完善资本充足率管理,适应国际国内监管环境的变化,走向资本约束的现代商业银行理性经营时代成为摆在我国商业银行面前的现实课题。 自巴塞尔协议问世以来,鉴于其“神圣公约”般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立即吸引了各国商业银行和监管者的关注,并纷纷主动将巴塞尔协议的原则和精神纳入其国内监管加以实施。巴塞尔协议通过资本充足率标准降低银行风险机制的内涵非常丰富,银行对各种调整资本充足率方式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调整分子和分母等不同方式对银行资本成本和风险偏好的影响效果有着很大差异。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分子和分母策略上是如何选择的?调整行为上有何规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样的资本充足率调整机制适合我国银行业?这正是本文研究并试图解释的。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一般界定与涵义,接下来进一步讨论了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的演变及巴塞尔协议的大体框架。2004年发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坚持了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形成了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出台也标志着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不断强化,并开始与国际银行业接轨。无论新旧巴塞尔协议还是2010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Ⅲ》,按照其规定的资本充足率基本计算方式,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大体有调整分子和调整分母两种途径,即通过增加核心资本或附属资本以提高资本金总额,或通过各类金融技术和方法降低银行的总量风险暴露。本文对商业银行不同资金来源进行了比较,建立了一般均衡模型,提出了全球银行业资本约束不断加强的长期趋势使得监管逐渐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风险,即“监管风险”会导致银行的事前资本成本上升。银行资本缺乏流动性产生的额外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带来了“柠檬折扣”的出现。由于柠檬折扣的存在,使得银行股权资本的成本高于债权成本(存款),结合啄食理论,银行会持有一定数量的额外资本,即持有比当前资本需求更多的资本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新的资本需要。若资本金不足,银行短时间内会优先选择内源资本策略来满足资本金的需求,但长期来看应注重采用调整分母的方式,尤其面对监管当局的硬性资本充足率要求。论文还继续推导出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变化对资本金成本的高低以及对银行经营风险偏好的影响。 接着论文在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后,重点对我国商业银行调整资本充足率的方式,反应速度及其对银行风险偏好的影响进行了实证。首先采用面板模型回归和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法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主要方式,发现目前我国银行主要采取的是调整分子;接着采用均值方差分析和增量分解分析进一步分解分子策略,结果发现我国银行在资本的补充方式上个体差异较为明显,但大体上仍以核心资本的补充为主。本文分析后指出原因不外乎:第一,国有银行由于其特殊地位,本身几乎不受资本成本的约束;第二,2004年开始高涨的股市使得银行股权资本成本大幅下降:最后,也是最大的困难,就是来自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推行风险管理理念的高昂成本。接着本文运用部分调整模型和压力测试验证了我国不同类别以及不同资本充足率水平的商业银行面对资本充足性监管要求的反应速度以及不同的调整方式对其风险偏好的影响。 论文进一步分析了我国银行充足率调整行为背后的深层根源,并与国际上各大银行的调整行为尤其是次贷危机后的资本充足率调整方式进行了比较之后指出,由于资本金成本的特性,运用分子策略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在降低银行总体风险暴露上效率较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反,在我国,调整分母的方式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先进金融技术来调整资本充足率,提高它们的风险管理水平。最后论文建议从长远角度出发,整个银行业应建立一套持续完善的以巴塞尔协议思想为核心的资本充足率调整机制,通过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使商业银行创新并运用经营管理方法及手段以提高抵御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也是我国银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优势地位的牢固根基之一。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832.1
【部分图文】:

资本充足率,具体情况


我国商业银行2003一2008年资本充足率整体达标情况

趋势图,数据库图,资本充足率,国有银行


图4一2我国三家国有银行2002一2008年资本充足率情况数据来源:BvD数据库图4一2表明,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整体呈平稳上升的趋势。其中中国银行资本充足水平情况最为良好,仅在2003年的资本充足率低于8%的监管要求。建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近几年在三家国有商业银行中最低,但是最早在2005年接近12%。2003年末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农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均低于监管要求,但是2004年之后迅速提升了资本充足率并且之后几年都维持在12%以上的高水平。三、股份制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情况(一)股份制银行

进程图,数据库图,散点图,的影响


的显著性 (l7.70419)也远大于风险资产(一3.264839)。说明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提高显著依赖于分子策略(核心资本)。国有银行增加资本金几乎不受资本成本的影响,调整分子对其风险偏好几乎没有约束作用。这也符合图4一5所示三家国有银行2003一2006年的资本净额和风险资产变化情况,资本净额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而风险资产的上升较为平缓。从图4一4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对资本净额的面板数据散点图也有很明显的体现。资本净额一国有银行一2000一一一了‘洲六升,一 一扩扩寸了丁-一‘一 ///22200。2004/200。200。。风险资产一国有银行40000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O寡寡丁二丁于一一 ;;;;;;;20032004仁行20052006厂一闷卜一图4一5国有银行2003一2006爵中行建行年资本净额与风险资产变化情况(亿元)资料来源:BvD数据库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升速度非常快,主要得益于政府财政注资与办法实施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程的推进,采取多种形式补充资本金。而2000年以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资产质量急剧恶化,根据世界银行19%年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茜茜;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效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26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826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a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